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零陵:再生稻迎“豐收”,“一季兩收”效益高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喜看稻穗千層浪,遍地英雄下夕煙。時下,湖南零陵區郵亭圩鎮太平鋪村高標准農田基地的再生稻迎來豐收季,當地農民搶抓好天氣收獲水稻。
“一種兩收”的再生稻是種一季收兩茬的水稻,頭茬水稻收割之后,二茬隨即開展管理工作,利用稻樁重新發苗、長穗。再生稻具有再生力強、抗逆性好、適應性廣、米質優、生育期適宜等特點。
“今年雨水充沛,零陵區郵亭圩鎮再生稻面積穩中有升,在長勢較好的村,畝產量達500多斤,農戶可獲得700多元的收入。”零陵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陳海明說。
“再生稻較少遇到病虫害,一般不用打藥,加之晝夜溫差大,再生稻米質優良,綠色無公害,口感好,市場價值高,今年我家的再生稻預計有每畝500多斤,加上頭薦水稻每畝1200多斤,每畝收入有2500多元。”村民張曉蓮說。
糧食乃天下之大計,民生之本。近年來,零陵區把糧食生產當做“國之大者”,在加大高標准農田建設,完善水利工程和生產道路等基礎設施的同時,大力推廣再生稻優質新品種和種植新技術,助力糧食豐產豐收。全區高標准農田,累計多方總投資近10億元,已建成高標准農田面積40.03萬畝。先后修建機耕路148條,修建灌溉渠129條、灌排水渠道32條,建設高效節水農田30000畝。同時,該區按照“統一品種、統一生產模式、統一技術規范、統一指導服務、統一推進機械化”生產模式創建4個萬畝示范片,8個千畝示范片,299個百畝示范片雙季稻“萬、千、百”雙季稻高標准梯級示范片12萬余畝,推進雙季稻、再生稻等糧食種植85萬畝。
零陵是全省重要糧食生產基地,為確保糧食高質量發展,該區紀委監委牽頭匯同區農業農村局、區財政局、各鄉鎮街道等相關部門通過“室組地”加大高標准農田改造等農業水利設施建設、耕地拋荒、農業技術指導等監督,全面壓實各方責任,確保全區糧食高產穩產。該區連續10多次蟬聯全省糧食生產先進縣區。(楊陽 李艷玲 唐洪波 唐高翔)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