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科技之梯,摘文化星辰
——第二十一屆深圳文博會湖南展館見聞

5月22日,深圳國際會展中心。第二十一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簡稱“文博會”)在人們的期盼中開幕。全球65個國家和地區參展,超12萬件文化產品齊聚,4000多個文化產業投融資項目在現場進行展示與交易。
走進11號館總面積1134平方米的湖南展館,悠久的歷史文化與活躍的現代文化扑面而來。數字文博、數智出版、音視頻內容、音視頻裝備、智慧文旅、動漫游戲等代表性成果亮相,精准詮釋“湖湘文脈·科創未來”的主題,湖湘文化的厚重古朴與科技創新的簡約輕盈和諧相融。
古韻新聲
湖湘文脈鏈接歷史與現在
主形象區大屏上,一部湖湘文脈AIGC短片格外吸睛。湖南廣電通過自研的文物數字重建技術,將數字文物融入沉浸式影像創作過程,讓湖湘精神脈絡在虛實交融中緩緩舒展。
湖南人能吃辣椒會出書。展館一角,立著幾本巨大的“圖書”,其中一本“書”上的LED屏切換著各類圖書的精美封面。
連續16年榮獲“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稱號的湖南出版集團,展示了近30個品種、400余冊的“湖湘文脈”系列集成類圖書,包含《陶澍全集》《曾國藩全集》《王闿運全集》《湘學學統與中華道統》《長沙走馬樓西漢簡牘》《馬王堆漢墓文庫》等系列集成類圖書,規模創下歷屆文博會之最。
書牆之后,是數字文博的集中展示區,庄重而雅致。“數實融合”文物展櫃中,大禾人面紋方鼎與觀眾互動,將自己的制造過程娓娓道來。“數字馬王堆項目”的馬王堆新漢隸字體庫、漢代紋樣數字庫,讓馬王堆漢墓出土文物的應用范圍再次擴大。
數字文博大平台山海App攜手60家博物館的超3萬件文物資源亮相。其中,馬家窯文化馬家窯類型水波紋彩陶盆、銅奔馬、隋·彩繪觀音菩薩石立像、獨幽琴被重點展示。
芒果數智文創T恤打印體驗區人氣火爆,參觀者通過山海App的文物二創功能,能將文物上的紋樣和圖案以自己喜歡的色彩和風格打印在T恤上,其中銅奔馬成為二創打印次數最多的文物圖案。開館不到兩小時,近30件T恤被體驗者帶走。
到浯溪八景入畫體驗區打卡的人絡繹不絕,通過選裝、面部掃描、選景等幾個簡單的步驟,體驗者就能換上不同制式的漢服,進入唐宋元明清不同時代的浯溪碑林,與黃庭堅、元結等文學大家共賞美景。
“摩崖石刻數據庫”也驚艷亮相,該數據庫構建了從永州浯溪碑林到覆蓋全國的摩崖石刻數字採集、修復、展示一體化解決方案。
抬頭,還有驚喜。湖南館四面高挑的飛檐上,是湖南廣電通過AIGC技術復原的“瀟湘八景”數字畫卷,山市晴嵐、瀟湘夜雨、江天暮雪等延綿不絕,美不勝收。
科文融合
未來星光觸手可及
在以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為核心的音視頻專題展區,裝備與軟件齊上陣,甚至還泊了一台車。
馬欄山音視頻實驗室攜八項音視頻自主技術成果參展,其車載空間音頻解決方案首次面向公眾展示。該車載空間音頻系統可將普通立體聲音源智能擴展為多聲道空間音頻,實現音質與沉浸感升級。
在一間迷你客廳,馬欄山音視頻實驗室菁彩聲無線音箱系統的“魔力”凸顯:將影片的普通聲道升級為7.1.4菁彩聲空間聲音效,小客廳瞬間變成大影院。
張開手掌,鏡頭推進,握緊拳頭,鏡頭拉遠。實驗室推出的AI雙目直播相機前,主播僅用兩個手勢即可控制畫面。一款鼠標大小的4K微型插入式機頂盒,能像優盤一樣使用,讓電視機告別繁瑣的電線,輕鬆打造超高清沉浸家居視聽空間。
萬興科技的“天幕”大模型、萬興喵影、萬興播爆等軟件產品集中亮相,其文生視頻、圖生視頻、智能馬賽克、AI人聲美化、數字人等豐富功能堪稱驚艷。
此外,創壹科技可實現AI全流程影片創作的OneStory工具,野子科技的《一夢入大唐》、空間蛙普的《兵馬俑奇妙夜》、芒果融創的《噓!莫名之地》等落地VR項目,吸引了眾多參觀者前來體驗。(記者 鄧正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