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 >> 文旅

109所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共推音樂思政課 同奏育人主題曲

2025年04月15日17:11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長沙4月15日電 為推動紅色文化與鄉村振興、藝術教育的深度融合,4月14日,由湖南省“大思政課”建設創新中心(湖南農業大學)、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浙江理工大學紅色文化研究院、桂林旅游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湖南開放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湖南教育電視台、湖南省企(事)業文聯、中共永州市零陵區委宣傳部等9家單位共同發起,中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中國民航飛行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等109所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聯合主辦的“音為初心 歌向遠方”第一期“紅農文旅”音樂思政課暨第五期“思政+三農+藝術”原創音樂作品展播在湖南農業大學“大國三農”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融合創新實驗室即大成廳隆重舉行。

紅色基因與藝術創新同頻共振 構建“大思政課”育人新格局

活動由湖南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丁凱主持。湖南農業大學黨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王健教授、桂林旅游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張雷教授出席並致辭。王健表示,湖南農業大學作為湖南省“大思政課”建設創新中心牽頭單位,充分發揮省級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功能,堅持因地制宣、因校制宜、因材施教,積極拓展並深耕細作“思政+三農+藝術”的新領域,初步構建了體現思政為魂、三農為體、藝術為翼的“大思政課”教學體系。此次活動聚焦“紅農文旅”融合發展,通過“音樂+思政”“三農+藝術”的跨界融合,將紅色文化的精神力量轉化為鄉村振興的實踐動能,為培養知農愛農新型人才、服務農業農村現代化注入新活力。

桂林旅游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張雷教授作為聯合主辦單位代表致辭,強調本次活動不僅是一次音樂藝術與思政育人的跨界融合,也是一場紅色精神與時代使命的激情碰撞,更是一種整合資源與合作共建的有益嘗試。

活動現場,《“音為初心”紅色文化系列原創音樂作品展播》以藝術化敘事展現了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崢嶸歲月、緬懷革命先烈的時空對話以及致敬新時代涌現出的時代楷模群像。從謳歌革命先烈堅定信仰的《百年榮光》《半條被子暖中國》《我在畫眉山上歌唱》《紅星照耀小石崖》,到懷念革命先烈與共產黨人英雄事跡的《我在岳麓呼喚你》《志溪河畔的翠竹》《懷念你青春的模樣》,再到歌頌新時代“人民衛士”群體的《紅旗飄揚的地方》《讓世界看到我們的身影》,九部原創作品以旋律為紐帶,將革命道德、紅色精神與時代旋律巧妙融合,實現了思想性、藝術性與傳播力的有機統一,贏得現場師生熱烈反響。

音樂思政課拓展育人新路徑 以藝術之美詮釋初心使命

作為活動的核心環節,湖南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胡藝華教授主講的音樂思政課《此生永做共產黨員——百年黨史視野中蔣先雲紅色初心的追尋、解讀與傳承》,創造性採用“五個一”教學法:一段黨史故事、一首原創歌曲、一組珍貴史料、一場情境演繹、一次思想叩問。課程以蔣先雲的革命生涯為切入點,通過“歷史敘事+音樂演繹+理論升華”的立體化教學模式,生動闡釋了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課程中,胡藝華教授以電影《建黨偉業》主題曲《有一天》導入,《勞工神聖》《不忘初心》等紅色經典歌曲將授課推向高潮,以紀念蔣先雲誕辰120周年而原創的音樂作品《陽光下飄來一片紅色的雲》作為點晴結束課程。一堂課下來,紅色基因浸潤始終,酣暢淋漓。胡藝華教授帶領師生沉浸式感悟革命先烈“頭可斷,共產黨籍不可犧牲”的堅定信仰,並立足新時代語境,引導青年學子思考“如何將個人理想融入民族復興偉業”。其深厚的理論功底、創新的教學設計和富有感染力的藝術表達,充分彰顯了思政課教師“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的育人風採。

“這不僅是思政課的形式創新,更是內容重構。”教育部高校思政課教指委委員、浙江文化研究院院長渠長根教授在點評中指出:“這堂音樂思政課將音樂的情感驅動與思政的價值引領有機結合,實現了‘三個突破’——突破傳統課堂的時空邊界,突破思政教育的單一形態,突破紅色文化的傳播壁壘,為全國高校提供了‘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鮮活樣本。”他強調,新時代思政課必須主動擁抱藝術、科技等多元載體,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尤其要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發揮思想引領作用。

多方協同共建育人共同體 擘畫“紅農文旅”融合發展新圖景

本次活動是湖南省“大思政課”建設創新中心成立以來的標志性成果之一,彰顯了“開門辦思政”的協同育人理念。活動由南開大學、中南大學、四川大學等全國109家馬克思主義學院聯合主辦,匯聚地方黨委宣傳部、文旅企業、主流媒體等多元主體力量,構建起“理論共研、課程共建、人才共育、成果共享”的協同機制以及“理論闡釋—藝術創作—社會實踐—產業賦能”的全鏈條育人生態。作為協辦單位,永州水雲瀟湘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將推出“紅色音樂+鄉村旅游”體驗線路,將思政課堂延伸到田間地頭,實現紅色文化資源向文旅產業價值的創造性轉化。

作為活動的策劃人和組織者,湖南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胡藝華教授表示,將以“紅農文旅”為紐帶,通過音樂思政課、原創音樂作品展播等形式,讓紅色文化“活”起來、思政課堂“火”起來、鄉村振興“動”起來,為青年學生成長成才注入精神力量,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文化動能﹔同時以本次活動為契機,持續深化“大思政課”綜合改革,重點推進三項工程:一是打造“思政+三農+藝術”原創音樂品牌,建設紅色音樂資源庫﹔二是構建“高校+鄉村+企業”實踐育人共同體,推動思政課與鄉村振興同頻共振﹔三是探索“紅農文旅”融合發展的長效機制,為湖南紅色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力量。

以時代強音激揚青春理想 譜寫鄉村振興奮進篇章

思政教育不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精神的傳承﹔不僅是理論的灌輸,更是實踐的引領。此次活動以音樂為橋梁,以紅色為底色,以三農為根基,以文旅為載體,跨越藝術與思政、歷史與當下、課堂與田野的音樂思政盛宴,不僅是一次教學方法的創新突破,更是一場直抵人心的精神洗禮。活動通過音樂藝術與思政教育的創新融合,以百年黨史為根脈,以紅色文化為底蘊,以鄉村振興為使命,打造了一堂“有高度、有溫度、有深度”的大思政課示范課堂,共同探索了新時代思政教育的創新之路,共同書寫著鄉村振興的壯美篇章,為新時代思政課守正創新提供了生動實踐。

未來,湖南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將持續聯合全國各地黨政部門、兄弟高校的馬克思主義學院、主流媒體、文藝單位、文旅企業等等單位,探索構建高端創新平台和合作共建機制,整合各種資源和力量,以音樂為媒、以文化為魂、以育人為本,在“大思政課”建設中書寫青春篇章,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注入鮮活力量!(劉遙陽)

(責編:向宇、羅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