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湖南频道>>本网专稿

新春走基层|湖南湘西:苗乡古城来探“春”

2022年01月30日15:48 | 来源:人民网-湖南频道
小字号

“春虎”纸扎品。受访者供图
“春虎”纸扎品。受访者供图

人民网湘西1月30日电 (向宇)今天是腊月二十八,农历虎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了。走进湘西吉首市乾州古城内,熏制的腊肉、火红的灯笼,家家户户在为“年”忙碌的同时,也在期待一场“春”的到来。

“这头‘春牛’是刚扎好的,也是每年春会固定的第一台‘春’。”“乾州春会”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滕勇正一边说,一边踮着脚给一头长4米,宽2.2米的“春牛”上色。

当地有“无春不成年”的说法,每逢立春前一天,都会举行一场“春会”来庆祝传统春节,而“扎春”则成为“春会”里重要的环节。

在乾州古城杨岳斌故居内,“哪吒闹海”“白蛇传”“荷花仙子”“锦鱼”等扎制好的“春”品填满了整间屋子。要说2022年“扎春”的亮点,便是那头威风凛凛,正伸长了脖子“嚎叫”的老虎。

“这是今年春会的第二台‘春’。”滕勇表示老虎并不好做,尤其是在裱糊时,需根据物件的大小部位,将影纸剪成大小不同的纸块,再用浆糊粘贴在制成的雏形上,糊裱层不光要厚薄一致,还要用金线压缝,增加其立体感与层次感,为使这只生肖虎扎的惟妙惟肖,滕勇足足花了一周的时间。

谈及“扎春”,滕勇坦言受疫情影响,2022年的虎年“春会”是暌违三年之后的再次演出,并将首次采用“水上游春”的形式,故在‘扎春’上的难度更大。

“‘春’的骨架比以往大,在选竹上的要求则更高,竹子太老不好造型,太嫩又易折断。”从选竹、刮蔑、晾干、制形状蔑、搓制纸捻、扎骨架、裱糊、彩绘......每一道工序都得细心对待。

此外为防止水浸湿,除了在扎好的框架上糊影纸,还需糊上白绸,在影纸和白绸的多层叠加后,才能开始着色上清漆。

“等到农历初三,‘春’品将会在‘乾州春会’上亮相,为大家送去‘春’的祝福。”看着满屋扎好的“春”品,滕勇期待地说道。

(责编:唐李晗、罗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