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臨武:“小切口”監督織密“大就業”保障網
| 臨武縣就業超市工作人員通過線上專場招聘會和走進工作現場等方式推介崗位。受訪單位供圖 |
近年來,湖南省臨武縣人大常委會聚焦穩崗就業民生大事,以“小切口”監督破題,通過“專題調研+審議專項報告+重點建議督辦”等組合拳,靶向監督,持續問效,推動就業服務逐步向“體系化”躍升,釋放了人大監督與政府治理同頻共振的巨大效能。
為照顧家人,原本在外創業的市民李洋今年選擇回到臨武發展。起初,她在多個傳統招聘平台投遞簡歷,卻遲遲未能找到心儀崗位。最終,她在本地就業服務群當中找到了符合自己意願的工作,並成功入職本地的一家大型企業。
李洋的經歷並非個例,臨武縣舜峰鎮作為當地常住人口最多的鄉鎮,就業工作是民生保障的重中之重。全鎮城鄉勞動力超過兩萬人,每年崗位信息變動超5000條。舜峰鎮副鎮長代春霞介紹,目前,超過85%的求職群眾通過線上招聘服務平台實現就業。由於年輕人普遍習慣使用手機,他們往往在日常瀏覽手機時就能接收到推送的崗位信息。通過平台,求職者可直接與企業對接,進行線上視頻面試,大大提升了崗位匹配的精准度。這一模式實現了“零跑腿”就業服務,極大地提高了求職效率和用戶體驗。
臨武縣第十八屆人大常委會履職以來,連續三年將穩崗就業列為重點監督內容,組建專題調研組,結合全省“走基層、找問題、想辦法、促發展”活動,深入產業園區、職業學校、鄉鎮社區等三十多個點位,走訪企業員工和求職群眾3000余人,充分了解了信息不對稱、用工質量不高、權益保障不足等制約就業質量的突出問題。
根據前期調研了解的情況,臨武縣人大常委會先后形成了《關於臨武縣穩崗就業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與《臨武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穩崗就業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提出了包含“搭建城鄉勞動力信息系統”“深化校企合作”等12條建議,並作為臨武縣第十八屆人大常委會的重點督辦事項。
為確保建議落地見效,臨武縣人大常委會打出監督“組合拳”,對重點建議實行“五定三包”責任制,即定責任領導、定承辦單位、定責任人、定辦理時限、定質量要求,包落實、包回復、包滿意,並開展多輪專項督查,組織代表現場視察系統建設進展。
“通過線上服務平台和電子化招工信息,村干部可以在手機端直接查詢招工信息。”舜峰鎮社會保障員黃玉鳳介紹,現在,每周每月都會有新的崗位信息發布,即使是不懂使用手機小程序的群眾,也可以到鄉鎮的就業驛站直接了解崗位信息,不管是就業還是培訓,都能“一站式”搞定。
一年來,臨武縣就業服務數據再創新高,先后有300余家企業線上發布就業崗位1300余個,400多名求職者成功在線匹配,群眾就業擇業在“家門口”即可完成,在臨武高新區就業的的本地人數佔比達90%以上,群眾外出“碰運氣”找工作的時代一去不返。
目前,臨武縣已建成全域覆蓋的“線上+線下”就業服務網絡。群眾既可在家掃碼關注“臨武就業創業”公眾號、抖音號或登錄“紅海直聘”小程序臨武驛站選崗試崗,也可到鄉鎮就業服務站點現場咨詢。依托“巡回招聘大篷車”“雲上職通車”等模式,一年多來,全縣累計服務求職者8萬余人次,僅2025年春節前后就為園區企業輸送勞動力1600余人。
“就業保障沒有‘完成時’,下一步,我們還將圍繞新業態就業保障、技能培訓提質等課題深化監督,推動‘小切口’監督向更多民生領域延伸,讓群眾真切感受到‘人大監督就在身邊’。聚焦穩崗就業民生大事,以就業‘小切口’監督破題,通過‘專題調研+審議專項報告+重點建議督辦’等組合拳,靶向監督,持續問效,推動就業服務逐步向‘體系化’躍升。”臨武縣人大社會建設委主任委員唐世方表示。(李亞鵬 戴夢瑤 唐世方)
| 李洋成功入職東佳電子(郴州)有限公司后在計劃文員崗位上熟悉工作。受訪單位供圖 |
| 人大代表對臨武縣就業服務中心承擔的職能職責及服務就業工作情況展開專題調研。受訪單位供圖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