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寧遠:“嶷山薪火”點燃年輕干部成長引擎

“自從有了結對導師的示范幫帶,我學到了很多深入基層、深入群眾的新辦法、好點子。”7月2日,在湖南省永州市寧遠縣九疑山瑤族鄉,得益於導師的“手把手”指導,“95后”張鑫順利完成項目落地任務。這是寧遠縣探索構建“嶷山薪火·導師工作室”組團“傳幫帶”機制,培養年輕干部的一個縮影。
精選導師把航向
“寧沛同志工作不夠果斷,主要原因是工作時間不長,存在一定的本領恐慌。”正在點評的導師蔣進紅擔任過12年的鄉鎮主要領導,有著豐富的農村工作經驗。
干部成長快,全靠導師帶。今年來,為破解年輕干部業務水平亟需提升、群眾工作辦法不多、應對急難險重任務能力不足等難題,寧遠縣堅持“干什麼學什麼、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精選幫帶導師。突出政治素質、實踐經驗和群眾口碑,從相關單位的領導班子和職級干部中聘請“業務專家”13名,分行業領域成立“導師工作室”7個。
“除了培訓業務,我們還注重提升學員政治素養,鍛造過硬工作作風。”談到如何全方位促進學員成長,蔣進紅介紹,在結對過程中,導師根據學員情況因材施教,精心制定學習計劃,突出實踐實戰。主要通過每月“開展一次實地教學、解決一件基層難題、舉行一次理論輔導、進行一次線上答疑、總結一篇心得體會”,實行“五個一”指導幫帶。
圍繞導師工作室的組建,寧遠縣推出“1+2+5”組團傳幫帶機制。按照每1個導師工作室,明確2名導師助教,指導5名相關領域年輕干部的計劃,確定工作目標、時間節點、進度安排等,推動年輕干部分計劃、分階段提升綜合素質和工作效能。目前,各導師工作室共開展實地教學95次,指導年輕干部解決征地拆遷、安全生產、產業發展等各類困難問題216個。
一線歷練強本領
“以前解決問題抓不住關鍵,現在有了師傅指導,再棘手的問題也能迎刃而解。”周吉祥是寧遠縣東溪街道的一名“95后”,跟著導師走家串戶做了幾回群眾工作,很快就摸清了村裡的情況,與群眾打成了一片。
既要結對,又要搭台。為加強年輕干部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寧遠縣堅持實踐鍛煉與理論指導相結合,讓年輕干部在一線實踐中磨礪成長。該縣組織部門聚焦重點項目落地、招商引資、信訪維穩等急難險重任務,分門別類建立工作清單,根據各個導師工作室的擅長領域,分別安排5名年輕干部壓擔攻堅。今年來,共有46名年輕干部分別參與九嶷山國家5A級旅游景區創建、“一水兩園”片區開發項目建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服務、下灌熱氣球文旅片區等項目,在建設一線歷練才干。
如何促進學員取長補短,共同提升?導師徐永寧介紹,在搭建干事創業平台的同時,導師工作室每季度開展一次“思享匯”,組織學員交流分享所學所思所得,導師對學員現場“說講評”。
“建立成長檔案,目的是為了讓學員賽馬比拼,形成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寧遠縣委組織部干部室主任朱玲介紹,按照導師工作室學員審批表與培訓鍛煉、獎懲証明等內容, 每個季度進行動態更新,定期以專題調研、座談會、現場走訪等形式,全面跟進年輕干部的成長情況,為干部選拔任用提供重要依據。
評價激勵重長效
“既要幫得好,又要管得好。我們對學習效果半年一評估,年終一評價,對導師和學員進行有效激勵。”寧遠縣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黃勝洪介紹,今年來,該縣堅持激勵和考核並重,推出綜合評價機制。學員所在單位每半年進行一次評估,學員根據評估情況,找准差距,補齊短板﹔學習周期結束前,導師根據培養期間的表現,對學員綜合情況進行評價,督促學員不斷成長﹔縣委組織部每個聘期對導師工作室進行一次總體評價,評價結果作為導師解聘或續聘的重要依據。
寧遠縣還注重強化導師工作室的結果運用,不斷激發活力。根據“嶷山薪火”導師工作室年輕干部傳幫帶計劃實施方案,該縣每年還將開展一次優秀導師評選。對參訓學員,組織部門將綜合學員培養期間表現,進行分析研判結果,對條件成熟的,納入優秀年輕干部庫,及時提拔或放在重要崗位上發揮作用。
“在縣域經濟發展、基層治理、鄉村振興等領域干中學,學中干,提升處理急難險重任務的能力,練就干事創業的過硬本領。”寧遠縣委常委、組織部長李玲介紹,“嶷山薪火”導師工作室的目標,就是培養一批擔大任、挑大梁、成大事的年輕干部。
今年來,寧遠縣“嶷山薪火”導師工作室,共參與推動產業項目落地12個、解決矛盾糾紛278件,先后有29名實績突出的“95后”干部被納入優秀年輕干部儲備庫,6名年輕干部因表現突出獲提拔重用。(楊陽、鄭明輝、謝俊鬆)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