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湖南频道>>市州县域

怀化沅陵: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06月13日10:55 | 来源:人民网-湖南频道
小字号

今年来,怀化沅陵深入贯彻全省、全市政法系统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工作部署会会议精神,“把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作为服务‘国之大者’的主动之为、保障‘省之大计’的积极之举、回应‘民之关切’的担当之责”,围绕“四个明显提升”的工作目标,突出关键环节,坚持“四个结合”,以开展“大部署、大调研、大宣传、大化解、大清理、大巩固、大服务”为抓手,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政法力量。

大部署,坚持高位推进。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为组长,县公安局局长、县法院院长、县检察院检察长,县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县司法局局长为副组长,县直政法各单位分管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县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担任办公室主任,县直政法各单位相应对标对表成立本单位专项行动领导机构、工作专班。制定工作方案。结合全省“百万警进千万家”、全市“政法单位联基层、政法干警进村居(社区)”、全县“政法干警进企业、解难题、促发展”等活动制定下发了《沅陵县政法系统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沅陵县政法系统“政法干警进企业、解难题、促发展”活动实施方案》《沅陵县政法系统领导干部联系“四上企业”工作方案》《沅陵县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工作考核方案》。全面部署推进。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先后专题研究了专项行动,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先后5次召开全县性工作部署会,研究部署专项行动,县委政法委与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联合进行专项活动督查,统筹推进工作有序开展。

大调研,找准办法路径。走访企业。全县政法干警在开展专项行动之中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扎实开展调查研究,真正扑下身子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全县共组织25名政法系统领导干部、600余名政法干警深入到124家“四上”企业、5506家中小型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开展调研活动,面对面宣传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沅陵县惠企政策以及涉企类法律知识,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了解企业发展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现场共收集问题315件。召开座谈会。由政法各单位牵头,分别召开了8场“四上企业”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负责人座谈会。通过政企面对面交流,给企业提供“订单式”普法宣传,询问企业负责人生产经营状况、倾听企业的想法和诉求、了解企业在当前发展及未来规划中遇到的难点,通过座谈会共收集问题65件。召开讨论会。由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召集政法各单位、相关行业部门、商会组织等召开调研讨论会,围绕涉企执法司法提质增效、打击治理侵害企业合法权益行为、优化经济领域政法服务等内容进行讨论,重点研究讨论了《沅陵县政法系统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十五条措施》,与会代表提出意见建议15条,共采纳10条。

大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做好媒体宣传。全县充分运用“报、网、端、微、屏”等媒体平台,持续拓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宣传的覆盖面,在县融媒体网站建立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宣传专栏;利用“沅陵手机报”向县域内手机用户发送相关短信内容30余万条;利用公检法各单位官方微信公众号刊发工作信息20余次;在政法各单位、政务大厅、园区企业等公共场所利用电子屏循环播放宣传口号及宣传海报。拓展渠道宣传。在高速公路、国道沿线、人员密集处设置大型宣传横幅150余幅;利用乡镇赶集发放《沅陵县政法系统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十五条措施》等宣传资料3万余份,设立意见箱16个、开通举报电话150部、举报邮箱5条。组织上门宣传。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600余名政法干警进入到5506家企业,对企业进行全覆盖的宣传走访,面对面宣传解读政策,解答法律疑问,让企业真正了解政策,运用政策,促进企业更好发展。县司法局组织3家律师事务所到沅陵县产业开发区,为园区内7家重点企业送法上门。律师们结合案例、以案释法,为企业讲解法律知识,并对企业在生产经营方面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疑释惑。指导规范法律文书35份,帮助企业规避法律风险8处。

大化解,护航企业发展。问题解决不懈怠。按照“小问题现场办、复杂问题限期办、重点问题会商办”的原则,针对摸排收集上来的380件问题,现场共解决问题340件,由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集体会商后,跨行业部门的24件重点问题分流至县优化办处理,属于政法系统职责范围内的16件问题,已分别交办给县公安局、县法院按照“一案一专班”的原则,限期15天内完成,并要求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办理结果。所有的交办件实行“一事一回访、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报”,将结果运用到平安建设考核、年度绩效考核之中。严打整治不手软。重拳打击涉企违法犯罪活动,2020年以来,共侦办涉企刑事案件76起、涉企行政案件56起,成功侦办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涉企重大案件,如“湖南XX公司”黄金矿石被盗案、“9·15”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案、“某通讯公司”基站设备被盗案等,保护了企业合法权益,保证了企业健康发展。与此同时,把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与常态化扫黑除恶工作有机结合、同频推进。2022年以来,全县办结了4起涉企行业乱象刑事案件,共制发“三书一函”21件,达到了开展一次行动,规范一个行业,治理一种乱象目的。宽严相济不偏移。严格贯彻落实谦抑审慎、善意文明的执法司法理念,制定了《沅陵县涉企案件审慎查办机制》,严把涉企案件受理立案审查关、侦查措施审核关以及风险隐患评估关,依法慎用查封、扣押、冻结等侦查措施。同时全面推行涉企柔性执法,制定了涉及18项市场主体首次轻微违法行为免责清单,实行告知警示制度。

大清理,提升办案质效。问题大起底。县直政法各单位对本系统2020年以来涉企76起刑事案件、56起涉企行政案件、3649件民事案件,2382件执行案件,进行全面“回头看”,发现问题5个,制定整改方案、案件督办清单和问题整改清单,已全部整改到位。案件大评查。坚持每季度开展一次案卷评查工作,实施全覆盖评查、全方位研判、全流程监督。目前,全县共抽取行政许可案卷9件,行政处罚案卷69件,进行案件评查,经评查,评出优秀案卷29件、良好案卷33件、合格案卷16件,对行政执法案卷审查出的问题,及时要求相关执法部门进行了整改,有效提升行政办案质效。作风大整顿。结合县委常态化“三整顿两提升”干部作风建设专项活动,由县委政法委牵头,会同县纪委监委、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等单位,严肃查处政法干警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以及索拿卡要、插手干预、利益勾连等损害营商环境的行为,对工作扎实、纪律严实、作风务实的,大力宣传推介、树立标杆典型,对发现的突出问题、查处的典型案件,点名道姓通报曝光,营造了齐抓共管、狠抓落实的浓厚氛围。

大服务,打造政务品牌。贴心服务。建立了领导干部挂点服务民营企业、商会协会机制,完善了县委政法委、政法单位与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的联系联络机制。沅陵产业开发区成为怀化市第一个获得省政府配置工改系统账号的省级开发区,并成立了园区公安派出所,实行“一企一警”“项目警官”制度。县司法局开展“千所联千企”“走基层惠民生”活动,县法院部署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多元共治深化年、“湘执利剑2023”等专项行动,县检察院部署开展“五个一次”“三个优化”活动。便捷服务。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扎实推进“三集中三到位”改革,沅陵县司法公证处、县公安局入境、交警、治安等部门共计103项服务事项进驻县政务服务中心,持续推进审批服务“五减一优”,全程网办率80%,事项办理时限提速35%,办件承诺压缩率91%。加快诉讼服务中心“一站式”体系建设和智能化建设。精准服务。设立涉企诉讼绿色窗口,在诉讼服务中心成立“涉企服务工作室”,为涉企案件开通“快立、快审、快执”全流程绿色通道,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大巩固,健全长效机制。建立“一企一警”联系制度。全县政法干警在专项行动之中,围绕“六个一”工作要求,每名政法干警联系4—6家企业,每名政法领导联系5—6家“四上企业”,县城内的重点市场主体,由机关政法干警负责全面走访到位,“四上企业”由领导干部实行“一月一走访”,乡镇重点市场主体,由乡镇政法委员牵头,组织所在乡镇的综治办、派出所、法庭、司法所全体政法干警,在辖区市场管理监督所的配合下,对辖区范围内一般性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开展“一季一走访”。建立“案件会商制度”。坚持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所有的涉企案件,都实行“一案一专班、一案一会商”制度。在涉企案件办理过程,提前集合司法力量,助力案件快速审查、具结、决断,进行羁押必要性审查,精准把控企业风险点,多方位为企业筑起“防火墙”,激励企业向好发展。推进“三少四慎”司法政策落实落地。按照少封少冻少扣、慎捕慎押慎诉慎判的原则制定了《沅陵县涉企案件审慎查办机制》《入企检查审批清单》《入企检查审批备案表》《涉企案件审慎查办机制》《关于市场主体首次轻微行政违法行为免罚清单》等一系列制度机制,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切实保护市场主体。

目前,专项行动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宣传氛围越来越浓厚,职责任务越来越明确,工作开展越来越顺畅,企业评价越来越满意,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动能。(舒齐、余鸿、瞿云)

(责编:向宇、罗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