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 >> 園區動態

望城經開區:產業潮涌 繪就高質量發展新圖景

2025年08月13日11:45 |
小字號

盛夏的長沙,科創熱土與產線熱度同頻激蕩。8月初,行走在望城經開區德賽電池車間內,工程師們與自動化產線正合力在 “主動安全AI電芯”上精雕細琢——小小一片電芯內嵌傳感器,蘊藏著望城經開區以智能終端等“兩主一特”產業為引領,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硬核底氣。

一周前,德賽電池自主研發的全球首款主動安全AI電芯在長沙發布並正式量產。作為上半年望城經開區的又一高“研”值成果,德賽電池自2023年5月在長沙正式量產以來,快速形成從產品制造到物流系統自動化率達99%的智能化生產體系。短短兩年時間,湖南德賽再次以“先知芯覺”的科技含量精准回應行業需求,推動中國儲能核心技術在“補救式安全”向“自感知防護”轉變中拔得頭籌。

“首台套,望城造。”在這裡並非孤例,僅上半年就有量子光腔鎖頻儀、科芯精工契型劈刀等高光亮相,茶顏悅色首個生產研發基地、旺旺全球首家Special體驗館等項目也呼之欲出。

今年以來,湖南省先后出台支持首發經濟、首台(套)重大技術裝備相關政策,以關鍵環節突破帶動產業向價值鏈高端攀升。望城經開區堅決貫徹落實省委市委部署,始終堅持高端引領,著力打造創新驅動的前沿陣地,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上半年規模工業產值同比增長10.51%,規工增加值同比增長12.2%,研發投入同比增長8.6%,成為長沙高質量發展的開路先鋒。

高點站位,以產業謀長遠之勢

從高空俯視,普瑞路以北、騰飛路向西、銅官港輻射,星羅棋布的企業和項目,就像一塊塊“芯片”集結於望城這塊“電路板”上。望城經開區正以充滿想象力的技藝和富有開創性的實踐,著眼於關鍵、落筆於實處,精心勾勒出一幅現代化產業體系新圖景。

上半年,園區規模工業產值保持兩位數以上的高速增長,“兩主一特”產業佔比近88%,引進的53個招商項目中,48個聚焦五條重點產業鏈,涵蓋智能制造、光電模組、高端裝備等領域,佔比超九成,產業鏈集群效應愈發顯著。

望城經開區“兩主一特”產業的崛起,並非偶然的市場選擇,而是深植於長期布局的歷史必然。回溯本土工業發展史,從食品當家的培根筑基,到有色金屬新材料的拔節成長,再到智能終端產業的異軍突起,園區始終以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產業實踐觸摸著高質量發展脈搏。

今年以來,長沙量子科技、艾博特機器人陸續投產,中聲海洋建設提速,智能終端加速向前瞻性、高端化布局。在先進儲能材料領域,美特新材構建“材料—應用”協同生態,以鈷酸鋰技術為支點撬動消費電子電池細分市場,德賽電池推陳出新佔據行業領先地位,蒙星納米的磷酸錳鐵鋰材料能量密度提升10%—20%,不斷為長沙新能源產業注入新動能。綠色食品與生物醫藥產業亮點頻現:澳優乳業特醫食品矩陣完善,艾科瑞生物超級工廠投用,華納大藥廠等企業推動產業鏈向高附加值環節延伸。

根據7月28日國新辦新聞發布會消息,上半年全國GDP同比增長5.3%,稅收同比下滑1.2%,剪刀差達-6.5%。短期背離之后,是經濟新舊動能的切換,也是產業結構的深度調整。而望城經開區則在規模工業產值同比增長10.51%的基礎上,稅收同比增長達5.1%,完成了全年預期的62.2%。

作為一個既不沿邊又不靠海的中部園區,這是怎麼做到的?

答案就藏在一條條產業規劃藍圖中。今年以來,從《奮力推進“突破兩千億 挺進五十強”目標激勵措施》《關於支持企業科技創新推動產業轉型提質的若干政策》等政策的修訂,到持續出台《實施“強企興園”人才集聚工程若干措施》《關於支持企業科技創新推動產業轉型提質的若干政策》,望城經開區對於產業體系建設始終圍繞“補鏈、強鏈、延鏈”發力,外引內育兩手抓,以集聚效應釋放強勁動能。

政策“組合拳”無疑更加堅定了企業發展信心。湖南美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鄒敏表示,“企業未來將橫向做強做優做大現有鋰電正極材料產業,縱向加快推進鈉電正極材料產業化項目,建設成為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新能源電池正極材料的優秀生產商。”

這種拼經濟、抓發展的戰略定力也讓望城經開區的“產業家底”變得愈發具象:上半年以來,新增國家級小巨人2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41家,創新型中小企業37家。新增4家先進級智能工廠,儲備30家以上基礎級智能工廠。沿著更為清晰的實施路徑,望城經開區正圍繞“12710”企業矩陣構筑起多點支撐、多元融合、梯次布局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唯實唯先,以創新行長久之策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當前,創新已成為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詞。

項目工地上,設備聯雲上網,工作人員在千裡之外利用北斗技術精准監測﹔智慧車間裡,“機器人同事”包攬粗活細活,“數字大腦”控制全流程生產……從“制造”到“智造”,在望城經開區,一場場向“雲端”轉身的變革悄然行進,踏出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積極謀求自“新”和煥“新”的步履鏗鏘。

制造業是一個產業園區的底蘊和根基,推動傳統制造業向智能化、綠色化方向轉型,搶抓未來發展制高點,望城經開區勢在必得。6月17日,該園區發布《“數智賦能強企”工作三年行動計劃》,計劃緊扣湖南“智賦萬企”行動要求,從“上雲用數”入手,帶動企業從設備智能化邁向管理系統化,再延伸到決策科學化。根據計劃,到2027年,園區雲上平台企業達3000家以上,新增數字經濟規模產值200億元以上,打造全省深化“智賦萬企”的樣板區。

“生產設備100%實現聯網,打通全流程生產管理。”金龍電纜副總經理趙麗萍介紹,數字化為企業減少了50%的人工成本,同時效率提升了22%。而泰嘉股份更利用自身智能化應用場景建設經驗,引導支持下游企業建設智能制造示范車間,實現年搬運量從50萬次下降到10萬次,最高日產能提升3倍。

謀新求變的,不止扎根本土數十年的“老伙計”。5月14日,利亞德長沙LED產業園主體結構全面封頂,該產業園是利亞德集團布局華中地區的重要戰略支點,也是企業落戶望城經開區以來圍繞智造體系革新的二次加碼。新建的數字化工廠將於今年12月正式投產,成為集LED智顯裝備、5G智慧照明、光電產業鏈研發生產於一體的智能化產業基地,預計年產值可達20億元。利亞德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企業將構建“技術研發+智能制造+綠色發展”三輪驅動模式,打造高效、節能、綠色環保的智慧工廠,為望城智能終端產業注入新動能。

在“軟硬協同—標杆帶動—系統支撐—機制保障”的轉型組合拳加持下,一年來,澳優乳業、航天磁電等6家企業獲評省級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標杆,恆茂信息、証通電子等6個項目獲評省“數字新基建”100個標志性項目,聯智科技 “北斗+基礎設施安全智能監測預警雲平台”獲評2024湖南省工業互聯網平台建設項目。

“數字化轉型是政企雙向奔赴、同題共答的戰略抉擇。”望城經開區黨工委書記、望城區委書記秦國良表示,將以更大決心、更強擔當、更實舉措,全力搶抓數字時代紅利,矢志不渝當好企業發展的最強后盾、最佳拍檔。

騰飛路,一條見証望城數十年發展的主干道,鱗次櫛比的廠房串聯起歷史片段,訴說著從無到有的園區故事。如今,騰飛路上又迎來了一群背著雙肩包的創業者。

當一場創新創業的浪潮席卷湖南,望城經開區挑起了省級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的擔當,“基地+基金”“平台+服務”的多維支持體系,構建了從基礎研究、技術研發、成果轉化到產業落地的閉環生態,推動產業“森林”茁壯成長。

青鵬分子、科芯精工、雲端視野……40家優質大學生創業項目匯聚於此,一粒粒創新種子從扎根到發芽,一批批創新產品從實驗室邁向生產線。

這裡青春激蕩,創新涌動。

同向而行,以服務筑發展之基

從2003年在望城經開區成立到2017年在深交所主板上市,泰嘉股份已走過20余年發展歷程。近日,其三期項目新型合金材料研發中心及生產基地已進入試生產階段。

望城經開區有何魅力,能讓企業一再加碼追投?

“因為這裡有高效率、有溫度的服務,有一流的營商環境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是投資興業的熱土、創新創業的沃土、成就夢想的樂土。”泰嘉股份黨委書記、董事長方鴻表示。

一方水土何以造就一家成功企業?簡言之“短期靠項目、中期靠政策、長期靠環境”。 從“政府端菜”到“企業點單”,從“對標考核”到“對准需求”,從“被動完成”到“主動改革”,深諳此道的望城經開區吸引企業的秘訣,正是營商環境。而企業在優良的環境中生根發芽,積極創新與轉型,不斷吸納新技術、整合資源,又形成了良好的“自循環”生態。

去年7月31日,望城經開區發布優化營商環境降成本優服務21條,以“揭榜創新”之勢,打出優化營商環境的組合拳,十大創新項目主動破題,直擊企業 “急難愁盼”。 一年后,答卷如期而至——

成本到底降多少?創新推行“標准地”與“彈性年期出讓”模式。完成2宗工業用地彈性年期出讓以及14宗“標准地”供應,僅湖南驊騮材料就降低用地成本約1248萬元。銅官港鐵路專用線全面施工,預計建成駁接京廣鐵路后可為益海嘉裡、永杉鋰業等臨港企業節約超15%的物流成本。

提速究竟有多快?創新“預驗收+主體先行驗收”模式,實現企業投產周期縮短30%以上。“保姆式”服務助力中聲海洋建設全周期提前4個月,立穩項目建設 “望城速度”金字招牌。

要素保障有多優?風補基金累計放貸近7億元,撬動14倍資金效能,為百余家企業注入超10億元“金融活水”。 一年累計服務人才申報2360人次﹔創新“網絡招聘+新媒體+駐點直招+校企合作”四位一體模式,為比亞迪電子等重點企業輸送產業工人超2.5萬人。

服務能有多暖心?持續發揮“一對一”聯點機制,上半年收集企業問題369個,專人對接落實已辦結333個﹔開設“AI驅動創新、DeepSeek賦能企業發展”培訓班、高端刀具與智能裝備研討會、數字化轉型沙龍……切實提升企業數字化生產和管理水平。

“以更優生態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強動能。”望城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周剴表示,將通過常態化工作機制,把“一對一”聯點具現為惠企政策升級、服務效能提升的實際行動。

鳳凰鳴矣,於彼高岡﹔梧桐生矣,於彼朝陽。時至今日,“望城服務”已成為園區內外企業交口稱贊的一張亮麗名片。

壹引其綱,萬目皆張。在中國產業園區步入深度調整與價值重構的關鍵期,望城經開區正以戰略的定力、企業的韌性、創新的銳力,奮力書寫建設“五好”園區、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新樣本。這條路或許仍有風雨,但方向已然清晰——向著更優質的產業結構、更優越的創新生態、更優渥的營商環境,大步邁進、堅定前行。(陳柄丞)

 來源:湖南省委網信辦

(責編:黃卓、彭應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