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場館如何“盤”出新活力——探訪郴州市文化藝術中心

俯瞰郴州市文化藝術中心,礦物晶狀體的外觀傳遞著郴州“中國有色金屬之鄉”的美譽,昭示這座城工業發展的來路。
作為第二屆湖南旅發大會的重要觀摩點,郴州市文化藝術中心總建筑面積近6萬平方米,包含博物館、未來之星展館、科技館、太空之旅體驗館4館和城市大腦指揮中心,與周邊郴州體育中心、郴州國際會展中心組成了郴州的城市文化客廳。
近探其裡,歡笑聲與快門聲交織,旅發大會后,這座“會客廳”的熱鬧猶在。
科技加持下的沉浸式文旅
坐上阿拉丁魔毯,飛馳疾駛在幾十米高空,異域沙城、曠野星空、皚皚雪山在眼前呼嘯。飛揚、跳躍,一個轉身差點“撞上”參天石柱,一個俯沖便潛入萬裡海底世界,凌空浮游的觀感讓人不由緊緊抓住座椅扶手,心跳擂鼓。
這項機器人探測器互動操控活動是太空之旅體驗館內的“爆品”,游客隻需帶上VR眼鏡,坐上連接機械臂的體驗倉,便可感受沉浸式奇幻之旅,3到5分鐘的探索時間讓人意猶未盡。
隨著沉浸式文旅越加受到人們歡迎,郴州借旅發大會契機喚醒“沉睡”5年的閑置場館,將現代科技與傳統美學相融,旨在把市文化藝術中心打造為山水畫卷城市的新地標。
在郴州市博物館,鎮館之寶千家坪白陶和晉簡在光影下齊美,多媒體場景化的展示形式突出了當地的山水風貌﹔城市大腦指揮中心匯聚磅礡大數據,讓政務服務、城市治理更“聰明”﹔未來之星展館中,四面大屏幕牆組成的沉浸影院讓城市宣傳片有了裸眼3D感,科技館與太空之旅體驗館更是趣味滿滿。
“沿著精而美、細分化的方向,公司把‘會展覽’變‘慧展覽’,去年9月開放到年底的三個月裡,累計游客20余萬人次,舉辦研學活動60場,接待學生20000余人。”郴州市郴投集智文化旅游運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郴州集智”)董事長呂英翔介紹。
新運營模式下的惠民文藝
寒假第一天,六年級小學生謝沂穎便帶著弟弟感受了一次風洞飛行。在上下左右四個巨大風機的“吹力”作用下,身處透明風管中的謝沂穎在風中緩緩上“浮”。
2023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關於規范實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機制的指導意見》的通知,明確提出要進一步深化基礎設施投融資體制改革,切實激發民間投資活力。
為活化利用閑置場館,郴州市政府招商引入投資單位,明確郴州市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作為業主方和運營主體,兼顧“公益性與經濟性”,打造了市內首個天空主題科普研學場所,建立可持續、有效益的運營機制。
天宮空間站VR體驗。劉汕攝
走進DIY體驗教室,這裡陳列著已組裝好的長征5號運載火箭、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模型,一些小朋友正在聚精會神地裁剪紙殼,做著一款模擬星系運轉的工藝品。
除了引入風洞飛行、航天發射VR體驗、神舟系列模型展等16項體驗活動,太空之旅體驗館同時開設了多個主題課堂,打造多款益智文創,將研學服務與文旅體驗相融合,以互動式體驗的趣味性提升科普效果。
“公司致力於為提供高品質的文化旅游體驗,同時推動地方文化的發展。”郴州集智總經理李強介紹,為擴大影響力,未來體驗館將加強與市科學技術協會的合作,聯動郴州其它旅游資源,用精品活動品牌迎客來。(劉汕、楊欣曄)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