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個“探轉採”鋰礦採礦証落地湖南臨武
2025年10月31日16:04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 |
| 湖南大中赫鋰礦有限責任公司2000萬噸/年採選項目建設現場。受訪單位供圖 |
近日,湖南臨武雞腳山鋰礦獲自然資源部正式核發《採礦許可証》,成為新《礦產資源法》實施以來全國首個完成探礦權轉採礦權的鋰礦項目。這一突破標志著湖南鋰資源開發步入規模化、合規化新階段,也為我國戰略性礦產資源安全保障樹立了重要裡程碑。
位於湘南地區的雞腳山鋰礦區,蘊藏著國內已探明的最大單體鋰雲母礦床。經詳細勘探,該礦區鋰礦石資源總量達4.9億噸,折合碳酸鋰當量約324.43萬噸。項目規劃年開採規模2000萬噸,預計年產碳酸鋰8萬噸,將採用“採、選、冶一體化”開發模式,實現鋰原料完全自給,為打造鋰電新能源全產業鏈奠定堅實基礎。
“採礦許可是推動產業發展的關鍵憑証。”湖南大中赫鋰礦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張杰表示,“我們將加快推進項目建設,確保完成明年一期2000萬噸/年採選、2萬噸/年碳酸鋰項目投產的目標。”
此次採礦証的成功獲批,是新《礦產資源法》“權証分離”制度的一次成功實踐。探礦權經專業評估后直接轉為採礦權,顯著簡化了審批流程,同時通過了國家級的儲量評審與嚴格的環保方案審核,為全國礦產資源的高效、合規開發提供了“樣板案例”。在開採方式上,項目採用“先露天后地下”的科學規劃,既保障資源開採的連續性,又實現開發過程的可持續性。
在推進資源開發的同時,企業同步啟動鋰渣無害化綜合利用項目。該項目採用了全球領先的鋰渣處理技術,不僅將生產成本降至行業新低,還能實現高價金屬同步回收,為我國鋰雲母礦的綠色、高效開發樹立了新標杆。
從制度創新到技術突破,雞腳山鋰礦《採礦許可証》的落地,不僅是項目規模化開發的重要裡程碑,更展現了湖南在戰略性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面的創新實踐。該項目將有力助推湖南打造千億級鋰電新能源產業集群,為我國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胡懿)
(責編:黃卓、羅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