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人民時評

以大環保和大宣教為切入口,把生態環境事業推向新高度

2023年07月18日09:42 | 來源:新湖南
小字號

生態環境的適宜、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應該是“理想的生活”最基本、最起碼的條件。

生態環境的問題歸根到底是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問題。這已是不可置疑的共識。

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在我國進入了全面快速發展時期。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孫金龍在2023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提出三個問題,其中之一是: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中,生態環境部門的切入口在哪裡?主要抓手是什麼?

做為湖南省生態環境廳的一名普通環保工作者,根據工作實踐和學習思考,我就以大環保和大宣教為切入口、以人民為中心,朝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目標把生態環境事業推向新高度,談談個人的看法。

“不斷推進形成大環保格局”,是環保從業者的切身體會和迫切希望,應該成為生態環境部門的主要工作任務。生態環境是一個系統,生態環境保護是系統性工作。“大環保”是生態環境保護事業的根本屬性。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態文明建設,實施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生態補償制度、河湖長制、林長制、環境保護“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開展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實現碳達峰與碳中和等一系列制度舉措,“大環保”格局收效明顯,成果斐然。

“大環保格局”正在前進的路上,但需要進一步完善和加強。其一是促進大環保形成的體系還需充實。一方面是法規制度完善﹔另一方面是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簡稱生環委)的制度規范和作用發揮。其二是保護生態環境權力與權威的力度和強度還需加大。生態環境職能部門主要是業務工作的權力與權威,保護生態環境的權力與權威不僅分布在各級職能部門,更重要、更主要的權力與權威應該在各級黨委、政府的生環委和主要領導。其三是一些促進形成大環保格局已經見效的法規制度執行不夠好,打折扣。這是工作中的通病、常見病,一分部署,九分落實,需常抓不懈,常抓常新。

了解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發家史”的同志常說:環保工作是靠宣傳教育起家的。正因為“人類隻有一個地球,人類離不開地球,但地球可以不需要人類”,這呼喊在全世界越來越響亮,才有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思想在人類大腦中生根。

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承德考察塞罕壩機械林場時指出,抓生態文明建設,既要靠物質,也要靠精神。每個人都是生態環境的保護者、建設者、受益者,沒有哪個人是旁觀者、局外人、批評家,誰也不能隻說不做、置身事外。

保護生態環境的“大宣教”,應該是全球大多數國家中最容易達成的共識。世界地球日、六五環境日、世界森林日、世界水日、世界海洋日等,不斷地融合提高著人類的認知和共識。

大環保與大宣教緊密相聯、相輔相成、相互聯系、相互協調、相互融合、相互依靠、相互轉化、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建設美麗中國,生態環境部門如何推動“大宣教”更進一步?筆者認為可以在“提高層次,硬得有理,深入人心”上做文章。促成用法規制度明確黨的組織、宣傳、教育等主要相關部門,必須落實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宣傳教育的職責和任務,盡快進入國民教育體系和干部教育體系,並納入相關考核。宣教的方式方法,應該緊緊與時代接軌,緊貼實際,守正創新,務必在網絡平台、新媒體佔據陣地,發揮較大的影響力,可以借鑒採用文學藝術的手段,讓廣大群眾喜聞樂見,入腦入心,讓生態文明建設、生態環境保護成為社會的主流文化之一。

如何運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指導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生態環境部黃潤秋部長在今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指出,要結合實際踐行“六個必須堅持”,即堅持人民至上、堅持自信自立、堅持守正創新、堅持問題導向、堅持系統觀念、堅持胸懷天下。此番闡述緊密結合生態環境工作現實,十分契合,深刻有效,更加堅定廣大生態環境工作人員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工作必勝的決心與信心!這將是今后“大環保”和“大宣教”努力的重要方面之一。(作者 彭勇輝)

(責編:向宇、羅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