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萬象“耕”新 稅繪鄉村好“豐”景

![]() |
近日,桃源縣稅務局干部走進湖南愛來米業有限公司育秧工廠,了解今年育秧情況、講解稅費政策,以稅惠紅利護航春耕備耕。謝雨芹攝 |
人民網長沙4月17日電 機械臂精准播種、智能灌溉系統自動化噴灌、無線傳感器實時監測溫濕度……春天裡的三湘沃野,智慧農業的“身影”隨處可見,並在稅收政策的滋潤下更具生機,用“數字化+現代化”繪就了千裡大美“春耕圖”。
走進湖南安仁縣鑫亮糧油發展有限公司的智能育秧工廠,隻見裡面的育秧盤排列整齊,播種作業實現全自動、流水線操作,技術人員正通過智能系統實時監測環境參數。
“智能化設備讓出芽率從80%提升至98%,畝產預計可增加100多斤。”該公司負責人李嘉亮介紹,公司引進的全自動播種流水線每天可播2萬-2.4萬盤秧苗,相當於8個成年人一天的總播種量。
為助推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安仁縣稅務局成立涉農企業專項服務團隊,靶向梳理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要點,逐項輔導費用歸集,精准落實涉農稅費支持政策。“經過輔導,去年我們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優惠110多萬元,節省下來的資金又用於引進新設備和強化品控升級,生產效率進一步提高。”李嘉亮透露,公司組建了一支擁有20人的研發團隊,目前已申報相關專利21項,多項技術獲評國家級、省級“農牧漁業豐收”獎項。
品牌強農建設路上,稅費服務全程相伴。在以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推進農業強國建設的過程中,湖南稅務部門組織專業骨干走進田間地頭、涉農企業,送政策、優服務,問需求、解難題,以“定向推送—跟蹤輔導—效應分析”的閉環式稅惠政策落實機制,督促種糧大戶、涉農企業規范建賬、嚴格發票管理,依法享受小規模納稅人減免稅等稅惠政策,為農業生產“智慧化”注入強勁“稅動力”。
“這款履帶旋耕機搭載了‘智駕’系統,特別適用於水田、坡地等復雜環境,是今年的銷售爆款。”近日,桃江縣順農農機有限公司負責人黃鋒說,新型農機設備已成為“智慧農業”的必需品,公司去年賣了100多台智能化農機,今年銷量有望翻倍。
農機銷售既要順應農時,也要跟上產品更新換代的速度。黃鋒透露,稅務部門上門宣傳輔導農機“以舊換新”購置補貼政策和發票開具注意事項,幫助企業在享受優惠政策的同時防范涉稅風險。
“政策補一點、企業讓一點、個人出一點,農機購買成本降下來了,銷量也就上去了。”黃鋒掰著手指頭邊笑邊算賬道,一台普通規格的旋耕機市場售價6-7萬元,政府補貼和報廢返還后僅需花費2萬多元,且2年售后期滿還能換購新機,極大提升了農戶的購買意願。
農業新質生產力的發展不僅體現在農產品加工、產品附加值的“提質增效”上,更反映在農業種植管理上的“大顯身手”。
常德市家家紅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依托常德市西洞庭家家紅千畝優質柑橘種植基地,以打造現代農業產業發展標杆為目標,採用水肥一體化灌溉設施、現代化防虫除草裝置等智能化管理模式,推動柑橘產業培育、生產、銷售一體化發展,帶動解決200多戶農民就業問題。
“智能化柑橘種植基地運營后,土地產出率提高了2倍,人力成本降低了50%。”常德市家家紅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李靜介紹,公司在發展智慧農業過程中足額享受到增值稅、六稅兩費等稅費政策紅利,為公司打造集種植、橘罐精深加工等於一體的數字農業示范基地提供了充裕資金。
“特別是在公司柑橘罐頭出口過程中,稅務部門圍繞報關、退稅、收匯等流程環節講解政策,指導企業有效防范出口貨物應征稅、出口收入確認等易發風險,為年均2萬噸的家家紅柑橘罐頭出口系上了一道‘稅收保險’。”李靜說道。
糧食豐,三農穩﹔鄉村興,百業旺。在助力春耕備耕、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的過程中,湖南稅務部門將充分發揮稅收職能和政策導向作用,聚焦涉農經營主體與農戶需求,精准高效落實惠農政策,持續優化稅費管理服務,用心用力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林洛頫、羅舜愛、伍洋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