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湖南频道>>园区动态

新区!首开式!C位!

2023年09月04日11:25 | 来源:人民网-湖南频道
小字号

长沙市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首开式。单位供图
长沙市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首开式。单位供图

一个地区勃发兴盛的基因,往往铭刻于贯穿其间的重要节点。9月1日,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迈出关键步伐。当天,长沙市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首开式在位于湖南湘江新区的世界计算•长沙智谷举行,一批重大项目现场集中揭牌、签约或开工。不仅如此,在这场令人瞩目的盛会上,湖南湘江新区的主政者更是铿锵发声,全力为首开区推介。

“首开”,从字面来看,颇有最先、第一、击鼓冲锋的寓意。沉下心来,思索背后深意,应是长沙用行动告诉世界,这里正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将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蓝图,一一照进现实。

将目光聚焦到首开式现场,这场大会为何会将主会场、首开区选址于湖南湘江新区?诸多中国500强、行业领军企业、上市企业等,为何会大手笔将研发中心落户于此?这或许能从首开式的台前幕后,窥见一斑。

“首开区” 炫目登场

“您认为长沙市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首开区’应该是什么样的?它会像‘硅谷’吗?它未来会是程序员和其他工作者的理想之地吗?”

它以独特的姿态来了。“作为湘江科学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计算•长沙智谷将扛起首开区使命,聚力科创研发,汇聚引领各方资源力量,从湘江科学城出发,向全球研发中心城市进军。”长沙市委副书记、湖南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岳麓区委书记谭勇郑重推介。

“首开区”地处湖南湘江新区核心区的世界计算•长沙智谷,占地1000亩,总投资超180亿元,2023年首批建成60万平方米,计划2025年全部建成。作为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首开区,这里融算法、算力、算据一体,是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坚实底座,集聚了湘江实验室、北京大学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等六大创新平台。以世界计算•长沙智谷为核心形成8.6平方公里的数字经济集聚区,正推进创新研发驶入“快车道”。

首开区引进华为、中科曙光、中国长城、湘江鲲鹏、麒麟信安等龙头企业超100家,重点引进了以巴斯夫为代表的众多全球研发中心,将为企业发展搭建最优产业生态。以打造“产城融合、智慧低碳、生态友好、青年向往、宜居宜业”的计算之城为目标,世界计算•长沙智谷未来可以为10万科研人员以及1500家研发机构提供最佳成长载体。

“长沙将全球研发中心城市首开式的主会场设置在世界计算•长沙智谷,对我们是一种鼓励和认可。活动的举行,将吸引全球的目光,对产业的集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希望有更多的科研平台和企业落户世界计算•长沙智谷,一同共建共享研发成果。”长沙软件园有限公司计算智谷事业部副总经理王娟欣喜地介绍道。

作为全场景AI智慧园区,世界计算•长沙智谷将打造超600个智慧场景,与生态企业共建共赢,通过海量场景带动20000家生态企业聚集。园区内的人工智能算力中心,有望实现到2025年人工智能算力规模达到1000P......这些,还只是“首开区”的一隅,已经按下建设“加速键”的它,未来可期。

科研项目 争相落子

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核心在研发。归根结底,就是要鼓励引育更多的研发中心。细看长沙市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首开式活动,新区元素频频霸榜。不仅首开式主会场选在了位于湖南湘江新区的世界计算•长沙智谷,18个首开式揭牌项目新区占6席,16个首开式签约项目有5个落子新区,6个云开工项目新区更是占了一半,涉及智能制造、生物医药、信息技术、新能源与新材料等多个新区优势产业。可以说,在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征途上,湘江新区以显著优势站在了“C”位。

种下科创种子,耕耘研发事业。伴随着一声开工的号令,在中联智慧产业城,中联重科全球研发中心创新孵化基地蓄势待发。该项目总投资25亿元,将建设高端装备、前沿技术、人工智能等6个创新平台。

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中联重科全球前沿技术研究和孵化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高端人才的重要基地,成为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中坚力量。

在美丽的尖山湖畔,北京大学长沙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的团队成员,正围绕先进计算、数字化转型和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关键核心问题开展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政策研究。

“我们将以异地科研机构建设为重要抓手,运用科学眼光和科学能力,主动寻找、凝练、解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背后的问题,疏通产业链背后的创新链,努力推动北大的学科优势和地方的产业需求紧密对接、深度融合。”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锦表示。

位于麓山脚下的长沙半导体技术与应用创新研究院,由湖南大学负责管理和运营,主要围绕科技服务、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搭建公共测试与技术服务平台,打造关键技术创新高地、人才引育高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地。

“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人才是第一位的。湖南大学将发挥强磁场作用,做好高水平的研发人才引进工作,为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助力。”湖南大学副校长李肯立表示,学校将立足拥有的7个国家级平台以及牵头的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等省级重大平台,为长沙的研发企业提供人才和科研条件的支持。

科创生态 强势出圈

作为首开式上签约的项目之一,德国卓伯根集团与霍曼集团、西伟德集团将携手共建“德国碳中和建筑新材料联合实验室”颇为引人注目。该实验室将依托区位和国际平台资源优势,吸引海内外人才,重点聚焦低碳、节能、环保建筑新材料系统的解决方案和产品。

谈及这家实验室落户新区的缘由,德国卓伯根集团中国区总裁徐东平坦言:“我们看中新区的营商环境和研发氛围,现在,对我们企业而言,有着非常好的发展机遇,希望能通过持续的研发助力产品更新、迭代、升级。同时,也希望能吸引更多的德国企业和欧洲企业落户新区,一起建设一个高新技术交流的平台。”

“作为一家央企,我们在新区建立研发总部,开启了集团在华中地区的创新试点。未来,依托长沙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浓厚研发创新氛围,我们将在此大展拳脚,大有作为。”中国国检测试控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总经理谭文杰如斯评价。

作为中部地区首个国家级新区,湖南湘江新区产业基础雄厚,人才智力富集,营商环境优越,发展活力迸发,不仅是全省的创新高地,也是产业高地。

这里有三所双一流大学,拥有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769家,是湖南“4+4科创工程”的核心承载区,4大实验室在新区均有布局,4个重大科学装置有2个位于新区。

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15条优势产业链,53家上市企业……新区良好的产业生态更是为各类研发成果落地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

值得一提的是,以首开区为引领,湖南湘江新区还将拿出最好的地段做研发,加快建设145.5平方公里的湘江科学城,致力打造创新成果策源地、创新人才集聚区、创新产业增长极、创新生态共同体、创新发展新引擎,为科创研发留足空间。

“我们将把最好的地段留给科创机构,把最好的风景留给科创人员,把最好的服务留给科创企业,让大家投资安心、发展顺心、生活舒心。”首开式上,谭勇热忱向全球各类研发中心发出邀约。

从湘江科学城出发,湖南湘江新区,正以昂扬之姿,阔步向全球研发中心城市进军!(朱莉、胡谦)

(责编:黄卓、罗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