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美术馆赴湘西开展“缤纷的种子”系列公共教育项目

人民网长沙6月4日电 近日,由湖南美术馆主办,湘西自治州民族教育科学研究院、凤凰县教育和体育局、凤凰县箭道坪第二小学、吉信镇中心完小协办的“缤纷的种子”系列公共教育项目顺利开展,来自湘西州十几所小学美术教师等500余人参加了活动。
湖南美术馆副馆长孙婵介绍,湖南美术馆精心策划“缤纷的种子”系列公共教育项目,旨在通过美术馆的力量,加强美术馆与乡村学校的紧密交流与合作,期望让艺术的芬芳飘进乡村的每个角落,融入自然的怀抱,深深扎根于乡村孩子们的生活之中。随后,孙婵代表湖南美术馆向湘西自治州民族教育科学研究院授牌“湖南美术馆美育实践基地”。
研究馆员、中国女画家协会副主席谢丽芳为大家带来“行走的力量——我们的乡村美育实践”讲座,谢丽芳围绕“蒲公英行动”美术教育专项课题,通过勐宋小学的美术课程、校园文化建设、民间美术进课堂等案例,分享乡村美育实践过程、经验、成果及教育理念,讲座现场座无虚席,反响热烈,学生和老师纷纷提问,展开热烈的讨论。
与会嘉宾和老师讨论了乡村美育现存的问题、优势,以及乡村实践如何能够更好地与美术馆的资源和平台相结合。研讨会现场气氛热烈,湘西州民族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张泽贤肯定了“缤纷的种子”系列公共教育项目活动的意义,表示会大力支持。老师们纷纷表示“缤纷的种子”系列公共教育项目既浸润了童心、又浸润了教师,同时也架起了美术馆与乡村学校的桥梁,希望能够有更多这样的优质活动助力乡村美育的发展。
活动当天下午,在吉信镇中心完小举办了美育课堂“儿童自然探‘趣’营”,以“锤草印花‘敲’然而至”“田间玩泥 与‘泥’同乐”“夏日探趣 ‘帽’美如花”为探索主题,在二、三、四、五年级同时开展了三场活动。老师们带领孩子走出教室,置身于大自然中,通过感受大自然,调动孩子们的感官,激发他们的想象,引导他们去发现美、感知美、创造美,沉浸在自然环境中,探索身边的事物,灵活运用多种材料,体验不一样的艺术创作方式。部分湘西州的小学美术老师们观摩了课堂并与授课老师们进行了交流探讨。(朱晓琴)
![]()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