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本網專稿

大湖之南|心系萬家燈火 電力助力湖南經濟社會高速發展

人民網記者 林洛頫
2022年10月22日09:29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字號

這片熱土位於洞庭湖之南,是謂湖南。大湖之南,山河錦繡,人杰地靈。

湖南其山,有南岳七十二峰錯落巍峨,南以衡陽回雁峰為首,北以長沙岳麓山為足﹔

湖南其水,有湘、資、沅、澧,四條大江靈秀無比,一路歡歌,蜿蜒流入洞庭湖。

三湘四水,物華天寶,山水之間,生機勃勃。

湖南山水,滋養出敢為人先的湖湘精神,崇文而尚武,經世以致用。特別是近代以來,湖湘大地俊採星馳、雄才輩出,不負“惟楚有才、於斯為甚”的盛名。

人民日報社湖南分社推出“大湖之南”融媒體專欄,依托人民日報客戶端湖南頻道、人民網湖南頻道,立足三湘大地,講述湖南好故事,傳播湖南好聲音,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湖南新篇章。

大湖之南,你我共同的家園! 

國網湖南送變電工程公司員工在湖南平江電廠500千伏送出工程p26號塔位進行高空走線驗收。李欣攝

湖南湘江新區天際汽車長沙匠心智造工廠的焊裝車間內,機械臂正抓取各種零部件進行自動焊接﹔梅溪湖大劇院內一場精彩的話劇表演在燈光變化中上演﹔夜晚長沙瀏陽河邊的小區內居民們正在家中做飯、看電視……這一切都離不開穩定的電力作為支撐。

電力作為湖南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石,它的建設是一項永遠在路上的工程。今年《湖南省電力支撐能力提升行動方案(2022—2025年)》正式對外發布,明確提出加快電力體系建設,實現“以電興業,以電強省”的戰略目標。

這一方案的落實讓湖南“獲得電力”水平不斷提升,將為經濟社會發展輸送更充沛的電力,成為提升湖南省長遠競爭力的標志性工程。如今,湖南正加速構建以“三力”為支撐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建設,進一步夯實產業發展的根基,拓展經濟增長的空間,催生湖南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新優勢。

國網湖南送變電工程公司員工在1000千伏南陽∼荊門∼長沙特高壓交流工程線路工程進行施工作業。受訪單位供圖

持續提升外電供應能力

9月下旬,位於長沙縣郊區的1000千伏南陽∼荊門∼長沙特高壓交流工程線路(12標段)N6091~N6111施工現場,空中、地面十余名施工人員密切配合,正在進行附件安裝施工,大家趁著好天氣抓緊時間作業。

“高空人員注意,間隔棒平面應垂直於導線,與直線壓接管的距離應大於0.5米!”現場施工負責人陳良金背上的衣服已被汗水浸濕大半,眼睛全神貫注地盯著空中。此時約130米高的空中,兩名身著藍色工作服的高空人員手腳攀扶著導線,彎腰緩緩前行。

到達安裝點后,他們坐在導線上,開始安裝間隔棒。“間隔棒60斤一個,升到空中后,由於受力點隻有會左右擺動的導線,並不固定,安裝起來對施工人員的體力和技能都是不小的考驗。”該工程項目負責人劉永寬介紹。

1000千伏南陽∼荊門∼長沙特高壓線路工程作為湖南第三條跨省特高壓大通道,已完成全部基礎和組塔施工。目前,國網湖南電力每天投入200余人沖刺架線,近十個作業面同步開工,工程目前已處於最后的驗收消缺階段,預計將於今年10月底投產。

該工程建成后,將進一步完善華中電網“日”字型主網架,顯著提升省間電力交換能力,保障華中電網系統安全運行,為湖南地區增加200-300萬千瓦供電能力,對於促進湖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舉足輕重。

“湖南是華中地區能源資源匱乏省份、能源輸送的末端,能源供應長期存在一定壓力,電力作為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大外電入湘的基礎設施建設,對解決湖南能源保供具有重要意義。”湖南省能源局相關負責人說道。

2017年6月,湖南首個特高壓工程——酒泉—湖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投運。2021年12月,南昌—長沙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工程投運,該工程與酒泉—湖南特高壓工程組成“一交一直”特高壓網架,讓湖南電網進入交直流混聯電網新階段。

為滿足未來經濟發展對電力增長的需求,2019年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與湖南省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明確進一步加大對湖南電網的投資力度,加快外電入湘特高壓通道、鄉村電氣化建設,湖南電網在政企合作模式下大步向前,外電入湘建設正跑出“加速度”。

今年湖南省政府又專門針對“三力”發展情況,印發《湖南省強化“三力”支撐規劃(2022-2025)》,規劃明確“十四五”期間每年新增電力穩定供應能力在400萬千瓦以上,穩定供應能力2025年達到6000萬千瓦。

如今,寧夏—湖南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正有序推進,今年獲國家核准並開工建設,建成投產后具備800萬千瓦送電能力﹔而該特高壓工程送端配套建設464萬千瓦煤電之外,主要配套建設新能源1300萬千瓦,湖南將通過該特高壓線路用上來自西北的清潔能源。

“到2025年,湖南將形成湖北、四川、甘肅、寧夏等四大外電入湘‘高速通道’,外電入湘能力突破2000萬千瓦,將為湖南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穩定、可靠的電力支撐。”湖南省能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當前,湖南電網已形成以特高壓為支撐、500千伏電網“三縱四橫”、220千伏電網“手拉手”環網供電的堅強主網結構,這為省外優質電源引入,提升電力系統應急備用能力,確保電力安全穩定供應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國網湖南送變電工程公司員工郭懷先、蔡雅階等在長沙沙坪-馬王堆220千伏線路工程開展220千伏沙灘II線電纜外護套耐壓試驗。受訪單位供圖

強化省內電力投資建設

長沙夏季氣溫持續飆升,封閉的GIS室裡密不透風,像一個巨大的蒸籠。此時電力員工大汗淋漓,背上的衣服被汗浸透,汗珠一顆接一顆地從臉上滑落,他們抬起手臂把汗一抹,手上的工作一刻不停。

施工環境艱苦不影響電力員工的匠人精神,他們將線圈一絲不苟地捆好固定,整齊的標簽、清晰的線路,在機器背板上一一進行著安裝。隨著主變壓器發出均勻的嗡嗡聲,變電站成功運行步入正軌,在此連續奮戰多日的電力員工們臉上流出了笑容。

“連續5年實施長沙電網‘630攻堅’,效果逐漸凸顯。”7月,長沙縣110千伏毛塘變電站1號主變五次沖擊合閘成功,標志著國網湖南電力集中投產項目規模最大、工期最為緊湊、任務最為艱巨的階段性攻堅工作取得好成果。

本輪集中投產項目大多位於長沙城區,共投產22個輸變電工程,新建線路總長度314公裡、變電容量311萬千伏安,數量、規模均創下長沙電網集中投產的新紀錄,對提升全市供電能力、支撐園區產業發展、優化主網架結構、加快新長沙智慧電網建設等具有重要意義。

與此同時,今年國網湖南電力5項500千伏迎峰度夏項目全部投運,共增加500千伏線路188千米,新增變電容量300萬千伏安。其中,500千伏長沙特高壓送出工程順利投產,極大增強了湖南電網對省外電能的消納能力。

500千伏郴州東輸變電工程投運,則優化了郴州地區電網結構,完善了鯉魚江電廠轉供湖南的通道﹔500千伏平江電廠送出線路投運,支撐湘東、湘北地區用電增長需要﹔500千伏婁底西變電站投運,對打通湖南中部西電東送通道起到關鍵作用﹔500千伏崗市2#主變投產,提升了葛洲壩送湘能力和常德地區供電可靠性,為洞庭湖地區提供了強有力能源保障。

“湖南電網‘十三五’期間投入比‘十二五’增長一倍多。”國網湖南電力發展部副主任潘力強介紹:近10年間湖南電網基建投資累計達1493.94億元。2021年湖南電網完成基建投資235.91億元,是2012年投資額的3倍左右,電網基建投資排在全國前五。

湖南在加強電網建設的同時,對於抽水蓄能、新能源項目也同樣倍加關注。今年9月,湖南江華灣水源抽水蓄能項目、炎陵抽水蓄能項目分別在江華瑤族自治縣、炎陵縣開工建設﹔加上6月開建的安化抽水蓄能項目,湖南今年開建的抽水蓄能電站達3個。

與此同時,已開建2年多的平江抽水蓄能電站有望在2025年投運1台機組,這些抽水蓄能項目將承擔湖南乃至華中電網調峰、調頻、調相、儲能、系統備用和黑啟動任務,為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和保障電力系統安全穩定經濟運行做出重要貢獻。

“目前,湖南省18個抽水蓄能項目納入國家中長期規劃,居全國第二位。”湖南省能源局負責人介紹,湖南重點實施煤電兜底穩供、新能源倍增、能源大受端、能源強網、能源儲備調節、智慧能源等6大工程,力爭到2025年全省風電和光伏發電裝機達到2500萬千瓦以上。

9月28日,大唐華銀株洲電廠擴能升級改造項目開工,選用2台當前世界最先進的百萬千瓦級超超臨界煤電機組,建成投產后預計可年發電90億千瓦時﹔平江電廠全力奮戰今年底投運。

10月10日,攸縣300MW地面分布式光伏項目開工建設﹔湖南省14個地州市20多個風電項目正抓緊建設中。湖南省能源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湖南省內風電、光伏等新能源項目基本是成熟一個,開工一個,今年風電頂峰達200萬千瓦,成為了用電高峰時不可或缺的力量。”

國內首座220千伏智慧能源站——株洲成家(白關)220千伏智慧能源站投產。受訪單位供圖

推進電力數字化轉型

8月31日,國內首座220千伏智慧能源站——株洲成家(白關)220千伏智慧能源站正式投產。該智慧能源站融合了變電站、數據中心站、交直流微網、充電站、光伏站、5G通信基站等多種功能於一體,構建“能源流、數據流、業務流”三流合一的一體化運營平台。

遠遠望去,220千伏智慧能源站極具現代氣息的站外牆體設計和滿眼的綠色讓人眼前一亮。“這個交直流電流波造型的外牆是我們的特色之一。”該工程電氣技術負責人吳振華介紹,該工程模塊化建設、積木式施工和一體化調試,大幅減短了施工周期,降低了建設成本,實現了建設融合。

智慧能源站相比於傳統的變電站,構建了交直流微網,以“一張網”覆蓋站內全部交直流負荷,通過能量管理系統實現源網荷儲一體化運行﹔探索低碳供能新途徑,站內建筑採用直流供電,光伏電能即發即用、就近消納,提升能源轉換效率。

“依托於站內搭建的智能監控和一體化輔控平台,可實現設備智能感知、自動控制、機器人智能巡檢、一鍵順控等功能,開創智慧運檢新模式。”湖南省送變電工程有限公司施工項目經理黃湘源表示,該站建成投產將為株洲航空產業城和服飾產業園區提供高品質綜合能源供應和電力保障,並顯著緩解株洲河東城區電網迎峰度夏壓力,提升株洲電網供電可靠性。

株洲成家(白關)220千伏智慧能源站的建設只是湖南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推動能源清潔低碳轉型的一個縮影﹔借助國家加快發展電力的東風,湖南電力部門正借助數字化轉型讓電力大數據更好的服務人民群眾。

同時,針對各類企業用戶,湖南全面落實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關於全面提升“獲得電力”服務水平 持續優化用電營商環境的意見》,為提升小微企業“三零”服務、中大型企業“三省”服務夯實了基礎,湖南供電能力、供電質量和客戶電力獲得感都在不斷提升。

今年夏天,湖南電網負荷持續在高位運行,關鍵時刻“虛擬電站”統籌調度全省3479座小水電站,實現了聚合管理的效果,形成最大502萬千瓦的頂峰響應能力,相當於2座百萬千瓦級電站,有效助力湖南省電網供需平衡。

“虛擬電站”其實就是湖南上線的源荷聚合互動響應平台,它是一座看不見的電站,沒有廠房也沒有發電機,但借助光纖、無線專網以及北斗通信等技術,能輕鬆指揮全省3479座小水電站,讓小水電站實現統一管理,水資源發電利用率大大提高。

伴隨著水庫閘口的緩緩打開,清澈的江水順流而下,此時大屏上實時顯示著水庫閘口的畫面以及不斷變化的電力數據,國網湖南供電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吳海入表示:“虛擬電站”的使用讓我們在水資源的科學調度上有了預判與規劃。

湖南永州瀟水流域共有5個小水電站,總裝機容量48.7萬千瓦,今年初統一接受聚合管理,共享水文數據監測、電站運行等數據。截至目前,該流域水電同比增發電量7100余萬千瓦時。

“過去我們隻了解自己電站壩上壩下的水位,如今電站能了解全流域的水文趨勢,精准調控閘門,每天增發電量十多萬千瓦時。”瀟湘電站是瀟水流域第三梯級電站,該電站負責人李一平對比使用“虛擬電站”的情況后說道。

鳳灘水電廠大壩。受訪單位供圖

同樣,今年湖南柘溪、鳳灘、東江三大水庫也借助數字化,通過國網湖南電力按照主汛期洪水監測預報機制,與氣象部門深入合作,精准預報三大水庫來水情況,堅持多方會商,研判雨情、水情、汛情,在確保水庫防洪安全的前提下,整體提高了水電廠發電效益。

如今,國網湖南電力正發揮“數據賦能+技術創新”雙引擎驅動力,為支撐政府決策搭建了溝通更暢的展示平台。其中,配電網覆冰數字沙盤、配網停復電全過程集約管控應用等多個大數據應用優秀成果感知配網的健康狀態,讓配電網少“生病”,不“生病”。

總策劃:吳齊強

統籌:彭應兵

文字作者:林洛頫

視頻供稿:國網湖南省電力公司

出品:人民日報客戶端湖南頻道、人民網湖南頻道

投稿郵箱:rmrbkhdhnpd@163.com

(責編:唐李晗、羅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