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六藝”的新時代價值和實踐路徑

12月9日,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體育文化分會成立大會暨體育文化傳承與發展大會在山東體育學院成功舉辦。活動現場同時打造了以“體育六藝”為核心的中華體育文化展。從建設學習型社會、服務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建設、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方面審視“體育六藝”的文化精神內核,分析其新時代價值,探索其實踐路徑,能夠有效促進個人全面發展、提升社會治理效能、便於鑄牢兩個“精神共同體”。
“體育六藝”的文化精神內核
“六藝”起源於周朝時期,是我國傳統教育體系中的六種基本技能——“禮、樂、射、御、書、數”的總稱,它們從禮儀與社會責任感、藝術修養與審美能力、身體素質與情緒管理、組織協調與控制激勵、體悟自然與耐力培養、邏輯思維和競爭意識等六個維度詮釋了該教育體系的功能與價值,經歷數千年的歷史積澱,“六藝”這套教育體系如今仍煥發著生機與活力。
體育與“六藝”有著天然的契合點,從體育角度看待“六藝”是近年來較為特殊的研究視角,依次來說,傳統武術、現代競技運動等項目從開場到競技規則,再到退場等環節充分展現出了體育禮儀﹔花樣滑冰、花樣游泳、藝術體操等表演類的項目自然與樂相合,並且眾多體育訓練、活動等的開展經常配以催人奮進、節奏感強的音樂,這些音樂往往約定俗成為一種特定的代表符號﹔軍事和體育在人類歷史發展進程中始終“保持特殊的親緣關系”,作為體育的一大分支,軍事體育時刻彰顯其獨特的社會價值與民族價值,射與御是我國傳統軍事體育的必修科目,也是現代軍事體育乃至體育競技中的重點項目,既需要沉穩的心態也強調順物而為、順性而為﹔杰出的書法作品背后需要長久練習、深切體悟、個性化執筆與坐立姿勢、筆硯紙墨復雜制造過程中的體育活動提供支撐與保障﹔數則是體育鍛煉中最難開發與鍛煉的身體部位——腦部的深層次開發與鍛煉,在與個人、他人的較量中認識自我、突破自我。故此,“六藝”折射出的體育文化、體育精神內核可以分別概括為“禮敬德彰、尚美健行、明察慎思、格物無為、天地人和、啟智自強”。
“體育六義”的新時代價值與實踐路徑
“體育六藝”是促進個人全面發展的有效途徑。於個人而言,體育的要義為“野蠻其體魄,文明其精神”,這對個人的影響是持續終身的。“六藝”在古代教育學領域的成功實踐為現代教育提供了寶貴的經驗。通過抱拳禮訓練、體育競賽規則問答、國際性賽事交流等體教融合活動展示體育禮儀風採,養成規則意識,涵養謙敬品德。通過體育舞蹈表演與欣賞、書法體驗與文房四寶制作觀摩等活動,培養審美感知與提升審美情趣,體味體育與音樂共同催人奮進的力量,感悟自然,融入自然、表現自然。有條件地嘗試體驗傳統射箭、投壺、騎馬、自行車、科技體育(無人機)項目,樹立遠大理想,培養理性思維,掌握規律並熟練利用規律。從棋牌類、定向越野等活動中感悟智力鍛煉的樂趣,積累沉澱智慧。以體育為向心力,由“五育並舉”走向“五育融合”,踐行蔡元培先生的“完全人格,首在體育”的思想,以“體育六藝”的實踐行動與文化價值疊加推進體教融合,走出學校,面向社會,促進個人全面發展。
“體育六藝”是提升社會治理效能的有效途徑。從精神層面來說,“體育六藝”可以作為貫徹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層面價值取向的重要途徑與重要載體。“體育六藝”中的尚美健行、天地人和的文化思想即通過對美的個性化審視與理解、人與自然和諧關系的探索鼓勵個人審美自由、個性化發展,這與費孝通先生所倡導的“各美其美”社會治理理念是殊途同歸的﹔禮敬德彰則從身份的互相認可與尊重,共同規則的遵循與保護等方面達成“美人之美”的目的,從而進一步實現人人平等,便於培育公平公正、遵紀守法意識。從實踐層面來說,以“體育六藝”活動為載體和紐帶,堅持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中的體育發展需要,創新體育治理活動新形式、新路徑,激發體育活動、體育產業治理過程中的多元參與,使體育活動更有序且更有活力,可以為提升社會治理效能提供體育活動治理方案。
“體育六藝”是鑄牢兩個“精神共同體”的有效途徑。11月22日,體育總局等7部門印發了《關於體育促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指導意見》,強調體育工作“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體育工作邁向了新的發展階段,承擔起重要的時代使命。“體育六藝”中所蘊含的體育文化、體育精神內核是較為穩定且具有獨特民族標識的凝聚符號與向心符號,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過程中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由“六藝”逐漸發展演變而來的民族傳統體育游戲的開展、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的舉辦、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推廣、體育博物館展覽等活動可以充分展現體育在歷史、經濟、社會、民族等各領域獨有的文化價值。與此同時,作為一種特殊的世界共通性語言,“體育六藝”的活動開展可以加強世界體育文化交流,展示多彩的體育文化,鑄牢世界體育精神共同體,從而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柴英博)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