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向黨,復興有我” “韶山下的思政課”第三季啟動

人民網湘潭7月17日電 擔時代之責,切青春之問,讓歷史中國的深厚底蘊與現實中國的嶄新氣象相融通。昨天,“韶山下的思政課”第三季在韶山啟動,用紅色思想培育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韶山下的思政課”正式啟動。何彪攝
據了解,“韶山下的思政課”第三季以“青春向黨,復興有我”為主題,立足韶山資源稟賦,創新“活化”韶山紅色資源的實踐路徑,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為青少年樹立正確價值觀的前進方向和實現途徑指明方向,引導廣大青少年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共同奮斗。
學生代表們正在向毛澤東銅像敬獻花籃。何彪攝
“我們擬定了20個課題,組建了20個課題組,每個課題均緊緊圍繞如何引導青少年實現民族復興的信念這個主題,深入研究,把歷史與現實緊密結合,既緊緊依托韶山紅色資源,又尊重青少年認知特點,講好故事、講清現實、講明道理,通過一個個鮮活的故事,一場場生動的講述,一堂堂精品的思政課,讓韶山革命紀念地真正成為一座‘沒有圍牆的大思政課堂’。”湖南省韶山管理局局黨委書記、局長高揚先在現場的開學典禮上介紹說。
“韶山下的思政課”是湖南省韶山管理局、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第二研究部為了探索韶山革命紀念地思政教育,與黨史研學融合新路徑,打造“思政大課堂”新模式的生動實踐。自2021年以來已成功舉辦兩屆,活動成效突出、影響深遠,兩季研學紀錄片在“學習強國”等上線后,播放量上千萬次,真正通過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方式分享思政研學成果,為教育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堅定信仰,接力民族復興大任凝聚力量。
現場進行微舞台演繹。何彪攝
與前兩季相比不同的是,“韶山下的思政課”第三季創新博士生領隊、青少年組隊參與、青春導師觀察團觀察點評的形式,以“實踐育人”為抓手,從各個階段青少年的年齡、認知出發,借助紅色資源拓寬學生研學活動的邊界和場域,打通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學的痛點和堵點。
“韶山下的思政課”第三季六大主題共計20個研學課題,接下來的15天時間,來自北大、清華、人大、軍事科學院等高校院所共20名博士研究生,將帶領20位湖南優秀的中小學生代表,以湖南省韶山管理局紅色研學的相關課題資料為基礎,探討青年人共同關注的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信仰、理想等話題,完成進行課題研究和共創,旨在展現新時代的青春風貌,激勵廣大青年自覺擔負起民族復興的偉大重任。
領導嘉賓及學生代表合影留念。何彪攝
據悉,湖南省韶山管理局將繼續以“韶山下的思政課”為載體,進一步深入挖掘和運用紅色資源,切實將紅色資源優勢轉化為育人優勢,培養更多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優秀人才,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李東花 何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