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湖南要聞

長沙王陵墓群十年考古新發現

2023年06月12日09:31 | 來源:湖南日報
小字號

漢代長沙國丞相、轪侯利蒼家族的墓葬“長沙馬王堆漢墓”舉世聞名。相較之下,西漢長沙王們的墓葬顯得寂寥了很多。很多人對漢代長沙王陵墓的了解,僅限於“河西有個王陵公園”這樣淺淺的印象。

不過,隨著考古工作的持續深入,西漢長沙王們陵園的輪廓漸漸清晰。6月9日,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湖南主場城市活動在長沙王陵考古遺址公園舉行,漢代長沙王陵墓群考古項目負責人何旭紅發布了十年考古成果,諸多新發現刷新人們對漢代長沙王的認知。

王葬湘江西岸,侯眠瀏陽河邊

從事長沙考古工作多年,何旭紅對這座城市的遺址、墓葬非常熟悉。

2010年以前,西漢時期長沙王王室成員的墓葬發現了7座,分別是望城坡古墳垸漢墓(某代吳氏長沙王的王后“漁陽”墓),望月公園內及周邊的象鼻嘴、獅子山、陡壁山、扇子山4座漢墓,以及銀星路附近的風篷嶺、風盤嶺2座漢墓。

近年來,長沙考古工作者新發現18座西漢時期長沙王王室成員墓葬,加上之前發現的7座,共有25座。

這25座墓葬,不僅僅是數字的增加。它們的確認,確定了西漢時期長沙王陵區的位置和范圍,南北跨度約15公裡,東西跨度約2公裡。

這片狹長的陵區位置是:湘江西岸,最北邊的墓葬接近銀星路,最南邊的墓葬接近麓山南路和阜埠河路。除了劉氏最后2位王被廢不能入葬王陵區外,12位長沙王及其王室成員,絕大部分葬在了湘江西岸的低矮丘陵地帶。

何旭紅還發現了一個有趣的地理分布:“長沙有兩條重要的河流:一條湘江,一條瀏陽河。長沙王身份是諸侯王,他們的陵墓選擇在湘江岸邊。轪侯利蒼的家族墓和爵秩大致與其相當的貴族的墓葬,主要在瀏陽河邊。身份更高的王的陵墓,佔據了更好的地理位置。”

吳劉兩姓長沙王,分葬岳麓大道南與北

從公元前202年至公元37年,長沙國經歷了兩個姓氏、共14位長沙王的統治。先是漢初的異姓長沙王“吳氏長沙王”,后是劉氏長沙王。

吳氏長沙王歷經文王吳芮、成王吳臣、哀王吳回、恭王吳右、靖王吳著五代五位王。我們所熟悉的長沙馬王堆漢墓的墓主第一代轪侯利蒼、第二代轪侯利豨所在的歷史時期,正是第二代至第四代吳氏長沙王在位時期。

公元前155年,漢景帝之子劉發被封為長沙王(謚號定王),開啟了劉氏長沙王時代。劉發在位時,轪侯已經傳至第三代利彭祖、第四代利秩。最后兩位長沙王劉舜、劉興,一個被廢,一個被貶為臨湘侯,薨后不能入葬王陵區。

吳氏長沙王和劉氏長沙王的陵區位置分界明顯。從現在的長沙城市布局來看,可以以岳麓大道為界區分。岳麓大道以南,吳氏長沙王及王室成員墓葬主要分布在岳麓山一帶﹔岳麓大道以北,劉氏長沙王及王室成員墓葬主要分布在谷山一帶。

長沙王陵區位置和范圍的確定,促成了漢代長沙王陵墓群成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時推動了長沙王陵考古遺址公園的規劃和建設。

普探三代長沙王陵墓,厘清空間布局和規模

那麼,25座墓的主人分別是誰呢?

何旭紅說:“根據漢代諸侯王夫婦同塋異穴的分布規律,王和王后的墓一定是在一塊的。”吳氏長沙王陵區已確認了“漁陽”王后墓、“曹(女巽)”王后墓。這兩座王后墓旁,必定分布了兩代吳氏長沙王的墓葬。

這次調查勘探的一項重要成果是:基本完成了三代長沙王墓地的考古調查普探工作,厘清了三代長沙王埋藏設施的空間布局及其規模。

何旭紅介紹,其中,馬坡山—廟坡山陵園的陵園垣牆平面呈“曰”字型,與帝陵規整的長方形很不一樣。廟坡山漢墓發現了有“王后家官”字樣的漆耳杯,是王后使用的物品。馬坡山漢墓墓主人很可能是第一代劉氏長沙王定王劉發或第三代長沙王頃王劉附朐。

風篷嶺漢墓出土了“長沙王后家杯”漆耳杯、金縷玉衣殘片、金餅等文物,它的墓主人可能是某代劉氏長沙王的王后“張姬”。

對發現了“長沙王印”金印的桃花嶺漢墓,何旭紅推測,墓主人是第五代殤王劉旦、孝王劉宗(劉旦之弟),或者第六代繆王劉魯人中的一位。他透露,桃花嶺漢墓的祔葬墓內出土了一個銅鋞,上面有“劉子贛”的銘文。獅子拱分布的三座大型漢墓,墓主人應有三位:某代王(發現了“長沙王璽”金印)、王后及王妃(或兒子)。

此外,根據出土的泥質五銖錢發行的年代,戴公廟片區的蜈蚣蒂漢墓墓主人可能是第二代劉氏長沙王“戴王劉庸”,旁邊的風盤嶺漢墓墓主人可能是戴王王后。

“漢代長沙王陵墓群規模大、保存較好,深入了解它將極大地豐富我國西漢時期諸侯王陵墓資料,促進西漢時期諸侯王陵墓的考古和研究工作。”何旭紅介紹,接下來的5年,工作重點是谷山片區的其他漢代遺存和北津城,將在這兩處選擇合適地點和面積進行發掘。(記者龍文泱、通訊員徐路、 雷智)

(責編:向宇、羅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