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湖南要闻

红土庆丰收 辣韵谱新篇——2025中国农民丰收节湖南主会场在汝城沙洲村启幕

2025年09月24日16:53 | 来源:人民网-湖南频道
小字号

当地学生在“智慧农机”上玩耍。高源鑫摄
当地学生在“智慧农机”上玩耍。高源鑫摄

秋分至,稻浪翻涌着金波,风里都裹着辣椒的辛香与稻穗的清甜。9月23日,“半条被子”故事的发源地——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村,迎来了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湖南主会场的盛大启幕。这场由湖南省农业农村厅、郴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汝城县承办的金秋盛会,以“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为核心,用“1+6”活动矩阵勾勒出新时代湖南乡村的“热辣答卷”,也让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在红色热土上焕发别样活力。

辣王争霸燃全场:一颗“汝椒”串起产业链

“辣!够劲!”当天下午的文市瑶寨里,呐喊声与欢呼声掀翻了屋顶——“郴品郴味·辣王争霸”决赛火热开锣。50位选手从江西、四川、重庆等省市赶来,更有来自加纳、摩洛哥、巴基斯坦的外国友人慕名参赛,要在汝城的“辣场”上一较高下。

比赛设置“微醺辣”“和风辣”“醒神辣”“灼心辣”四轮渐进式挑战,所用辣椒全是汝城“土生土长”的宝贝:既有当地传承多年的朝天椒,更有湖南农业大学邹学校院士团队量身培育的“汝椒1号”“汝椒2号”,后者辣度最高达13万SHU,咬一口便让不少选手额头冒汗。来自摩洛哥的选手刚咽下“醒神辣”级别的辣椒,就忙着用矿泉水漱口,却仍竖起大拇指:“汝城辣椒有灵魂,辣得过瘾!”

最终,安徽阜阳选手刘金良顶住“灼心辣”的考验,捧起“辣王”奖杯,还收获了万元奖金与“汝城农旅推荐大使”聘书。“以前只知道湖南辣椒有名,今天才懂一颗小辣椒能撑起大产业。”他拿着聘书笑着说,“以后走到哪,我都要帮汝城辣椒‘吆喝’。”

这份“辣名气”背后,是汝城辣椒产业的硬实力:如今的汝城朝天椒已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建成全国十万亩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汝城辣椒”品牌连续三年蝉联湖南省“一县一特”优秀农产品品牌,从田间地头的“红果子”,变成了农民口袋里的“金票子”。

晚会绘就振兴图:从“半条被子”到“万家幸福”

夜幕降临,沙洲民俗广场灯火璀璨,主会场晚会在《二十四节令鼓》的铿锵节奏中拉开帷幕。鼓点与瑶乡唢呐交织,舞者身着彩衣穿梭,仿佛把四季农耕的场景搬上了舞台;《水上芭蕾镜中花》用灵动的舞姿再现汝城的绿水青山,《洞庭鱼米乡》则唱出了湖南“鱼米之乡”的丰饶。

最让人动容的,是本地群众自编自演的情景讲述《从“半条被子”到幸福日子》。节目以温润而有力的语言,结合多媒体情境再现,深情诉说着沙洲村的沧桑巨变——从红色热土到幸福田园,从不忘初心的温暖承诺到乡村振兴的壮美实践。屏幕上同步播放着老照片与如今的乡村新貌,台下不少观众红了眼眶,掌声一次次打断演出。

晚会的“高光时刻”,当属创意农产品方阵的登场。由汝城特色农产品代表组成的方阵,带着今年最新的丰收成果依次入场:朝天椒方阵红火热烈,小黄姜方阵金黄灿烂,奈李方阵青翠欲滴,白毛茶方阵清香四溢,每个方阵都喊出独具特色的丰收口号,展现着新时代农民的自豪与喜悦。

开幕式上,2025年“你学法我惠农·法润三湘促振兴”农村法治宣传活动同步启动。“答对一道题就能抽农产品礼盒!”村民们围着答题区踊跃参与,在趣味互动中学习土地流转、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法律知识。“既学了法,又能拿奖品,这样的宣传咱喜欢!”获奖村民拿着刚抽到的奈李礼盒,笑得合不拢嘴。

多元活动添活力:艺术与奔跑里的丰收味

丰收不只是田间的喜悦,更藏在文化与健康的体验里。从8月中旬开始,“大地艺术季”就为汝城添了抹别样色彩——十余位全国艺术家扎根环沙洲区域,用稻草、竹编、仿真草等“乡土材料”创作了十组作品。《丰收树》用千束稻穗扎成树干,树枝上挂着竹篾编的辣椒、玉米;《智慧农机》以稻草为“机身”,还原收割机作业的场景;《微笑粮仓》则用竹编搭出粮仓造型,仓身上印着村民们的笑脸。“用农村常见的东西做艺术,孩子能直观看到丰收的样子。”来自长沙的游客,正带着女儿在《丰收树》前拍照。

9月24日清晨,耒水沿岸的乡村步道上热闹起来——“和美乡村健康跑”正式开跑。1600余名跑步爱好者分成24公里个人组、8公里团队组与体验组,迎着朝阳奔跑。他们穿梭于丰收田园旁,用脚步丈量乡村蜕变,用汗水致敬奋斗人生,成为这个丰收节里一道跃动的风景。

另一边,“郴品郴味·人生回味”农产品展销区里,郴州十一县(市、区)的地道风物齐聚:汝城的朝天椒酱、桂东的玲珑茶、资兴的东江鱼……摊主们热情地邀请游客试吃,“尝尝咱汝城的辣椒酱,鲜辣不呛喉!”;“传承风味”非遗体验区里,手艺人正教游客做汝城豆根、蒸大禾米糍,揉面、裹馅、蒸制,不一会儿,软糯的米糍就飘出香气;白毛茶煮茶品鉴区前,茶农慢悠悠地煮着茶,“这白毛茶是咱汝城的老品种,煮着喝更有回甘。”

政策科技赋能:小特产撑起乡村振兴大战略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这场丰收节的背后,是湖南推动乡村振兴的坚实步伐。作为粮食大省,湖南近年来持续做优“湘字号”农产品品牌,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让“湘品出湘”“湘品出境”。

汝城的“辣产业”正是其中的生动缩影:邹学校院士团队每年定期来汝城指导种植,让“汝椒1号”“汝椒2号”的亩产比普通辣椒高20%到40%,辣度稳定,深受加工企业青睐;当地还引进辣椒深加工企业,开发出辣椒酱、辣椒面、冻干辣椒等20余种产品,延长产业链;通过跨境电商,汝城辣椒已销往东南亚,今年上半年出口额同比增长30%。不止辣椒,汝城的小黄姜、奈李、白毛茶也纷纷打响品牌,成为农民增收的“金钥匙”。

“节庆是窗口,更是起点。”汝城县相关负责人说,未来,汝城将继续以特色农业为基、红色文旅为魂、节庆活动为桥,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夕阳下,沙洲村的民俗广场上,瑶族乡亲们正排练着歌舞,空气中飘着白毛茶的清香与辣椒的辛香。这片红色热土上,每一滴汗水都在浇灌幸福,每一次奋斗都在书写新篇——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蓝图,正在汝城的实践中,一步步变为现实。(高源鑫)

(责编:黄卓、罗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