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響永州·科技創新“小巨人”系列報道續篇
明意湖:一片好膜供全球

2017年3月31日,江華明意湖智能科技產業園在江華高新區奠基,來自珠三角的120多名企業家參加儀式。項目佔地50畝,計劃投資1.36億,建成全球最大的鋼化膜產地之一。6年之后,如今的湖南明意湖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發展成一家專業研發、生產、銷售智能手機鋼化膜系列產品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020年,公司榮獲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稱號,明意湖屬於湖南省行業第一的位置﹔2021年榮獲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稱號,成為江華首家突破國字號榮譽企業。目前,公司年產觸摸屏保護玻璃近3億片,主導產品為小米科技、OPPO、VIVO、富士康國內外知名大企業直接配套,90%的產品出口到東南亞、中東、南美等38個國家和地區,明意湖出品的手機鋼化膜已經佔據了印度、巴西等人口大國一半以上的手機鋼化膜市場,佔據全球30%的手機膜市場份額,打造出了一個全球手機膜王國。
巨大的產業市場,源於一張薄薄的手機鋼化玻璃膜。
0.15毫米膜片裡的科技含量
手機膜是伴隨智能手機觸摸屏同步興起的新產品,可以說手機市場有多大,手機膜市場就有多大。從PET塑料膜到鋼化玻璃膜,經過幾次技術迭代,如今鋼化玻璃手機膜成為了手機屏幕最具強化保護的主流產品。
鋼化膜由疏水納米涂層、鋼化玻璃、AB膠3層構成:涂層耐污,防指紋﹔鋼化玻璃抗摩擦和抗擊打,高透光﹔AB膠實現自動吸附,提升貼膜便捷性以及操控的靈敏度,還可以防止破碎的玻璃飛濺。
湖南明意湖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王永紅,中山大學材料學碩士,高級工程師,在廣東從事手機鋼化玻璃膜技術研發16年,先后申請了50余項技術發明專利。在江華高新區明意湖智能科技產業園內,王永紅向記者展示明意湖生產的手機膜片裡的科技含量——
指紋解鎖科技現在已經普遍應用於中高端手機,但市面上大多數手機鋼化膜貼合到手機上之后,會影響指紋解鎖的靈敏度。為提高靈敏度,明意湖在鋼化膜的厚度上進行創新,把玻璃厚度從0.33毫米降到0.15毫米,同時去掉了其中的PET膠,提高了手機指紋解鎖的靈敏度。2018年,明意湖緊跟5G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推出5G鋼化玻璃膜,不僅讓用戶的體驗感更好,還能提高手機貼膜后對5G信號的接收能力。該創新項目獲得了第三屆“創翼中國”創業創新大賽湖南賽區一等獎和全國大賽“創翼之星”獎。
膜片更薄,但承壓強度沒有減弱。王永紅向我們演示,一輛三噸重小汽車輪胎碾壓過兩張0.15毫米厚的手機鋼化玻璃膜后,襯在膜片下面的底板已經受損,鋼化膜表面仍光滑如新,沒有任何刮痕。王永紅說:“我們每一批產品要通過三次落錘測試、三千次的摩擦測試和水力絞測試,通過這些測試之后才能夠出產。我們的手機鋼化膜不僅可以彎曲到160°不受損,而且在遭遇極致彎曲狀態時,整塊玻璃會自動爆裂成粉末,不會產生飛濺的玻璃碎片,能更好地保護人體不受傷害。”
“這是我們的最新產品——裸眼3D手機膜,通過採用光柵技術,在手機屏前增加了一個多透鏡屏,用一排垂直排列的柱面透鏡控制左右圖像的射向,從而讓觀看者在不同角度看到不同的影像,產生立體幻像。”王永紅介紹,公司的新產品——裸眼3D手機膜。在2023年舉辦的第133屆廣交會上,明意湖憑借裸眼3D手機膜等極具特色的產品,與來自日本、南非、尼日利亞、巴西等國家的23家企業簽訂了約700萬美元的訂單,簽約國家及訂單數量均創造了該公司參加廣交會之最。
3億片手機膜背后的研發支撐
作為國內第一批手機膜企業,明意湖智能科技一直把知識創新、科技研發放在首位,每一年會拿出純利潤的10%以上投入到創新研發上。正是因為建立了具有強大科技創新能力的科研團隊,為實現企業戰略、突破行業瓶頸奠定了堅實基礎,明意湖產品的銷量才能在國內市場600多家同類企業中遙遙領先,並有信心在未來打造成為全國最大的手機產品工業園之一。
科技創新,明意湖一直在路上——
明意湖主導產品5G鋼化膜屬於《工業強基工程實施指南(2016-2020年)》“四基”領域的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企業與湖南師范大學、中南大學等院校機構合作,每年投入研發經費近千萬元,開展了多功能曲面鋼化玻璃膜的研發並實現其產品產業化。其5G信號接受功能是在產業鏈關鍵領域實現“補短板”產品。現在公司成功研發3D曲面玻璃、絲印全屏玻璃、超強接受5G信號玻璃后蓋和陶瓷后蓋、藍寶石玻璃等高端產品和工藝。關鍵技術已申請18項專利,其中已授權的12項,包括一種手機屏幕的自動檢測設備和檢測方法、一種基於安全防護的玻璃自動貼膜機、一種新型的防窺鋼化玻璃貼膜、一種新型鋼化玻璃貼膜、一種新型多功能防輻射屏保膜、一種0.33MM厚全膠絲印防輻射鋼化膜、一種不易起邊的防藍光鋼化膜、一種防擠壓的3D軟邊鋼化膜、一種具有高靈敏度的3D熱彎曲面鋼化膜、一種具有貼膜導向功能的3D軟邊鋼化膜、一種抗摔防藍光鋼化膜、一種黏著性較高的3D滴膠鋼化膜,建立起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保障。
2018年,明意湖獲得第三屆“創翼中國”創業創新大賽湖南賽區一等獎和全國大賽創翼之星獎﹔2019年,獲第六屆湖南省創新創業大賽湖南省第一名和全國大賽十二強﹔2019年,獲評湖南省小巨人企業、湖南省產融合作重點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019年,獲得湖南省綠色工廠稱號(江華首家)﹔2020年,公司通過GB/T29490-2013知識產權管理體系認証,被湖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授予“湖南省工業質量標杆”﹔ 2021年,榮獲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稱號(江華首家)﹔2022年,榮獲湖南省知名品牌企業、湖南省制造業品牌培育試點企業、湖南省制造業品牌示范企業……
從工廠到產業園區的裂變
明意湖“手機膜王國”崛起的背后,是一個江華瑤家阿妹——王永紅的夫人李洪梅“蝶變”的故事。
1979年,李洪梅出生於江華瑤族自治縣河路口鎮一個小山村。15歲那年,父親離世。迫於生活的壓力,1997 年,18 歲的李洪梅懷揣借來的86元南下廣東東莞打工。在廣東,她做過職業中介,進廠打工,擺過地攤,在市場的磨練裡捕捉商機。2000年,李洪梅在東莞與衡陽小伙王永紅結為人生伴侶,夫妻倆一起做小商品批發生意。2006年,夫妻倆將生意從東莞搬到廣州,李洪梅第一次買了手機,有著敏銳市場嗅覺的她從手機膜中發現了商機:“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手機保護膜的需求量肯定會提升且穩定,我們是不是能從生產端來主動掌握先機呢?”於是,李洪梅和丈夫在廣州租了一間30 平方米的門面,買了一些簡單的模具,用剪刀裁剪從韓國、日本等國外買回來的邊角料,開始制售手機膜。最初的員工就是夫妻倆和李洪梅的媽媽3個人,李洪梅負責市場銷售,王永紅負責研發和提升產品質量。李洪梅堅持誠信經商,每次新產品上市前,都會先試用第一張手機膜,以質量贏得客戶。隨著買的人越來越多,員工從3個人逐步擴張到上百人,產品逐漸在國內市場裡闖出了一席之地,還成功打開了海外市場。
2006年,一筆 600 萬元的大訂單,促使李洪梅和丈夫在廣州建立了液晶保護膜生產基地,並引進日本、韓國、美國頂級液晶保護膜技術及加工生產設備,成立了耐力膜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生意逐步步入正軌。隨著市場井噴式發展,工廠從 300 平方米拓展到 1 萬平方米。一年不到,經過數次轉型后的公司開始打造耐力膜工業園。
2012年湘南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設立后,江華縣領導到廣州招商引資。多次回江華考察之后,家鄉江華的投資環境、優惠政策、保姆式的服務像磁鐵般把李洪梅吸引住了。最初是她哥哥李謀才於2014年10月與江華縣政府簽約,創辦江華華訊電子科技公司。土地提供、項目審批、開工建設、工商注冊、員工招聘、住房保障……一路“綠燈”,短短6個月,三棟廠房建設投入生產。看到企業如此順利而迅速投產,李謀才感慨:“隻有在家鄉創業才有如此暢快,返鄉創業很有存在感。”2017年,李洪梅、王永紅夫婦與哥哥商量后,決定把在廣州的耐力膜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搬回江華,與華訊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抱團發展,擴大產品品類,增強競爭力。
於是,2017年3月31日,抱團回鄉創業的明意湖智能科技產業園項目在江華高新區正式開工,李洪梅夫妻回到家鄉開始第二次創業。項目全部建成達產后,將年產8600萬片手機鋼化玻璃膜、130萬片平板電腦鋼化玻璃膜、4900萬條數據線、3100萬個耳機、1400萬個充電器及500萬片曲面玻璃生產線。搭載江華高新區的平台,明意湖先后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和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020年12月,湖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湖南省企業和工業經濟聯合會認定:湖南明意湖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手機鋼化膜為第一批湖南省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
防偷窺膜、鏡面膜、3D膜……從用剪刀剪出來的第一個型號到引進外國工藝精密模具生產出600多個型號產品,從擺地攤到飄洋過海遠銷印度、巴西、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明意湖的手機膜正在走向世界。2018年,“明意湖”注冊為馬德裡國際商標,目前已成為中國顯示屏行業領先品牌,中東、東南亞、南美、歐洲等地各大手機廠商首選品牌。2020年,李洪梅在非洲尼日利亞建立了海外倉,並派員工駐扎非洲開拓市場。2022年,明意湖出口手機膜近3億片,打入全球54個國家和地區。經勞倫斯世界紀錄認証審核,明意湖成為“佔地面積最大的手機鋼化膜生產基地”。
全球鋼化膜看中國,中國鋼化膜看江華。明意湖集團已發展為包括明意湖智能科技公司、泉想湖智能科技公司、聚福賦能產業園發展公司、和意供應鏈公司在內的產業矩陣。談及對未來的展望,王永紅說:“目前鋼化膜企業分散,資源整合是必經之路。我們將通過持續不斷的資源整合,再江華打造全球最大的鋼化膜智慧光電小鎮,把上下游產業整合到園區,形成應用氛圍和產業集聚效應。”明意湖智慧光電小鎮包括鋼化膜產業、表面防護類企業、創意產業、孵化基地、商務園區、生態園區、綜合園區、產業園區等。根據規劃,將對行業設備智能化、物流領域,通過信息化物聯網技術,提升行業管理水平和自動化水平﹔創建現代信息化服務業新模式,通過和客戶聯盟,建立穩定行業數據來源,建立數據中心和數據運營模式,通過數據積累和增值,推動行業水平提升﹔通過園區建設,招才引智,為高科技人才提供良好的發展平台,建立人才聚集區﹔打造一體化、多功能、方便、快捷的智慧管理平台,幫助企業更好的利用智能化管理優勢,通過雲計算平台進行有效的監管和溝通……
明意湖,在科技創新的加持下,從工廠到產業園區再到智慧光電小鎮,正在從一張膜發展成一張“網”。(張華兵、楊丁香)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