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湖南频道>> 本网专稿

代表委员话两会|代表谭勇:科技向善 人民向好

2024年01月28日19:47 | 来源:人民网-湖南频道
小字号

湖南省人大代表,长沙市委副书记、湖南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岳麓区委书记谭勇。吴茜薇摄

创新涌动,活力新区;湘江西岸,一座科创智谷悄然崛起。

湘江科学城,占据区位之利、坐拥山水之优、集聚人才之势,是湖南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的重要支撑,是加速推进长株潭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抓手,是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核心引领区。

湖南省人大代表,长沙市委副书记、湖南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岳麓区委书记谭勇表示,加快湘江科学城建设,是快速提升全省科技创新能力的必然需要,是推进长株潭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实践,是打造区域新增长极和城市新名片的客观需要。

如何在省级层面加强统筹,支持推动湘江科学城建设取得更大成效,谭勇建议,成立高规格领导机制,由省委、省政府统筹,将湘江科学城建设纳入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架构,并成立省、市(长沙、湘潭)、湘江新区三级一体工作协调专班,定期调度研究湘江科学城工作,建立重大问题快速决策机制,统筹湘江科学城建设重大战略、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问题的决策部署,推动科创平台、项目、人才、产业向湘江科学城聚集。

他表示,鉴于湘江科学城建设的公共和公益性,前期开发投入大、平衡周期长,建议在前5年建设高峰期,由省、市两级财政每年给予固定专项资金支持湘江科学城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建议设立专门机构集中运营管理。由省委、省政府统筹,筹备设立湘江科学城管委会,对湘江科学城区域内的创新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发展布局、专项招商政策、高端人才服务以及公共服务平台运营等业务和资源进行集中管理。并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域内建立成果转化机构,探索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收益分享机制,激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活力。

可参照北京、上海、重庆等地的做法,在省级层面研究制定《关于推动湘江科学城做大做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形成支持湘江科学城的政策体系。加快优质资源项目导入。由省委、省政府统筹,优先在湘江科学城布局建设省级以上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经省、市决策引进的央企国企和重大科创企业、优质项目。

湘江新区汇集了20多所高校院所、10余万名科研人员,国家、省级创新平台突超过650家,全省“四大实验室”亦布局于此……

科技赋能,生活向好,麓山脚下,一幅人民安康幸福的生活画卷也在徐徐展开。

谭勇介绍,湘江新区不仅用创新活力将人才“引进来”,更用满满诚意将人们“留下来”,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2023年,湖南湘江新区在就业方面,建成5个社区就业微市场,新增城镇就业2.6万人;在医保方面,101家村级卫生室门诊统筹医保定点全覆盖,推动医保经办服务帮代办点建设,“十五分钟医保服务圈”提档升级;在教育方面,2023年全区教育经费投入同比增长近40%。

同时,成立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推进实施方案》,将老旧小区改造与城市更新、街区微改造、雨污分流改造等同步实施,2023年改造城镇老旧小区80个,惠及近5万人。

此外,湘江新区还高度重视静态交通建设与管理工作,2023年建成停车泊位3.8万个,以医院、学校、商圈、园区等区域为重点,对停车矛盾突出的区域进行专项治理,同时加快智慧停车系统建设,推广潮汐车位工作,盘活停车场资源,倡导文明出行,全力改善新区停车环境。

为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湖南湘江新区着力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2023年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20个,新改建老年食堂20个,加装电梯254台,咸嘉新村等2个社区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同时聚焦群众出行需求,组建智慧交通工作专班,制定出台《关于切实加快“断头路”攻坚、推动解决“出行难”问题工作方案》,打通黄桥大道南延线、青山路、樱花路等20条断头路、瓶颈路,进一步畅通互联互通、高效便捷的城市交通微循环系统,提升市民群众出行体验,为经济发展“舒筋活络”。

(责编:罗帅、彭应兵)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