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新寧:民政兜底不缺位 精准救助見真情
“如果當時沒有你們的及時幫助,我們家真的撐不下去了!”近日,湖南省新寧縣豐田鄉馬椅村村民羅某某面對民政工作人員回訪,眼眶泛紅、滿心感激。今年7月,羅某某因意外癱瘓,8月務工的大兒子又意外溺亡,接連變故讓家庭陷入絕境。村級民生協理員通過網格化排查主動上門,協助整理材料、申請救助,很快將其整戶納入低保,為這個困境家庭送去“及時雨”。
這一高效救助案例,正是新寧縣民政部門堅守兜底職責、推進精准救助的生動縮影。該縣構建“縣鄉聯動、多元排查”工作體系,在村(社區)層面建立“1名民生協理員+1名駐村干部+1名網格員+N名村(社區)干部”網格化主動發現機制,形成“走訪發現、協助辦理、精准核查、快速救助”閉環鏈條,確保困難群眾早發現、早干預、早救助。縣級層面依托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台,與相關部門建立數據共享機制,定期比對篩查,打造“智能預警、快速核查、精准施救”智慧救助新格局。截至目前,全縣已將558名符合條件人員納入低保、84人納入特困供養,有效杜絕“錯保”“漏保”。
在堅守兜底底線的同時,新寧民政持續優化服務、傳遞真情。深化“幫代辦”服務,搭建家庭收入精准計算模塊,將低保審批時限從25個工作日壓縮至20個,用“服務速度”兌現“民生溫度”。回龍寺鎮俄口村村民姜某某為一級精神殘疾,父親年老體弱,全家生計依賴妻子和大女兒,今年8月大女兒突患紅斑狼瘡,妻子不堪重負離婚,家庭雪上加霜。9月初,民生協理員排查發現后,通過“幫代辦”全程協助其申請整戶低保,9月底便完成審批,讓家庭基本生活有了堅實保障。
今年以來,新寧縣民政部門聚焦困難群眾急難愁盼,以織密筑牢兜底保障網為核心,規范救助認定標准與辦理流程,建立“重點群體+預警信息+信訪線索”清單式篩查機制﹔激活大數據與“鐵腳板”協同效能,推動社會救助從“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深度轉變﹔持續下放審批權限、優化窗口服務,通過“村村響”廣播、入戶宣講、院落會等形式讓救助政策家喻戶曉,用“不缺位”的擔當和“有真情”的服務,切實提升困難群眾的獲得感與幸福感,筑牢民生保障堅實防線。(鄢躍斌 楊英啟 李小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