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 >> 稅務

稅惠春風暖人心,邵籍代表委員話稅收

2025年03月07日12:40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字號

值此全國兩會召開之際,國家稅務總局邵陽市稅務局緊扣稅收話題,走訪邵籍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傾聽代表委員心聲,分享那些在稅惠賦能下,企業合規經營、蓬勃發展的動人故事。

稅惠賦能,激活強勁引擎

“小青竹”破繭成蝶躍升為大產業

綏寧縣自然氣候獨特,竹子資源十分豐富,這片郁郁蔥蔥的竹林,不僅是重要的生態資源,還催生了規模龐大的產業。“回首往昔,我們的楠竹產業還停留在簡單的原材料售賣與初級加工階段,產品附加值低,經濟效益也不盡如人意。”全國人大代表胡美娥回憶道,“是稅收優惠政策為當地楠竹行業指明了前行的方向,點燃了發展的強勁引擎。”

小小一根竹子,一頭連著低碳環保,一頭連著產業發展,近年來,當地稅務部門充分發揮稅務職能作用,不斷創新服務舉措,用好用足綠色稅費政策,聚焦地域楠竹產業特色,打造“竹子黨建”工作品牌,深入開展“稅潤蒔竹”稅務服務年活動,印制《涉竹企業辦稅指南》《稅費優惠政策“暢享”指引》,精准落實各項稅費優惠政策。2024年當地竹企業累計享受稅費優惠300余萬元,在稅收優惠政策的激勵下,當地竹企業紛紛加大研發投入,引進先進技術,對竹產品展開深度開發,從最初簡單的竹筷、竹籃,到如今的竹纖維紡織品、竹制工藝品等高端產品,竹行業實現了質的飛躍。

如今,當地從竹林的種植、管護,到竹產品的加工、銷售,一條完整的產業鏈逐步形成,有效帶動了當地就業,促進農民增收。曾經毫不起眼的小青竹,已“破繭成蝶”,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為地方經濟發展作出巨大貢獻。“稅收政策不僅助力企業發展,更讓當地群眾切身體會到稅收的溫度。”全國人大代表胡美娥感慨地說。目前,當地竹林面積達80余萬畝,聚集竹產業鏈上企業79家,2024年,當地新增竹加工企業26家,上下游產業鏈集聚效應日益顯著。

涉稅服務開啟 “私人定制”

“仿真花”絢爛綻放,閃耀熠熠新光彩

在城步苗族自治縣工業園區,一家仿真花工藝品生產企業正火力全開。踏入車間,五彩斑斕的仿真花瞬間映入眼帘,讓人目不暇接。這些仿真花不僅在國內市場一路暢銷,更漂洋過海,遠銷歐美等海外市場,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一張亮麗名片。而在這輝煌成績的背后,稅務部門“私人定制”的涉稅服務宛如幕后功臣,默默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省政協委員、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楊淑亭,正是這家企業的掌舵人。談及稅務部門的服務,她的贊賞之情溢於言表:“企業發展的道路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同時對稅收政策也很難做到精准把握,稅務部門得知這一情況后,迅速行動,主動為我們量身打造了‘私人定制’服務模式,這對我們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當地稅務部門針對轄區企業的特點和實際需求,組建專業服務團隊,開展一對一、點對點的精細輔導,從出口退稅政策的深度剖析解讀,到申報流程的手把手指導,再到稅收風險的全方位防控,覆蓋企業涉稅事項的每一個關鍵環節。

“記得有一次申報出口退稅時,我們因對新政策理解偏差,導致申報出現嚴重問題。就在我們焦急萬分之時,服務團隊的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趕到企業。耐心地為我們逐條講解政策要點,仔細梳理申報流程,幫我們揪出錯誤並及時糾正。最終,我們順利拿到了退稅款。”湖南省七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仍滿是感激,“這筆退稅款對於我們這類企業而言,恰似一場久旱后的甘霖,極大地緩解了資金壓力,讓我們有更充足的底氣去拓展市場。”如今,該企業訂單充沛,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僅2024年就實現外貿出口6000萬元,帶動當地386戶農戶就業增收,仿真花工藝品在這片沃土上煥發出前所未有的奪目光彩。

稅費政策一鍵直達

“定心丸”穩穩落袋,成為企業發展十足底氣

在數字化浪潮奔涌的當下,稅費政策的“一鍵精准投送”,宛如一場及時雨,讓企業能夠迅速、准確地了解並暢享政策紅利,穩穩吃下發展的“定心丸”。邵陽紡織機械有限責任公司,作為國家紡織行業的大型骨干企業及湖南省高新技術企業,在行業中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其對稅收政策的敏感度極高,每一項政策的變動都可能對企業的發展走向產生深遠影響。“以前,因為財務部人力緊張,常常對最新的稅收政策動態掌握不很及時精准。這對企業而言,無疑是不小的損失。”全國人大代表、邵陽紡織機械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吳繼發回憶到。“如今截然不同了,當地稅務部門主動上門幫扶,借助大數據平台,成功實現了稅費政策的‘一鍵精准投送’。我們隻需動動手指,打開手機或電腦,那些專門為我們量身推送的政策信息便一目了然,實在是便捷至極”。

2023年至2024年該企業累計享受安置退役軍人及困難人員就業增值稅、土地使用稅以及出口退稅等多項稅費優惠政策合計1931萬元。“有了稅收政策的堅實支持,我們企業發展的步伐愈發堅定有力,未來的發展前景也變得更加廣闊無垠。”全國人大代表吳繼發難掩興奮地說道。

執惠企惠民妙筆,擘畫鄉村振興壯美新畫卷

稅收在鄉村振興這一宏偉藍圖中扮演著關鍵角色,為鄉村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省人大代表、邵東市砂石鎮種糧大戶姚海波,長期扎根鄉村發展,憑借對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與敏銳洞察,深刻認識到稅收政策是推動鄉村振興的有力杠杆。他談到:“一系列惠企惠民稅收政策的實施,就像一塊強力磁石,能夠吸引更多企業和人才投身鄉村建設,有效激發鄉村發展的內生動力,為鄉村振興注入新鮮血液與活力。”

在邵東市砂石鎮,稅務部門積極作為,將稅收優惠政策精准落實到每一個角落,對從事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鄉村旅游等鄉村振興關鍵領域的企業,給予實實在在的稅收減免與優惠,2024年1月至12月,砂石鎮涉農企業享受稅收減免數達11家,累計減免稅額高達54.6萬元,有效緩解了當地企業資金壓力,為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輕裝上陣增添稅動力。

鄉村旅游,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產業支撐,同樣在稅收政策的支持下蓬勃興起,煥發出勃勃生機。新寧縣清江橋鄉桃花村,憑借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踏上鄉村旅游發展之路。當地稅務部門主動靠前服務,為景區提供全方位稅收政策輔導,不斷完善監管機制,加大對違規涉稅行為的打擊力度,促企業依法合規經營,保市場秩序穩定。如今的桃花村,游客如織,熱鬧非凡,不僅帶動了當地餐飲、住宿等服務業的繁榮發展,更讓村民的錢包鼓了起來,生活水平得到顯著提升。省人大代表、桃花村黨支部書記陽艷姣感慨萬千:“稅收政策實實在在地推動了鄉村發展,為依法誠信經營的群眾保駕護航,讓老百姓的生活越來越紅火。”(許敏)

(責編:唐李晗、羅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