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陽:高校學子赴消防站採風,以文禮贊“火焰藍”
一雙雙年輕的眼睛,緊盯著消防員在訓練塔上敏捷攀爬的身影﹔手中緊握的筆,記錄下“火焰藍”在救援一線的感人故事。近日,來自湖南城市學院、益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等益陽多所高校的40余名師生,走進益陽市消防救援支隊迎賓路特勤站,開展以“走進火焰藍 文抒消防情”為主題的採風活動。
“這是液壓擴張鉗,常用於車禍破拆救援﹔這是熱成像儀,能在濃煙黑暗中精准顯示生命跡象。”一進入消防站,大家的目光便被排列整齊的消防車和各類消防器材吸引住了。消防員向麟站在一旁,如數家珍地介紹每一樣器材的特點與使用方法。
在向麟鼓勵下,幾名學生自告奮勇,嘗試操作液壓擴張鉗。“沒想到這麼沉!感覺像扛了一整桶水,走路都費勁。”益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的學生田鑫拿起液壓擴張鉗后,有些氣喘吁吁地說,“很難想象消防員們要拿著這麼沉的裝備,還要在高溫和險境中奔跑救人。”
現場,“咔嚓”的快門聲與筆尖劃過紙面的沙沙聲交織在一起。湖南城市學院的陳天黎在體驗完消防裝備器材后,一邊拍照,一邊在筆記本上快速記錄:“空氣呼吸器面罩后的眼神堅定而專注,磨損的頭盔上刻滿了戰斗痕跡。這些細節,比任何虛構的情節都更具沖擊力。”通過“零距離”體驗和接觸,“火焰藍”的形象在大家心中變得具體而厚重。
在日常訓練科目觀摩環節,消防員王霆進行破拆作業演示。5個燈泡的正上方分別擺放了5根直徑僅幾毫米的鋼絲,鋼絲緊貼燈泡。王霆戴好護目鏡后,拿著36斤重的切割機慢慢靠近鋼絲——5厘米、3厘米、1厘米,切割機輕輕碰上鋼絲,一時火花四濺,鋼絲瞬間被切斷,而燈泡完好無損。大家紛紛為消防員的“絕活”贊嘆不已。
“又快又准又穩!”湖南城市學院的老師文茜看了之后,感觸頗深地說:“沒有日復一日的艱苦訓練,不可能做到。這是對體能和意志力的雙重考驗,對學生來說,這就是最生動的實踐課堂。”迎賓路特勤站政治指導員趙澤回應道:“我們的要求就是要做到‘秒反應’。在救災現場,快一秒鐘,就可能多挽救一條生命。所有的訓練,都是為了在關鍵時刻能拉得出、沖得上、打得贏!”
活動結束時,同學們的筆記本記得滿滿當當,相機、手機存滿了素材。回去后,他們將圍繞消防主題創作小說、散文、詩歌等文學作品,用文字記錄“逆行者”的感人故事。一名帶隊老師表示,大家帶走的不僅是創作靈感,更有一份對消防員的深深敬意。益陽市消防救援支隊全媒體工作站站長吳彥軒說,希望通過這種沉浸體驗與文學創作相結合的方式,讓廣大師生成為消防文化的記錄者和傳播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