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天心區:匯聚青春力量 激發“雙創”活力

“創業這一路,真的是‘打怪升級’,困難一個接一個。但好在天心區給了我們這些初創者很多支持,讓我在這片創業戰場上不斷成熟並出圈。”1998年出生的田鵬舉,是“天心紅”優秀創業人才之一。
2021年,他在天心區成立湖南中圖通無人機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僅幾年時間,去年公司榮獲湖南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稱號,成為湖南省地理信息產業協會的重要成員。
近年來,為助力創業者起步與成長,天心區從政策引導、資源對接、資金扶持等多個維度發力,構建了全面的政策扶持體系。近三年累計開設創業培訓班150余期,培訓學員4300余人次,發放創業培訓補貼610余萬元。
同時,積極落實創業擔保貸款政策,為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提供最高50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協助符合條件的初創企業申報創業補貼﹔廣泛開展“天心紅”優秀創業人才評選等,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周再陽在實驗室裡做實驗。受訪者供圖
政校合作“亮實招”
“從敢想到敢做,離不開政府和學校的支持。”在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創新創業基地,在讀碩士研究生周再陽以湖南竹陽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長的身份,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別小看這一層薄薄的透明竹膜,它可以替代導電玻璃,覆蓋在太陽能電池上,將光電轉化效率提升28.5%。”周再陽介紹道。
然而,從學生到創業者,身份的轉換並未讓他很快適應。“多虧了學校主動對接並提供一系列相關支持服務工作,以及政府部門提供的詳盡法律咨詢服務,幫助我們規避了可能遭遇的法律風險,這才有了公司現在的模樣。”
據了解,為鼓勵大學生創新創業,去年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投入1000余萬元打造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為有需求的創業團隊提供辦公場地和創業輔導。目前,基地已入駐36個優秀創業團隊。
“我們堅持打造‘四育五創’融合的農林高校雙創新生態,推動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科技鏈和創新鏈深度融合。”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創新創業學院院長王文磊表示,學校推出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二十項舉措(試行),其中包括打造專門實訓類精品課程、設立大學生創業扶持專項資金、允許大學生創業者將創業實踐成果進行學分認定替換等。
筑巢引鳳來,巢暖鳳自棲。創新創業不僅需要院校悉心培育,更需要政校協同發力。
長沙理工大學作為駐區高校,近年來與天心區開展了全方位、多層次的戰略合作,建立了深厚的合作情誼。今年3月,天心區委副書記、區長周志軍帶隊到長沙理工大學,共同探討了長沙理工大學湘江卓越工程師學院發展及校地合作相關事宜。
周志軍表示,希望進一步深化與學校合作的深度和廣度,在打造湖南數字經濟研究院、大學生創新創業園、中國科創平台示范區等方面構建更為緊密的合作關系,攜手共創校地協同創新發展新局面。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創新創業基地。人民網記者 向宇攝
以賽促創“有妙招”
RoboMaster機甲大師賽作為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旗下賽事之一,是全球首個射擊對抗類機器人比賽。落地天心,絕非巧合。
近年來,天心區超前布局的人工智能、機器人、物聯網、大數據等未來產業,不斷厚植新質生產力,為區域高質量發展打開了新天地。
如何促進青年人才與城市“雙向奔赴”,天心有妙招。
政策上,通過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力推進激發創新創業三年行動,大力開展“天心紅”人才工程,成功創建省級創新型區。同時利用大賽以賽識才,精准引才,並利用市、區的各項政策為人才落地天心區提供落戶、購房、創業經費支持等全方位服務。
區工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積極開展“賽+產+才”融合模式,持續探索以賽選才、以賽聚才、以賽促創、以賽促產的“天心實踐”,成為推動大學生青年人才在天心創新創業、落地生根的重要推手。
此外“創客中國”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作為工信部為進一步提升中小企業創新能力和專業化水平舉辦的賽事活動,區工信局精心舉辦創客中國大賽天心分賽,這不僅為參賽企業提供了寶貴的學習機會和交流平台,更為天心區的創新創業生態注入了新的活力。據悉,若參賽者進入省賽並獲得前三等獎,即可獲得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10-30萬不等的獎勵專項。
位於巷子裡的拾壹書店。人民網記者 向宇攝
創新生態“出新招”
“長沙是一座青年創業者薈萃的活力之城,在這裡總要干點自己熱愛的事情。”“90后”店主何歡,經營著一家小眾書店——拾壹書店。但因隱匿於天心閣旁的小巷深處,書店規模小、位置較偏,導致客流量少。
為此,何歡開始自學視頻拍攝利用小紅書等自媒體賬號引流,通過售賣自制手工藝品,提供現調咖啡,不定期舉辦讀書沙龍活動等吸引讀者。“前段時間我還申報了‘青年’小店計劃,希望能得到相關政策的扶持。”
記者了解到,對於符合條件的青年小店,不僅可優先申請免息貸款,還將獲得投融資、商業培訓、供應鏈對接、展覽展示、流量傳播等全方位扶持。
近年來,為持續提升對年輕人友好的天心氣質,加快推進青年友好型城區建設,精准助力大學生創新創業就業,共青團天心區委持續深化以“青創課”“青創群”“青創賽”“青創園”為主要內容的服務體系,力求加速構建“低成本創業、高品質生活”的青年友好生態。
團天心區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青年小店計劃”以資源整合、社群運營、流量共創等方式,挖掘一批青年主理人群體,為青年小店的經營成長賦能,從而鼓勵、支持青年來到天心創新創業,積極投身青年友好型城區建設,營造青年喜愛的消費環境,激發消費市場活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