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新田:從泥土到“雲端”小薯干“晒”出農戶致富路
在風景如畫的湖南新田縣枧頭鎮大觀堡村,一項傳統手藝正在煥發新的生機。村民依托自家肥沃的土地,種植出優質紅薯﹔並通過互聯網,將晒制的紅薯干銷往全國各地。這一轉變,不僅讓大觀堡村的紅薯干成為網紅產品,更帶動了村民實現增收。
走進大觀堡村扶貧車間,一股蜜糖般的香氣扑鼻而來,村民們正熱火朝天地忙碌著紅薯干的制作。從去皮、清洗、蒸煮、烘晒,到分揀、包裝,經過多個流程的精心制作,紅薯就變成了色澤金黃、口感香甜、軟糯有嚼勁的紅薯干。
“我們這兩個蒸箱一次可以蒸三四百斤紅薯,大概蒸三個小時左右,紅薯蒸透了,變得軟塌塌的就可以出鍋了。”村民劉橋美說。
以往,村民們完全依賴陽光晾晒紅薯干,過程漫長且受天氣影響大。如今,扶貧車間內配備了先進的蒸箱和烘干機,大大縮短了生產周期,確保即使在陰雨連綿的日子裡也能按時交付訂單。這一蒸一烘的現代化工藝,不僅高效,還能更好地鎖住紅薯的天然糖分,賦予紅薯干更加甜蜜軟糯的口感。
大觀堡村因地處山區,有種植紅薯的老傳統,富含有機質與礦物質的清澈泉水、富含硒元素的土地以及較大的晝夜溫差,為紅薯的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前幾年,在駐村工作隊的幫扶下,村支書周玲利帶領村民們引進了高產優質的煙薯品種,注冊了商標“大觀堡雲霧薯”,並巧妙借助村裡“網紅”周小梅的影響力,通過短視頻平台,將這份源自大自然的甜蜜賣到全國各地。
在周小梅家的樓頂,陽光下,一片片金黃的紅薯干整齊地晾晒在稻草上,散發著誘人的香氣。身患強直性脊柱炎的周小梅憑借堅強的意志,創辦了電商服務站,幫助村民銷售農產品。每到冬天,周小梅不僅負責銷售,還親自參與晾晒和分裝過程,確保每一份紅薯干都能達到最佳品質。
“這個紅薯干每天給它翻一下會干得更好,晒得硬邦邦的再放幾天就會自動回軟,這種軟軟糯糯口感的最好吃,就可以賣了。每次做紅薯干的時候我會發短視頻,就有很多人來買。”周小梅介紹。
在大觀堡村,紅薯干已經成為了鄉村振興的“金鑰匙”。村民們依托自然優勢,結合現代工藝,將傳統紅薯干打造成了熱銷產品。電商“達人”周小梅用智慧和堅韌,為紅薯干打開了全國市場的大門。目前,全村每年紅薯種植面積達80畝,紅薯干年產量超過4萬斤,20余戶村民投身其中,實現了近10萬元的增收。(周林鳳 李月娟 劉貴雄)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