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思政課教師代表齊聚湖南,探討AI賦能教育創新!

人民網長沙4月15日電 近日,由湖南醫藥學院與人民公開課共同主辦的“AI賦能高校思政課高質量發展”在該校舉行。來自北京師范大學、深圳大學、湖南師范大學等40余所高校近100名教育專家、思政課教師齊聚一堂,共同探討人工智能時代思政課教育創新發展路徑。
會議開幕式由湖南醫藥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曾艷主持,湖南醫藥學院黨委書記張在其、人民日報出版社第三編輯中心主任畢春月和文華在線副總裁宋明分別致辭。
湖南醫藥學院黨委書記張在其代表學校對與會嘉賓表示熱烈歡迎。他表示,人工智能技術的迅速發展對於醫學教育和思政課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積極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提升教學質量,實現思政教育的高質量發展。
畢春月指出,此次會議是分享交流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特別是思政課中的應用,她以“形勢與政策”課為例,介紹了融媒教材以及AI工具賦能課程教學的探索成果,並表達了對AI技術賦能高校思政教育創新路徑的展望。
宋明指出,大思政課建設作為該單位優先發展方向,不僅聯合北京科技大學創建全國首家數字馬院,還先后攜手華中科技大學、湖南農業大學打造具有其學校特色的思政智能體,並強調未來將持續深化思政垂直領域探索,助力高校構建特色育人品牌,賦能思政教育高質量發展。
開幕式上人民日報出版社向湖南醫藥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贈送《人民文選》系列圖書。
主題報告環節,中共湖南省委黨校經濟學教研部教授楊娜曼在《兩會報告精神解讀——新時代中國經濟方略與形勢任務》的專題報告中系統闡釋2025年中國經濟政策走向。湖南師范大學教授孟奕爽以《AI技術賦能思政課教學實踐探索》為題作了專題報告。
教學分享環節,浙江樹人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馮偉以本校“形勢與政策”課為例闡述生成式人工智能賦能思政課教學的重點、痛點與亮點。武漢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教授劉勵系統介紹了學校以“速度中國”為核心的思政品牌建設成果。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教授王芳分享了“愛美融合 鑄魂育人”的思政課改革經驗。
湖南醫藥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曾艷指出,此次活動通過專家領學、主題研討等形式,為新時代思政課改革創新提供了理論引領和實踐指導,指出高質量的學術交流對提升思政課教學實效性具有重要意義。希望大家為持續深化思政課教學改革,共同譜寫鑄魂育人新篇章。(賈澤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