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沅陵縣醫療保障局:辦好民生實事 厚植營商沃土
營商環境是區域經濟發展的“晴雨表”,而醫保作為民生保障的核心領域,其服務效能直接關系到群眾健康權益與市場活力。近年來,湖南沅陵縣醫療保障局錨定目標,明確醫保領域優化營商環境主要職能,以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為抓手,通過流程再造、服務下沉、數字賦能等舉措,構建了高效便捷的醫保服務體系,為優化縣域營商環境注入民生溫度。
流程再造,從“多頭跑”到“一窗辦”。該縣醫保局以“高效辦成一件事”為目標,全面梳理醫保服務事項,簡化材料、壓縮時限、集成辦理。例如,新生兒出生、職工退休等高頻事項通過部門協同實現“一窗通辦”,企業群眾辦事環節減少60%以上。同時,深化綜合櫃員制改革,將原先28個單一業務經辦窗口精簡為4個綜合窗口,做到“一窗受理、一次辦結、隻跑一次”銀行式服務標准,35個醫保服務事項中有21個可以在綜合窗口即時辦結。2024年至今,已完成辦件47996件,滿意度99%以上。
服務下沉,打造“15分鐘醫保服務圈”。為打通服務“最后一公裡”,該縣醫保局推動醫保服務站點向銀行、企業、村(社區)延伸,2023年以來,通過不斷鞏固、完善,已將19項經辦服務事項下沉至21個鄉鎮、404個村(社區),2項經辦服務事項下沉至銀行。同時,縣醫保局與縣衛健局攜手攻堅,對符合條件的村衛生室全部開通醫保直接結算,村衛生室開通醫保結算后,日均接待患者數量提升45%,村民就醫報銷時間從原來的6個小時縮短至10分鐘。
數字賦能,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為確保參保群眾的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保障”政策“一個不落”。該縣醫保局建立完善了醫療保障待遇“政策找人”主動排查機制,自主創立“大病保險預警”和“醫療救助分析”測算程序。截至目前,二個程序為參保群眾追補大病保險1127人次,追補金額420.76萬元﹔醫療救助追補505人次,追補金額202.25萬元。同時,為全縣定點醫藥機構實行“線上”報賬制度,報賬周期從原來的7-15個工作日大幅縮短至2個工作日,資金周轉效率提升300%,每年至少為鄉鎮衛生院節省差旅費等開支60萬元。
監管護航,筑牢“基金安全柵欄”。優化營商環境需平衡服務與監管,該縣醫保局嚴格執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和入企檢查報批制度,堅持教育與處罰相結合,開展柔性執法。今年以來,通過飛檢交辦、專項檢查、群眾舉報和大數據預警等渠道,行政立案21起,追回醫保基金233.5萬元,行政處罰26.3萬元,約談醫療機構負責人13人,移交紀委監委問題線索3個,解除醫保定點服務協議機構7家。
營商環境沒有最好,隻有更好。沅陵縣醫保局將持續以群眾需求為導向,深化“政策+服務+技術”三位一體改革,讓醫保服務既有速度更有溫度,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擦亮民生底色。(瞿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