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化稅務:稅助鄉村特色產業“破繭成蝶”

發展特色產業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之一。近年來,懷化市稅務局聚焦推動鄉村產業振興,持續推動稅費服務提質升級、稅惠政策落地見效,助力桑蠶種養、制糖、鄉村旅游等特色產業蓬勃發展。
傾情幫扶 桑蠶催熱“暖經濟”
走進湖南省會同縣廣坪鎮蘇溪村的會同英瀾桑業有限公司產業示范基地,錯次排列的桑樹漫山遍野,蠶房裡,工人們細心地照料著蠶寶寶,整個產業示范基地呈現出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景象。
會同英瀾桑業有限公司是2023年6月新成立的企業,通過流轉土地80余畝,建設了“種桑養蠶”產業示范基地,生產的蠶絲廣泛應用於紡織、服裝、家居用品等領域,市場需求量大,發展前景廣闊。“在企業成立之初,我們也面臨著資金緊張、人手不足以及涉稅業務不熟悉等多重困境。”公司負責人李雨欣回憶,創業初期,他身兼數職,既要負責公司的整體運營,又要兼任財務和辦稅員,對於稅收政策的不了解和操作的不熟悉,讓他在辦理涉稅業務上遇到了不少困難。
企業開辦之初,李雨欣習慣到辦稅服務廳辦理發票開具、納稅申報等事務,但60多公裡的路程給他帶來了許多不便。得知這一情況后,當地稅務部門立即選派業務骨干“一對一”聯系服務該企業,上門輔導其使用手機、電腦進行網上開票和申報,並通過電子稅務局征納互動平台遠程為其解答后續涉稅問題。同時,稅務工作人員還根據該企業性質為其推送了稅費優惠政策“一覽表”,幫助企業盡享、快享稅費減免1萬余元。
隨著資金的逐步到位和涉稅業務的順利辦理,會同英瀾桑業有限公司的發展步伐也明顯加快。“目前公司正在穩步推進200畝桑園種植示范基地及2000平米標准化養蠶房的建設,我們將努力‘破繭成蝶’,為鄉村振興做出更大的貢獻。”談及未來發展,李雨欣信心滿滿。
稅惠“添薪” 甘蔗熬出“幸福甜”
紅糖,又被稱作“東方巧克力”,其原材料為甘蔗。位於湖南西南部的漵浦縣土壤肥沃,氣溫、降水適宜,非常適合種植甘蔗。全縣甘蔗產量2萬余噸,其中70%都用以熬制紅糖。
在漵浦縣楚之古味紅糖有限公司的制糖車間,十多口大鍋整齊排開,即將開鍋的糖漿咕嚕地冒著氣泡,隨著水分蒸發,熬制好的糖漿倒入模具冷卻成型,隨后包裝好通過線上、線下銷往各地。公司負責人王建偉表示,在國家好政策的支持下,產業發展越來越“甜”,今年企業享受“六稅兩費”減免6萬余元,節省下來的資金可以多雇2個當地農民參與生產,年關將至,企業正熱火朝天備年貨。
“以前要專門跑去縣城的稅務大廳開票,現在開票方便多了,手機上操作一下就開出電子發票了,微信轉發客戶就行。”甘蔗種植大戶張佳法笑著對前來走訪的稅務干部說道。
針對漵浦甘蔗種植、收購的小微企業、合作社較多的情況,當地稅務部門聚焦經營主體經營需求及特點,組建稅收宣傳服務隊,深入“田間地頭”、定期“走街串巷”,普及農產品加工、銷售稅費優惠政策和“掌上開票”操作流程,讓納稅人明政策、會操作,助力農戶的綠甘蔗成為人們嘴裡的“幸福甜”。
多彩清江 文旅鋪就“致富路”
“新建的4座人工溫泉即將完工,以后村裡的旅游生意更好做了。”芷江侗族自治縣碧涌鎮清江村黨支部書記龍運能高興地說道。
近年來,清江村以水路“清江游”為特色發展鄉村旅游,通過“民俗風情展演+沉浸式民俗實景體驗”重現清水江兩岸“排工”號子聲。自2023年4月以來,清江村累計接待游客達5萬余人,解決了當地20多位村民的長期和臨時就業,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50余萬元。
據悉,為助力鄉村文旅發展,當地稅務部門主動作為、靠前服務,為鄉村文旅發展添“利”賦能。一方面從落實稅費支持政策入手,定制“優惠政策禮包”,組建專業化服務團隊走進鄉村和景區送政策,讓經營主體應享快享稅惠紅利,另一方面採用“線上輔導+線下服務”相結合的方式,實時為辦稅人員排憂解難。
“我們剛辦民宿時就像是新手上路,也沒有專業的辦稅人員,還好有稅務部門的貼心服務,讓我們能盡享政策、暢享服務。”芷江清江別墅負責人楊發斌表示,該民宿享受了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政策,他本人還經常通過“征納互動”平台咨詢開票和稅費申報操作,市場好、政策好、服務好讓村裡和楊發斌一樣的民宿經營者對明年的經營充滿信心,更滿懷期待。 (唐鵬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