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潭:“甜蜜產業”助農增收 庭院經濟“蜂”生水起

湘潭市岳塘區昭山鎮產的“綠心蜜”。人民網 劉汕攝
“這邊放的是去年的蜜,你看這顏色多鮮亮!”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區昭山鎮,養蜂人譚春明從自己的蜂蜜儲藏室裡拿出了一個小罐子,小心翼翼地舀出一勺琥珀色蜜汁:“採的都是我們這‘綠心’的野生蜜,綠色純天然,味道甜的很嘞。”
昭山位於長株潭城市群生態綠心地區,利用綠心生態環境和地理位置優勢,小鎮裡有不少居民養起了蜂,目前建有4個中蜂養殖基地,成立幸昭蜜蜂養殖專業合作社,發展出一條“合作社+基地+協會+電商+養殖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
掀開保溫膜、調節巢門、打掃蜂箱、檢查蜂群……隨著天氣逐漸回暖,鎮上的養蜂人逐漸忙碌。“眼下主要是關於冬末春初的養蜂管理。”湘潭市蜂業協會副會長羅建權介紹,養蜂具有投資小、見效快、方便就近就業等優勢,很適合搞庭院養殖,協會和合作社通過開展種蜂繁育、蜜蜂養殖等技術培訓,幫助蜂農科學養蜂,降低風險。
“蜜蜂渾身全是寶,除了蜂蜜,還有蜂花粉、蜂膠、蜂王漿,都能賣錢哩。”作為鎮裡的養蜂能手,農戶譚春明在家門口養殖了近100群蜜蜂,每年收入6萬元以上。“一箱收益在700元左右,最多的時候養了180多箱。”譚春明笑道。
農戶譚春明養殖的中華蜜蜂。人民網 劉汕攝
除了蜂蜜、蜂膠等產品,蜜蜂本身也是一種重要的農副產品。依托良好的生態環境,這裡的“小蜜蜂”也格外勤勞,當起了專業“紅娘”。
進入到植物授粉的季節,羅建權手機裡關於蜂蜜租借的問詢也多了起來。“3月到11月正是小蜜蜂工作的時間,我們組織起蜜蜂租售服務,小蜜蜂不僅在家鄉為油菜花、果樹授粉,還坐車去到長沙、湘潭市區周邊,為果蔬種植服務哩!”羅建權介紹,以草莓大棚種植為例,一間大棚需要2箱,即近8匹蜂進行授粉,一箱蜂的租金在200-300元之間。
為提高經濟收益,不少村民搞起了農家樂。在七星村,居民種上花田,開起餐館,將土蜂蜜作為特產售賣﹔昭山村的村民推出蜜蜂認養服務,顧客“承包”蜂箱,不僅可以來小院體驗農家生活,更能夠收獲認養小蜜蜂產的新鮮蜜糖。
小庭院也有大賺頭。
“到2024年12月底,全市蜂業總產值突破5億元,帶動全市超過3萬蜂農從事蜂產業,成為促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湘潭市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鼓勵蜜蜂專業養殖,目前全市所有鄉鎮、大部分村組都有人養蜂,培育出1家國家級示范性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及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涌現出湖南啟炎蜂業有限公司等一批蜂業經營主體,發展模式向標准化生產、品牌化經營、示范性授粉和場景式體驗融合推進。
為進一步擴大銷路,湘潭市蜂業協會在市供銷社舉辦中蜂成熟蜜生產技術業務培訓,湘潭縣彭老倌養蜂合作社與全市17個示范蜂場和養蜂大戶簽訂新型巢蜜生產收購訂單,以保底價回收蜂產品,引進生產線建成蜂蜜加工廠,推動蜂業規模化發展,助推湘蜜出湘。
“湘潭蜂蜜+非洲咖啡”新搭配、便攜式一口蜜、蜂產品首次開展出口貿易……如今,通過創新蜂蜜產品形式,打造本土特色品牌,湘潭本地的甜蜜事業正“蜂”生水起,日子越過越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