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湖南频道>>本网专稿

【我们的“黄精时代”】

青青百草园 悠悠故乡情

李芳森
2022年07月05日09:39 | 来源:人民网-湖南频道
小字号

编者按:湖南安化,素有“湘中药库”美誉,有中药材263科、1277种。近年来,安化县委、县政府坚持生态立县、致力绿色崛起,中药材产业迎来了高速发展期。作为“中国多花黄精之乡”的安化,从千余种中药材中,选取黄精为中药材产业发展龙头,大力推广,种植面积达8万余亩,已成为全国多花黄精种植最成功、面积最大的县,让8万余名从业者迈入“黄精时代”。

怀揣军装梦离乡、踏出共富路返还,这是对李坤前42年人生的一个总结。

“我高中毕业入伍,退伍后在外漂泊了十多年,2018年回家种黄精。”短短三句话,都是李坤人生中的3个转折点。

顶着炎炎夏日,行车到达湖南省安化县滔溪镇常乐社区,我们希望在树林之下的千亩黄精种植基地里,找寻李坤迟来的“黄精时代”。

李坤在观察黄精长势。人民网 李芳森摄

大山之中

回忆缓缓流淌

夏至过去一周,安化的室外最高气温已攀升至近40℃。

由废弃小学改建的湖南莫徭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日夜面对着大山。打开总经理办公室门窗、泡上一杯自己生产的黄精茶,李坤感受着大山里吹来的阵阵清风,驱散掉身上的暑意。

“以前从山里吹出来的风,都有黄精的味道。”在李坤的记忆里,以前漫山遍野都是黄精。在当地有着“粮姜”之称的黄精,也帮着山区少地的李坤一家,度过了曾经一个又一个饥饿的日子。

“我刚出生身体就不好,接生婆拍拍打打好一会儿,我才哭出声来。”听着李坤聊到曾经的干瘪身材,看到如今身高170cm、体重145斤的形象,确实很难联系起来。

体质的改善,李坤认为黄精便是最大的功臣。从出生到上学,李坤每天都要喝上一大碗当地郎中开的草药,山中生长的黄精,便是药方中的“常客”。李坤的成长时光,少不了黄精的甜味。

“爷爷和父亲都说,黄精是能救命的好东西;我想,它也是能改善村民生活的良方。”看着大山勾勒出夏风的形状,李坤也从山里找出一条村民们的致富之路。

在观看中药材生长情况的李坤。人民网 李芳森摄

树林之下

黄精茁壮成长

“莫徭,是不用交徭役的意思,也是梅山地区的一个古族名。”企业名称,便是李坤的乡愁。

1999年,高中毕业的李坤,怀揣着“绿军装”的梦想入伍,因表现突出,被记三等功。2004年退役后,李坤去深圳务工,当过业务员,也合伙创过业。

2019年初,返乡过年的李坤,在和好友闲聊时得知,安化县委、县政府发展黄精等中药材产业的规划,便觉得这是个商机。

彼时的安化黄精,已是“安五味”核心品种,获评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在亲友支持下,李坤回到家乡,与朋友合伙创立安化县金满湾种养专业合作社,成立湖南莫徭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刚开始只是黄精种植,因为黄精喜阴的习性,便流转了1000多亩林地,进行林下种植。”2020年,李坤转变了企业发展思路,进军黄精加工产业,自己生产。

“这里原是一个废弃的小学,改造后成为黄精加工厂。”加工厂、晾晒场、冷库一应俱全,脱毛、清洗、切片、烘干等设备齐全。李坤说,刚开始的半年,销售额不到60万元。

不到两年时间,李坤的公司打造出3种5类黄精产品,去年的销售额扩大到1000多万元。在自己致富同时,李坤并没有忘记老乡们。李坤向当地村民免费提供中药材种植技术培训,帮助103位贫困户通过种植中药材脱贫。并带动周边多个村子种植中药材2800亩。

李坤在百草园里拔除杂草。人民网 李芳森摄

百草园里

药材传递古今

“虽然只叫做‘百草园’,但里面的草药可远远不止100种。”跟随李坤的脚步,向大山里行进,穿过几户人家,爬上几个高坡,便来到他去年打造的百草园前。

生长有1277种中药材的安化,有“湘中药库”的美誉。安化也因地处梅山腹地,也孕育出梅山药王文化。

“当地的土郎中,守护着我们每代人的成长。”在李坤的记忆里,童年时不仅依靠郎中们的药方改善了体质,家人生病,首选也是村里的土郎中。

在李坤看来,土郎中和他们的药方,都是极具安化特色的一笔财富。

2021年8月,李坤依托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为首的专家团队为技术指导,打造一个集中体现梅山药王文化的“湘中药库百草园”。

“草药都是我们从各地的山里挖过来。”目前,李坤已收集各类中草药200余种,并对芍药、百步等常用药材进行繁育;而且收集了多名土郎中的药方10余种。“ 可以治疗跌打损伤、蛇咬伤、风湿等常见病。”

本着只投钱、不赚钱的原则,李坤计划着,让百草园承载起安化的中医药文化。

(责编:李淑静、彭应兵)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