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湖南频道>> 本网专稿

遇见多彩文博 长沙开展“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主题活动

2024年05月17日15:57 | 来源:人民网-湖南频道
小字号

专家解读分享。人民网记者 吴茜薇摄
专家解读分享。人民网记者 吴茜薇摄

人民网长沙5月17日电 (记者吴茜薇)今年5月18日是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5月17日上午,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长沙主会场系列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在长沙博物馆举行。

启动仪式上,中共长沙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易鹰表示,希望全市文博单位以本届“5·18国际博物馆日”为新的起点,全面加强博物馆能力建设,做好文物的保护、传承及活化利用文章,更好发挥文物资源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作用,真正办好博物馆这所“大学校”,让历史文化在传承发展中滋养人民、光照人心。

长沙博物馆馆长周慧雯围绕“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的主题进行阐释,强调博物馆作为充满创新活力的教育机构,推动教育、研究和文化理解等方面的重要意义。长沙博物馆作为一座城市历史博物馆,在开展扎实的藏品征集、保管、信息化建设基础上,积极探索社会教育工作、科学研究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目前,长沙博物馆收藏各类反映长沙记忆的物证5万余件套,围绕长沙记忆、湖湘文化、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四个不同维度,积极转化研究成果并组织高品质展览近100余个。在典藏研究和展览策划基础上,全馆多部门联动齐创大社教局面。

在启动仪式现场,长沙博物馆首次公开了馆藏左宗棠相关文物数字化保护修复成果的视频,在“文物+科技”的保护理念指导下,将馆藏的10余件左宗棠相关文物,通过开展数字化项目,推动传统文化资源焕发生命力,同时也为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人名址名寝的保护、推动左宗棠墓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助力。

其中,左宗棠致其女婿陶桄(陶澍独子)的三封书信初次与观众见面,湖南省文史馆馆员、左宗棠后裔梁小进现场对这三封书信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进行了详细解读。此外,周慧雯在现场向陶澍后裔家属刘潇回赠了书信的复制件,以留存纪念。

活动现场,长沙博物馆向湖南磁浮交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岳麓山风景名胜区麓山景区管理处、浏阳市小河乡人民政府、长沙市开福区通泰街街道西园社区居民委员会、长沙市开福区通泰街街道连升街社区居民委员会、罗斯旦等6位捐赠者颁发捐赠证书。当天,长沙博物馆开放文物库房区域,供捐赠者免费参观,让文物工作更加全面地展现给公众。

随后,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党组副书记曹凛向非国有博物馆长沙市华旸艺术博物馆授牌。长沙博物馆同步举办“云想衣裳花想容”大唐乐舞快闪展演,让观众体验有形、有声、有情的大唐风华,感受博物馆里的古今交织与时空交错;此外,还将陆续开展民间收藏文物公益鉴定咨询服务、“花月醉雕鞍——大唐金乡县主特展”线上导赏及讲座、“古乐新声——商代大铙古乐表演”“韵味·长博:气味互动体验”、博古“栀”今——栀子花主题互动体验等活动。

此外,长沙市“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主题活动正式开启。长沙博物馆、长沙简牍博物馆、刘少奇同志纪念馆、长沙市望城区雷锋纪念馆、长沙铜官窑遗址管理处、浏阳市博物馆、炭河里青铜博物馆、湖南谢子龙摄影博物馆等14家博物馆(纪念馆)将陆续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博活动,包括“书于竹木”流动展览、简博市集、太傅学堂之遇见杜甫社教活动、红色文化进校园、博物馆里的红色记忆等,中山亭将于5月18日恢复对外开放。

(责编:唐李晗、罗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