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賦能 振興鄉村(縱橫)
花紅柳綠,陽光煦暖。不久前,一批中國文學的“大咖”和“發燒友”應文學之約,相會湖南益陽清溪村。
清溪,這個周立波先生筆下曾經有過巨變的“山鄉”,正在發生新一輪巨變。優美整潔的環境、富足的生活,尤其是充盈村中的書香,令人感嘆“換了人間”。而這一切的發生,文學功不可沒。清溪村黨總支書記蔡真表示:“一不小心,我們家竟然成了別人的‘詩和遠方’。”
中國文學的長河裡一直流淌著鄉土情愫。“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在古老的中國文學作品《詩經》中,就有大量對鄉村勞動場景的描述、對勞動者的贊美、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改善勞動者處境的呼聲。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曾產生過影響深遠的鄉土文學,既立足鄉土、傾情鄉民,也促進覺醒、期望未來。“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鄉土之美,曾令無數文人墨客寄情吟唱。今天,在這片土地上,文學能實現怎樣的作為?清溪村正給出富有蘊意的探索與解答。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應當伴隨著文化的繁榮。文學要擔當起鄉村文化建設的使命。有人說,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文學夢,鄉村也需要文學的滋養。借助作家書屋,村民可以在家門口暢讀經典,領略文學之美﹔在文學活動中,可以與更多人交流思想,追求心靈的富足。此次見証並參與作家集體活動,與作家“面對面”,更讓廣大村民與文學愛好者感受到欣喜與鼓勵,獲得很多啟發與教益。
腹有詩書氣自華。鄉村有了文學、文藝的氣息,也讓屋舍增色、山水生輝。從更高層面看,在鄉村振興的宏偉征程中,文學的助力不可或缺。鄉村振興是新的偉大事業,在這場波瀾壯闊的實踐中,必須“舉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園”。而這,正是文學之所長。
新時代文學工作者承擔著記錄新時代、書寫新時代、謳歌新時代的使命,要從時代之變、中國之進、人民之呼中提煉主題、萃取題材,展現中華歷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抒寫中國人民奮斗之志、創造之力、發展之果,全方位全景式展現新時代的精神氣象,為“三農”事業作出更大貢獻,為鄉村振興注入巨大能量。
(摘編自《湖南日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