懷化新晃:把就業“直通車”開到群眾“家門口”

湖南最西邊,小城新晃綻放在連綿翠色之中。
地處雲貴高原苗嶺余脈,河流交錯,溪谷縱橫的懷化新晃侗族自治縣有著燦爛的人文歷史。自古以來,少數民族與漢族人民一起生活在這裡,生生不息。
隨著勞動力不斷向外傳輸,村裡年輕人越來越少、農村空心化等問題,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是新晃這座夜郎古國的“憂”。
如何破局?新晃因地制宜給出了自己的“解”。
“一站式”公共就業服務平台“牛幫幫”就業驛站(以下簡稱“驛站”)正如雨后春筍般生長在新晃縣域,為當地用工需求與供給的精准對接架起橋梁,守護越來越多本地民眾的故土情懷。
把招聘會開到集市裡
“冰糖烤梨,又香又甜,好吃不貴!”“新鮮沃柑,可以先吃嘗后買哈。”農歷逢四逢九是新晃傳統的“趕墟日”,每到這幾日,居民們便會早早過來。
在人流量最密集的舞水之南砂州路段,有招工需求的公司在馬路旁支起小攤,如有簽訂合同的意向,便可和應聘者到旁邊的“牛幫幫”就業驛站,由工作人員指導完成簽約。
伴隨傳統集會的“力量”,“牛幫幫”就業驛站有了“天然”的招聘廣場。
“每到‘職等初九’趕墟招聘節,我們會舉行專場招聘、直播帶崗、創業指導、職業技能培訓、政策有獎競答等活動。”新晃人社局副局長周志紅表示。
為了方便居民們就近就業,“牛幫幫”就業驛站應運而生,把招聘和傳統趕集結合在一起,打造“家門口就業圈”,能夠提升居民的就業積極性。
依托就地就業的幫扶概念,新晃成功幫助更多本地居民守在家鄉,2022年以來,累計轉移就業9.8萬人,其中就近就地就業0.9萬人。
“牛幫幫”就業驛站。劉汕攝
小驛站盤活區域就業市場
“前鋒工業園現需要高級技工兩名,招聘要求如下……屏幕前有應聘意向的朋友請聯系我們。”一到周三,抖音賬號“新晃就業幫”便會准時開播。為廣泛深入地打入40、50群體,“牛幫幫”開設了招聘直播間,將招聘信息以口播的方式傳達給用戶。
新晃是湖南通往大西南的交通要道,而新晃前鋒工業園和貴州大龍工業園是吸納周邊勞動力的兩塊“大海綿”。
為盤活區域資源,新晃縣政府簽訂了大(龍)新(晃)經濟協作示范園區人力資源協作協議,和貴州省大龍經開區共建湘黔邊界就業互聯網。
2022年以來,跨省雙向求職流動人數超3000人。
“村裡開了一次大的招聘會,附近兩個工業園組團來招人,全村2000多人簽約了260多人。”魚市鎮魚市聯合村村民吳擎開心地說。
與此同時,新晃建立了全縣勞動力信息數據庫,分類設計勞動者培訓就業需求和企業用工意向調查表,每月動態更新。2022年以來,採集勞動力資源信息8.87萬條,歸集就業崗位10000余個。
在服務模式上,驛站打破原有窗口業務分類限制,推行“前台綜合受理、后台分類審批、綜合窗口出件”一個辦理窗口處理全部業務。目前,全縣11個鄉鎮驛站窗口全流程辦理服務項目已達到34項,其中19項下延到村級。
“驛站根據我們要求的員工素質向我們推薦人才,點對點服務既省去了求職者找工作的煩惱,也減少了我們招工的煩惱。”新晃合創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要負責人吳鑫源為此點贊。
驛站工作人員現場提供就業咨詢。劉汕攝
政策實招確保就業“不掉隊”
在新晃縣文體廣場,一輛售賣特色涼粉的卡通小黃車很是亮眼,這座可以開著走的小店是“牛幫幫”微創基地建設的試點項目。為幫助返鄉農民創業,新晃利用國有閑置經營性資產,免費為創業者提供為期一年的經營門面或辦公場所。
“牛幫幫”創業小車。劉汕攝
農村脫貧人口一直是驛站重點關注的幫助對象。自2022年以來,通過建設零工市場,“牛幫幫”累計對接本地零工需求市場主體2600余家,發布各類用工信息約0.7萬條,幫助近3000名勞動者實現就業,900名農村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
“感謝你們,幫我討回了辛苦錢。”姚語(化名)是晃州鎮大灣羅村村民,他有一筆7000多元的工資被工程方托欠,在就業驛站的幫助下,姚語成功維權拿回了工資,並很快在大洞坪村得到了一份新的工作。
姚語的成功維權是新晃以安“薪”助力農民工安心的一個縮影。依托“‘牛幫幫’就業驛站+‘安薪之家’”項目服務點,新晃開通“大數據+‘安薪就業碼’”微信小程序,聘請22名“網格+‘安薪’監督員”,已累計為400余名農民工追回工資600多萬元。
1月11日,驛站入選第五批全國農村公共服務典型案例,成為湖南省唯一一個全國17個典型案例之一。
“這隻‘牛’是隻熱心的‘牛’。”周志紅講道,發揮勤勞奉獻的“牛勁”,“牛幫幫”正在幫助這座小縣城能就業、好就業,並逐漸向就好業發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