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十四五”成績單︱張家界:入境游客增長59倍,“國際張”風靡全世界
![]() |
| 發布會現場。羅惟 攝 |
人民網長沙10月28日電 今天上午,湖南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湖南“十四五”答卷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張家界市專場),圍繞“錨定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這一主題,介紹“十四五”期間張家界經濟社會發展成就。
記者從會上獲悉,2024年,張家界市旅游接待人次、旅游總花費,較2020年分別增長88.62%、104.35%。入境游客呈現爆發式增長,由2020年的3.1萬人次增加至2024年的183.06萬人次,增長59倍,比疫情前最好年份增長33.58%。入境客源覆蓋183個國家和地區。
“國際張”風靡全世界,入境旅游實現新突破。張家界以打造“入境旅游標杆城市”為目標,推動旅游國際化提質升級。通過“文化出圈、產品創新、入境便捷、服務暖心”四大舉措,實現從“峰林秘境”走向“世界舞台”。2024年,張家界口岸出入境旅客56.3萬人次,穩居中西部非省會城市第一,其中入出境外國人佔出入境總人數95%,比例居全國空港口岸首位。全市2000多家重點商戶POS機支持刷外卡支付,六大國有銀行ATM機全部支持外卡取現,1187名小語種講解員持証上崗,39個等級景區中英韓文標識標牌全覆蓋,實現“一本護照暢游張家界不見外”。
“實力張”產業多元發展,構建“122”現代化產業體系。張家界推動旅游與產業深度融合,實現從“旅游單腿”到“多元支撐”的轉變。綠色工業實現新突破,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翻番,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綠色工廠實現“零突破”。生態農業提質增效,綠色有機地標農產品達189個,“張家界莓茶”“桑植白茶”入選“一帶一路”地理標志品牌。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新登記經營主體年均增長13.85%,“鐵腕治旅”入選“全國文化和旅游市場管理創新十佳案例”。
“美麗張”繪就全域畫卷,生態文明建設成果顯著。張家界堅持景城一體、城鄉融合,打造美麗中國示范窗口。城鄉共美“實景圖”初步形成,張吉懷高鐵、桑龍高速等重大交通項目建成通車,所有區縣成功創建“四好農村路省級示范縣”。綠水青山“水墨畫”持續繪就,空氣質量優良率穩定在93%以上,地表水Ⅱ類及以上水質比例達100%,2024年國控斷面水質排名全國第2位。全市森林覆蓋率達64.3%,獲評“踐行生態文明發展優秀城市”,武陵源區、桑植縣成功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
“幸福張”書寫民生答卷,群眾獲得感持續增強。張家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民生支出佔財政支出比重超70%。城鎮就業、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年均新增超1萬人,城鄉居民收入增速連續四年跑贏GDP。教育醫療水平顯著提升,所有區縣建成省級“教育強縣”,基層醫療機構標准化100%達標。民族團結進步成果豐碩,成功申辦省第十一屆、全國第十三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醫保、養老保險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
“安全張”筑牢發展底座,社會治理效能全面提升。張家界統籌發展和安全,筑牢安全生產、防災減災、社會安全“三道防線”。生產安全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分別下降50.9%和37.2%。成功應對多輪極端天氣,未發生重大潰壩事件。“五圖共治”“天門微治理”基層治理模式全國推廣,成功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和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合格城市,人民群眾安全感更加充實。(記者匡瀅、實習生羅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