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芙蓉:三個轉變推動行政執法提質增效
從多次檢查到一次到位,從隨意入企到掃碼留痕,從剛性查處到柔性執法。今年以來,湖南省長沙市芙蓉區圍繞“誰來檢查”“檢查什麼”“如何檢查”等關鍵問題,通過強化涉企檢查數字技術賦能、規范涉企行政檢查全過程、加強涉企行政檢查執法監督、優化涉企檢查方式等系列舉措,確保行政檢查於法有據、嚴格規范、精准高效,為企業打造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推動營商環境從“便捷服務”向“增值服務”升級,積極提升政務效能,為企業經營減負鬆綁,涉企執法越來越暖。
打通數據壁壘 跟蹤監管全過程
“根據公開信息,芙蓉區近期參與了涉企檢查的部門如下……”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融入,區司法局開始借助大數據手段來排查“檢查不掃碼、監督留盲區”的情況。
通過數據對比,區司法局發現某局行政執法人員短期內先后兩次對同一家企業開展了日常行政檢查。這一行為違反了“綜合查一次”制度,即同一行政檢查主體對同一檢查對象實施的多項檢查原則上應當合並一次進行,給企業造成了一定的負擔。
針對此類“亂檢查”現象,區司法局及時向相關單位發出監督意見書,並在后續的專題調度會上作為典型案例予以通報,督促其落實整改。
這與芙蓉區出台《長沙市芙蓉區嚴格規范涉企行政檢查實施方案》,從七個維度對涉企檢查予以規范和優化分不開。
依托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區司法局打通部門間數據壁壘,實現跟蹤監管全過程。全區各執法主體全面落實入企掃碼登記制度,有效杜絕隨意檢查、重復檢查等問題。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行政執法人員通過手機APP向執法監督平台共備案入企檢查數據1800余條,實現全區涉企行政檢查數據聯通、全程跟蹤和提示預警。
同時,通過建立跨部門綜合監管清單,整合針對同一對象的各類檢查事項,明確8大項55個子項,推進跨部門聯合檢查,實現“進一次門,查多項事”,變“多次檢查”為“一次到位”,切實為企業減輕負擔。
創新監督模式 織密護企監督網
“最近我們商會會員企業反映,有人去他們公司檢查,卻沒有出示‘檢查碼’。”前不久,作為監督聯系點的某商會負責人魏妄(化名)在全區行政執法監督員和監督聯系點座談會上向區司法局反映。
為加強行政執法監督、優化營商環境,芙蓉區面向企業、社區、行業協會等組織,通過自主報名與定向邀請相結合的形式設立行政執法監督聯系點、選聘行政執法監督員。目前全區已設立行政執法監督聯系點6處,選聘行政執法監督員12名,覆蓋商會、律所、制造業等多個領域,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讓執法工作更接地氣、更合民意。
同時,芙蓉區創新監督模式,織密護企監督網,制定行政執法監督與紀檢監察、檢察監督、行政復議等工作銜接辦法,實現行政執法監督與其他各類監督關於涉企執法問題線索共享互通﹔通過區政府官網、各街道便民公告欄、12345政務熱線等多種渠道公開收集涉企行政執法領域突出問題線索,同時抽取100余件涉企行政處罰案件對當事人進行廉潔執法電話回訪。
“今年以來共梳理涉企執法問題線索20余條,匯編典型案例6個,制發行政執法監督意見書8份。”據芙蓉區司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芙蓉區首次將涉企檢查案卷納入年度區本級行政執法案卷評查范圍,對行政檢查方案制定、現場檢查記錄、檢查結果等進行全方位監督,將進一步規范涉企行政執法,切實保護企業合法權益,為經營主體紓困解難。
柔性執法 助企紓困顯溫度
前不久,區行政執法局對某企業廣告牌期限屆滿后未及時拆除案件進行核查時,發現廣告牌未自行拆除。區行政執法局進一步了解到,廣告牌責任人雖然表示願意整改,但2025年度改造預算已經用完,且公司財務管控嚴格,才導致無法及時整改。
最終,考慮到公司主動說明原因並承諾整改期限,並在承諾期內完成拆除,區執法局決定不予處罰。
這是芙蓉區行政執法局採取“柔性執法”的一個縮影。據了解,芙蓉區通過健全裁量權基准,制定並公布柔性執法“三張清單”,明確264項不予處罰、減輕處罰、從輕處罰情形。今年以來,已對216件行政處罰案件作出減輕或不予處罰決定。
隨著“掃碼入企”“綜合查一次”、柔性執法等舉措深入推進,以及“企業服務員”“訴求紓解員”“政策宣傳員”“政風監督員”四支隊伍的協同發力,芙蓉區正以“硬措施”打造營商最優“軟環境”,實現從“被動響應”到“主動賦能”,從“單一服務”到“四維協同”,從“政府端菜”到“企業點菜”的三大轉變。
芙蓉區司法局負責人表示,今后將繼續以提升經營主體獲得感滿意度為核心,深入開展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不斷提升經營主體、群眾的獲得感、滿意度。(阮佔江 帥標 張宏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