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 >> 文旅

湘潭大學藝術學院100幅作品描繪“美麗中國”

2025年01月02日10:03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字號

展出藝術作品。受訪單位供圖
展出藝術作品。受訪單位供圖

《扶貧廿四時》描繪從精准扶貧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歷史進程,竹編工藝品、藍染系列產品賦予非遺時代活力,原創動漫連續劇《雷鋒》情景再現雷鋒故事……1月1日,湘潭大學藝術學院精選100幅藝術作品,生動展現建院20年來,學院在描繪美麗中國、多彩中國的藝術實踐中的豐碩育人成果。

“韶小軍”金屬書簽等實物設計、制作,讓藝術看得見、摸得著﹔動畫《做一粒好種子》實現隆平水稻博物館文物“活起來”“開口講話”“講述故事”......這些富有藝術創意的作品,均為該院學生在國家級學科競賽中獲得一等獎的精品,涵蓋了包裝設計等多個領域,展現了學院扎根湖湘大地、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非物質文化遺產、服務鄉村發展等方面取得的輝煌成就。

同時,本次展出的實物作品均為精准扶貧項目、鄉村振興計劃、非遺傳承以及紅色文化主題的落地成果。

“這是我設計的作品《石蓮村鄉村振興實踐項目-四季醬菜草編包裝設計》。”2023級藝術碩士鮑璇自豪地向大家介紹自己的作品。近年來鮑璇跟隨老師參與邵陽縣下花橋鎮石蓮村鄉村振興項目,挖掘石蓮故事,設計了村庄標志和視覺識別系統,並利用當地稻草、玉米片等天然可編織材料,制作一系列醬菜草編包裝及草編文創,實現傳統醬菜華麗變身。

“學院不僅為我們提供了專業而全面的課程體系,更重要的是,教會了我們用藝術的眼光觀察世界,用創造的心靈詮釋生活,用實際的行動詮釋‘藝術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鮑璇說。

自2005年建院以來,湘潭大學藝術學院積極探索教育教學模式改革創新,堅持服務湖南經濟與本土文化發展,聚焦鄉村文化品牌、非遺產品、藝術鄉村文化、紅色文旅產品、紅色影視動漫進行藝術設計,為湘西竹編等非遺項目的品牌化發展持續提供性智力支持,累計推出落地成果40余項,並幫扶湖南湘西保靖縣比耳鎮獲評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

“20年前,我們在湘潭大學這片土地上種下‘藝’顆種子,未來我們將繼續扎根湖湘大地,傳承紅色基因,服務地方發展,力爭在藝術教育和繁榮文化等方面開出‘藝’樹繁花。”藝術學院院長黎青說,學院將繼續做好新湖南文化藝術的傳播者和建設者,推動更多優質文化藝術項目在湖南落地開花,為湖南的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大文化藝術動力。(王成奇 管勝昔 孫彤)

展出現場。受訪單位供圖
展出現場。受訪單位供圖
(責編:唐李晗、羅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