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 >> 健康

湖南新邵:“三大工程”助力基層醫療提質增速

2025年03月08日10:02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字號

湖南省基層衛生健康工作會議現場。(孫詩明 供圖)
湖南省基層衛生健康工作會議現場。(孫詩明 供圖)

近日,湖南省基層衛生健康工作會議在長沙召開。會上,新邵縣衛生健康局局長唐艷梅以《固本強基 靶向施策 持續推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標准化建設》為題的經驗分享,全面展現該縣通過“硬件筑基、人才強鏈、數字賦能”三大工程,實現基層醫療服務能力跨越式提升的生動實踐。

硬件筑基:投入3.4億筑牢健康屏障

硬件升級讓群眾看病更舒心。投入8000萬元新建改建15家鄉鎮衛生院門診住院樓,嚴塘鎮等5家鄉鎮衛生院打造成為“花園式”衛生院﹔投入1.6億元,新建、改擴建標准化村衛生室398個,96%的行政村衛生室達到標准化建設要求,實現診斷室、治療室、藥房、公共衛生室“四室分離”,醫保定點覆蓋率100%。

設備迭代讓診療更精准。投入1億元為鄉鎮衛生院添置基本醫療設備,7家鄉鎮衛生院擁有CT機﹔彩超、DR、生化分析儀、心電圖機、除顫儀、供氧等設備鄉鎮衛生院全覆蓋﹔部分鄉鎮衛生院還配備了腹腔鏡、胃腸鏡、化學發光儀、血球儀等。

“扎根鄉土”讓中醫更普及。借勢邵陽市國家中醫藥改革示范區建設,鄉鎮衛生院標准化中醫館實現全覆蓋,建成6家旗艦中醫館、58家中醫閣,100% 村衛生室可規范開展 4類6項以上中醫藥適宜技術。

專科建設讓鄉鎮衛生院錯位發展。按照“一院一特”原則,指導鄉鎮衛生院錯位發展、優勢互補。釀溪鎮衛生院牙科、中醫科,小塘鎮衛生院中醫科、肛腸科,坪上鎮衛生院糖尿病專科,巨口鋪鎮衛生院外科,陳家坊鎮衛生院全科,大新鎮衛生院外科,嚴塘鎮慢病管理科等“特色專科”影響力逐年提升。

人才強鏈:“引育用留”破解基層人才荒

育才有溫度。定期組織合理用藥、病歷書寫、醫療護理常規等業務培訓,組織人員免費進修內科、外科、兒科、婦科、全科、中醫科等,提升專業能力,進修期間待遇不減。對創建成為特色專科的單位,根據特色專科層級,以獎代投,讓基層醫務人員有更多的成長空間。

晉升有通道。職稱評定向基層傾斜,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高級職稱均增加5個百分點。2024年新增高級職稱19人,每個鄉鎮衛生院均有2名及以上副高級及以上職稱人員,中級及以上335人,佔比39.09%﹔大專學歷及以上728人,佔比84.95%。

待遇有保障。鄉鎮衛生院全面執行“一類財政保障”政策,落實“兩個允許”,保障鄉鎮津貼和人才津貼。縣級醫院優勢資源下沉,與鄉鎮衛生院加強專科聯盟,縣、鄉收入均同比增加。

智慧醫療:信息化建設激活“新動能”

信息化建設全覆蓋。投入1800萬元,完成鄉鎮衛生院HIS系統升級,新增LIS、PACS、心電、電子票據系統。打通在線挂號、繳費、查詢、結算、退費等服務功能,建設集醫療服務、公共衛生、健康管理、績效考核等於一體的縣域衛生健康信息平台,打造“健康新邵”數字平台一張網,實現縣域內醫療衛生機構信息互聯互通。

縣域內資源全共享。以醫共體建設為抓手,建成貫穿城鄉、輻射全縣的遠程影像、遠程心電、遠程會診、醫學檢驗、消毒供應、慢病管理、病案質控、集中審方、急診急救等中心。2024年,資源共享“六大中心”為鄉鎮衛生院服務5萬余人次,全面推行縣域內“基層檢查、基層收費、縣級診斷、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為患者節省費用300余萬元,逐步解決基層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看病遠。

智能輔診全鋪開。推動智能輔診系統鄉、村全覆蓋,應用於疾病診斷、治療方案推薦及健康管理、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等多個領域,疾病診斷符合率提升至 91.49%,處方合格率提升至 96.92%。

成效與展望:從“縣域樣板”到“區域高地”

近年來,新邵縣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以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為目標,扎實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標准化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全縣15家鄉鎮衛生院均達到能力標准,5家達到推薦標准﹔96%的行政村衛生室達到標准化建設要求,醫保定點實現全覆蓋。 所有鄉鎮衛生院均能提供門急診和住院服務,53%的可開展二級手術﹔4家鄉鎮衛生院被評為全省百強鄉鎮衛生院。2024年,全縣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量佔比達79.2%,中醫藥診療量佔比達40%。新邵縣以標准化建設重塑基層醫療生態,為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提供了鮮活樣本。這片承載“藥王文化”的土地,正書寫著新時代“病有所醫、醫有良術”的民生篇章。(蔣錫班 孫詩明)

(責編:唐李晗、羅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