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綏寧:歡慶苗族四月八姑娘節 傳承非遺文化

5月15日(農歷四月初八),湖南綏寧縣城熱鬧非凡。上午九時,伴隨著節日氣球悠然升空,數千名身著節日盛裝的苗族姑娘與阿哥們齊聚綏寧縣城的巫水畫廊,共同歡慶綏寧苗族四月八姑娘節活動啟動。同時,在寨市苗族侗族鄉、關峽苗族鄉、樂安鋪苗族侗族鄉等鄉鎮群眾自發組織系列民俗體驗活動。
綏寧苗族四月八姑娘節,又稱“黑飯節”或“跳花跳月節”,是苗族傳統節日,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每年四月初八這一天,苗族的姑娘們穿上節日盛裝,戴上銀飾,與遠道而來的客人一起吃“黑飯”、對山歌、唱儺戲、跳苗舞、道真情。
在綏寧縣城巫水河上,苗家歌手們乘坐著輕盈的竹排,伴隨著河水輕輕蕩漾,踏著悠揚的旋律款款而來。他們的歌聲如清泉般流淌,穿越水波,傳遞著節日的喜悅與熱情。現場觀眾被這美妙的歌聲所吸引,紛紛加入合唱,共同唱響綏寧特色的苗歌《四八情》。歌聲此起彼伏,歡樂節日氛圍在波光粼粼的巫水河畔回蕩。
隨后,非遺技藝“獨竹水上漂”也在巫水河上演,隻見一位姑娘手持長竹竿,輕輕一點,便穩穩地站在了獨竹之上。獨竹水上漂是苗族同胞傳承千年的民間絕技,隨著江水的起伏,表演者可以自如地劃行、轉身、繞彎,甚至還能在獨竹上表演苗族舞蹈,遠遠望去宛如江面上的仙子。
2024年綏寧苗族四月八姑娘節,以“最美姑娘,非遺盛宴”為主題,在縣城、關峽苗族鄉花園閣村、大園古苗寨、樂安鋪苗族侗族鄉大團侗寨、寨市苗族侗族鄉上堡侗寨、寨市古鎮、黃桑小鎮狂歡,各種民俗活動亮點紛呈。
在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綏寧寨市,千年的歷史沉澱使其散發出獨特的魅力。每年四月初八,這裡會用最傳統的“抬故事”方式表演姑娘節的由來,講述著流傳千年的故事“楊金花烏米飯救兄”,讓人仿佛穿越時空,回到那遙遠的年代。游客們紛紛涌入這座千年古鎮,穿行在青石板的老街巷,尋找楊金花曾經為哥哥制作的烏米飯。
在古鎮的風雨橋上,長達300米的合攏宴,歡迎游客們隨時入席,圍坐在一起,品嘗烏米飯、萬花茶等當地特色美食,載歌載舞共飲姑娘酒,感受著當地人的熱情與好客。
大園村這個承載著深厚歷史底蘊的中國傳統村落,不僅是國際電影大獎作品《那山那人那狗》的拍攝地,更是苗族文化的瑰寶。姑娘節是大園古苗寨最熱鬧的時候。村民身著節日盛裝,在寨門舉行苗王“千人苗家姑娘”進寨迎接儀式,歡迎來自從四面八方趕來過節的游客朋友。
別具特色的舞草龍表演,流傳數百年。草龍由稻草扎成,人們手持草龍,在田埂間翩翩起舞,祈求平安和豐收。“姑娘節”期間,這裡還有非遺技藝“苗族插繡”體驗活動,苗族插繡非遺傳承人還會手把手現場教學,游客在欣賞插繡作品的同時,也能深入了解和體驗苗族文化的魅力。
中國傳統村落花園閣村也是綏寧苗族聚居村落之一。花園閣村以“有一種幸福叫回娘家”為主題,精心策劃了一系列民俗活動。“喜回娘家”民俗表演是今年姑娘節的重頭戲,它展示了苗族女性回娘家的喜悅和幸福。百名身穿苗族節日盛裝的姑娘穿過風雨橋,形成一道亮麗風景。
花園閣國家濕地公園,水域寬闊、水質清澈、風景獨美。自古就有竹排對歌的習俗,這次“巫水踏歌”古風歌曲聯唱,讓游客們欣賞到苗族古風的獨特韻味。苗族巫儺絕技表演更是讓人驚嘆不已,“上刀山”傳統的技藝展示了苗族巫儺文化源遠流長。
大型篝火晚會是花園閣村慶祝姑娘節的壓軸大戲,游客們與苗家姑娘們跳花跳月、歡歌齊舞。篝火熊熊燃燒,照亮了夜空,也照亮了人們的心。
在神秘而古朴的上堡侗寨曾經是苗族古國的所在,這裡苗侗不分家,苗族四月八姑娘節如同一個魔法般的慶典,喚醒了這片古老土地上的每一個靈魂。熱情的村民為遠道而來的游客精心准備了攔門酒,用這最真摯的禮儀,表達了對每一位賓客的熱烈歡迎。村民們還為游客們獻上了鮮艷的紅綢和獨特的打鍋黑,這些富有民族特色的儀式不僅寓意著吉祥和幸福,更展現了侗寨人民對傳統文化的珍視和傳承。
在節日的喜慶氛圍中,游客們有幸現場觀看並體驗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婚俗哭嫁表演。這場表演以其獨特的情感表達和深厚的文化內涵,讓每一位觀眾都為之動容。游客們仿佛置身於一個充滿情感與浪漫的古老世界,感受著侗族婚俗的獨特魅力和神秘色彩。
大團侗寨是一個侗族文化十分濃郁的少數民族特色村寨,被稱為“湖南省最美少數民族特色村鎮”,2012年12月成功入選“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大團侗寨舉行薩文化祈福儀式,紀念侗族尊稱為薩歲的女英雄婢奔,近千名游客與村民共同參與“風調雨順”“添柴加薪”“好運騰達”“薩歲祈福”“五谷豐登”等少數民族特色祈福儀式。(胡海英、黃開龍)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