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湖南频道>>文旅

湖南江永:“盘王节”里话传承谋发展

2023年11月29日16:03 | 来源:人民网-湖南频道
小字号

瑶族非遗“敲梆舞”。单位供图
瑶族非遗“敲梆舞”。单位供图

11月28日,江永县2023年瑶族盘王节祭祀活动,在瑶族古都千家峒盘王广场隆重举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原一级巡视员沈林,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政策法规司原司长、巡视员黄忠彩,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理论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巡视员李红杰,湖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原副书记、副主任、一级巡视员赵仁秀出席。来自湖南、湖北、广西、广东、贵州等省、自治区、院校的领导、瑶文化专家、学者参加活动。

瑶族盘王节是传承瑶族文化与瑶族礼仪的重要活动,迄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集瑶族传统文化之精华,也是一种增强民族向心力、维系民族团结的人文盛典。盘王是瑶族的始祖,千百年来,瑶民心中永远不变的是对始祖盘王的无限崇敬。千家峒是瑶族同胞寻根问祖的圣地,是广大瑶胞安居乐业的福地,更是瑶族同胞自强不息的精神丰碑,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旗幡飞舞,鼓乐齐鸣,一曲婀娜多姿的瑶族舞蹈缓缓地拉开了2023年盘王祭祀典礼的序幕。祭祀队伍依次步入祭祀广场。随着彩烟、鸣炮、牛角、长号、音乐响起,葵卯年盘王祭祀典礼正式开始,供献上牛头、猪头、羊头、猪肉、鸡、豆腐、鲤鱼、还有香型产品香柚、香芋、香姜等祭品,宣读祭文、祭拜盘王,瑶胞们完成祭祀,用歌舞分享着丰收的喜悦。活动中还通过农特产品、旅游商品和手工艺品、美食展示等呈现江永发展的新气象。

江永千家峒是瑶族发祥地和世界瑶族同胞的精神家园,是世界瑶族后裔世代寻觅的圣地、饮誉海内外的瑶族故地,在这古老而神秘的土地,孕育出独具特色、独具魅力、独具传奇色彩的瑶源文化,国内外许多瑶胞到千家峒寻根访祖,引起了诸多学者的关注。

来自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的瑶族民间艺人唐买社·海宁在现场说到:“希望盘王节在我们瑶乡,在全国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地去推广,像我们瑶族舞曲一样,唱响中国、唱响世界。”

江永县瑶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63.2%,是湖南省6个少数民族人口过半而又尚未实现区域自治的县之一。平地瑶是江永县的主体民族,清溪瑶、古调瑶、扶灵瑶、勾蓝瑶 “四大民瑶”是江永县平地瑶中的重要支系,形成了以勾蓝瑶寨、清溪瑶村、首家大院等为代表的瑶族传统建筑文化,以盘王歌、交址曲、瑶族山歌、长鼓舞、春牛舞、敲梆舞等为代表的瑶族传统歌舞文化,以盘王节、赶鸟节、洗泥节、跳庙节等为代表的瑶族传统节庆文化,以刘家庄为代表的乡村振兴新民居文化,以清溪瑶历史博物馆为代表的民间收藏文化。这些瑶族特色文化是江永宝贵的瑶族旅游文化资源。

这其中以江永千家峒和勾蓝瑶寨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距离县城5.5公里,就是千家峒的入口。进入千家峒,可以在沿途看到千家峒古文献上提到的千家峒口、四块大田、鸟山、马山、石狗、古战场等景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千家峒在江永被发现后,国内外的瑶胞和瑶学专家络绎不绝来到千家峒,或寻根问祖,或进行学术考察研究,使归于平静的千家峒再次成为世人瞩目的热土。

近年来,江永县高度重视民族工,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契机,整合千家峒景区的瑶源文化、生态资源、红色景点,大力推进文、生、旅、农产业融合发展,先后建成了一批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打造了一批兰花种植、香芋加工产业,实施了一批文化旅游项目,千家峒景区成功列入国家4A级景区创建名单,刘家庄村入选第四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千家峒成为全国首批民族乡村振兴示范单位。如今的瑶乡瑶寨山清水秀、产业兴旺、生活幸福、社会和美,不断焕发新活力、展现新风貌、开启新气象。

今年来,该县以举办旅游系列活动为契机,发挥“自然生态环境优越、农文体旅资源优厚”的特色,打造“农文体旅”融合新样板,为富民兴县赋能添彩,让群众既享受美丽生态环境又过上富裕幸福生活。(李阳 周文 蒋丰年)

(责编:唐李晗、罗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