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要聞

深圳文博會5月22日至26日舉行,湖南一批代表性成果驚艷亮相

這屆文博會,湖南館含“AI”量高

2025年05月26日10:13 | 來源:長沙晚報
小字號

  與華為鴻蒙電腦實現20多項功能的深度適配,給創作者帶來全觸控的高效智能剪輯體驗,這是萬興科技旗下全新視頻創意軟件萬興喵影鴻蒙版的“首秀”﹔輕觸屏幕上的“人面紋方銅鼎”數字孿生文物,通過旋轉、放大、縮小來觀賞文物細節……

  5月22日至26日,第二十一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深圳文博會”)舉行。今年,位於11號館的湖南展館以“湖湘文脈 科創未來”為主題,分為主形象區、科文融合綜合展區、音視頻產業專題三個部分,一批數字文博、數智出版、音視頻內容、音視頻裝備、智慧文旅、動漫游戲等代表性成果驚艷亮相,既有深植湖湘文化的厚重創作,也有緊追時代脈搏的潮流符號,全面展示“文化+科技”的湖南實踐。

  在文博會感受湖湘之美

  展區入口處,一部湖湘文脈AIGC(人工智能生成內容)短片格外吸睛。

  在展館四面高挑的飛檐上,一幅展現“瀟湘八景”的數字畫卷綿延不絕,山市晴嵐、瀟湘夜雨、江天暮雪……湖南廣電通過自研的文物數字重建技術,還原了岳麓書院、岳陽樓等文物實景,將數字文物融入沉浸式影像創作過程,以“科技美學+人文敘事”的方式闡述文物背后的歷史和人物,展現了湖湘精神和文化脈絡。

  穿過大屏,是湖南博物院和宏瑞文博集團聯合研發出品的AI交互數字展櫃。在這裡,文物不再是靜默的展品,而是能與觀眾進行深度互動的伙伴。

  觀眾點擊屏幕,“人面紋方銅鼎”數字孿生文物將自己的歷史背景、制作工藝“娓娓道來”﹔與數字人“小瑞”問好,“小瑞”便可以向觀眾解讀“岳州窯青瓷對書俑”文物背后的歷史和故事﹔輕觸畫面上的狸貓圖標,即可開啟“彩繪狸紋漆盤”的探索之旅,將文物所承載的歷史知識轉化為趣味橫生的互動體驗。

  另一側的“浯溪八景入畫”同樣令人贊嘆。

  “浯溪八景入畫”通過數字修復找回遺漏的碑刻信息,運用虛擬引擎、高保真場景渲染、虛擬人制作、敘事交互等技術,首次建構出高精度、可互動的數字摩崖石刻場景。場景包括清代宋溶在《浯溪新志》中提到的寶篆文光、浯溪漱玉、吾亭六厭、摩崖三絕、笑峴亭嵐、峿岩窺湘、峿台晴旭、窊尊夜月等,體驗者通過選裝、面部掃描、選景等步驟,就能換上不同制式的漢服“穿越千年”,瀏覽唐宋元明清不同時代的浯溪碑林,與黃庭堅、元結等文學大家“對酒當歌”。

  既有硬核科技又有創意巧思

  在音視頻專題展區,馬欄山音視頻實驗室攜8項音視頻自主技術成果參展。

  如何一個人輕鬆完成直播?馬欄山音視頻實驗室的雙目AI直播相機採用雙鏡頭成像和智能防抖技術,支持4K畫質和實時推流,主播隻需通過手掌、拳頭兩個手勢切換焦距、自動鎖定人臉焦點。

  嫌小客廳不過癮?馬欄山音視頻實驗室的菁彩聲無線音箱採用無線組網技術,用戶可根據房間結構自由布局和配置音箱數量,結合空間聲場校准算法,還原7.1.4菁彩聲空間音效,使視聽體驗全面升級,讓小客廳變成大影院。

  萬興科技全新視頻創意軟件萬興喵影鴻蒙版、萬興播爆、Wondershare SelfyzAI、萬興“天幕”大模型等AI創新成果集中亮相。其中,萬興喵影鴻蒙版在文博會首次亮相,作為首款適配鴻蒙電腦的專業級視頻剪輯軟件,創作者只要通過捏合縮放、滑動拖拽等操作就能完成視頻剪輯。

  今年4月,馬欄山微短劇智能譯制中心揭牌。該中心運用的AI智能譯制工具能提供超20種語言翻譯支持,集成了大語言模型、聲音克隆、人聲分離、字幕識別、語音合成、字幕擦除技術等AI視頻算法,可迅速精准地完成影視作品的AI翻譯,保留說話人的音色與情感。據了解,2025年,馬欄山微短劇智能譯制中心將產出超10000部次高質量微短劇翻譯作品並登陸海外市場。(記者 劉俊)

(責編:黃卓、羅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