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湖南频道>>市州县域

喜迎永州市党代会 守护一江碧水

——湖南永州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综述

2021年09月23日10:07 | 来源:人民网-湖南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长沙9月23日电 2021年1-7月,湖南永州市水环境质量“国考”排全国第19位、全省第一,2017年、2020年河长制工作荣获省政府真抓实干表扬激励,永州市水利局2020年获评全国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先进集体。

工作得力,环境给力。随着河长制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地生根,“水清河畅、岸绿景美、鱼跃鸟鸣”的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近年来,永州地表水环境质量在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一直排名前30位、全省前列。

把河长制作为“书记工程”,有力有效抓落实

自2017年国家全面推行河长制以来,全市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河长制为抓手,坚决守护湘江源头生态。

紧抓水岸线管控,整治销号河道 “四乱”问题389个,取缔非法采砂船93艘、非法上砂码头122处,取缔中心城区养殖网箱26.36万平方米,排查湘江入河排污口417个;依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养殖场1234个,关停取缔“散乱污”企业400家;653座整改类电站,已完成手续补办、生态流量泄放设施改造和监测设施安装。

紧盯水环境治理,整治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63个、中心城区黑臭水体18个和涉铊工业企业56家,拆解处置“僵尸船”325艘;11个省级及以上工业集聚区园区污水全部实现集中处理,建成乡镇污水处理设施59个,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7.9%,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0%以上。

紧扣水生态保护,在全市主要河流实行保洁制度,扎实推进禁捕退捕,取缔“三无”船舶3942艘;全市退耕还林还湿达5807余亩,成功创建国家级湿地公园8个、省级湿地公园4个,湿地公园面积达到2.54万公顷;严格矿山管理,退出矿业权69个,筛选45个矿山开展复绿工程,恢复植被1600余亩。

创新管理机制,用心守护水资源

在全省率先推行官方河长+民间河长“双河长制”;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河长+检察长”协作机制;在全省率先设立市级和县市区人民法院驻各级河长办联络室……一系列举措,均是为了紧盯湘江水质持续向好这个根本。

为切实强化水资源管理保护,永州市发布《永州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规定》,对全市饮用水水源地进行精准保护。目前,全市“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已划定,“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已整改。

全面推广取水许可证电子化,全市所有存量取水许可证2142户证照全部转换成电子证照,电子取水许可系统全面推广应用。

加大取用水监管力度,对超许可取水的单位依法进行了处罚,督促点证错误或者计量异常单位完成整改。近年,永州用水总量、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等控制指标全部达标,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永州全域严格的水资源保护,为下游城市持续提供了优质的水资源。

用情呵护水环境,用力维护水安全

围绕管好“盛水的盆”、护好“盆中的水”,进一步压实河长责任,督促各级河长履职尽责。

持续抓好河道确权划界,实行最严格的河道岸线保护,全面编制完成全市河道划界、水域岸线管理及采砂规划等工作,构建河道水域空间管控体系。截至今年7月,全市水安全规划已获市政府批复,市内33条重要市县管河流“十四五”采砂规划、36条重要河流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176条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河道管理范围划定工作已经编制完成。

持续加强防洪排涝体系建设,重点推进涔天河水库、毛俊水库等骨干工程建设,加快病险水库险除加固,加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和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全力保护江河安澜。

深入推进主要支流和中小河流治理,主要支流治理项目60个,已完工项目56个,累计完成投资7.88亿元,完成堤防(或岸坡)治理长度86.3公里;共治理中小河流36条,完成投资9.2亿元,治理河道67段,治理河道长230.2公里。持续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共实施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23个,累计投入资金1.3亿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20.7平方公里。当前,全市大力推进美丽河流创建工作,已创建省级、市级、县级美丽河流11条、50条、188条,全市上下努力让潇湘大地每一条河流都成为人民满意的幸福河。(黄崇县)

(责编:李淑静、唐李晗)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