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本網專稿

郴州種糧大戶駱元波:我在家門口種水稻

劉汕、劉俊慧
2023年11月14日11:06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字號

冬月寒涼的清晨,郴州北湖區山坳裡的小鎮華塘仍掩映在一片靜謐的霧靄之中,早早的,種糧大戶駱元波便趕到地裡開始了新一天的農作。

“我喜歡和土地打交道。”從最初160多畝到現在3500畝的種植規模,駱元波的種植事業可謂蒸蒸日上,今年,他又迎來了人生的另一個大豐收——成立了自己的農業公司。駱元波說:“我就是想把自家的糧食種得再好些,同時幫助大伙把田種得再好些。”

回鄉種地有“糧策”

從郴州北湖城區到華塘鎮,綠植宜人、風景美麗,道路平坦直通駱元波的農場,院內5台約4米高的稻谷烘干機轟轟作響,一旁土堆上在建的農事服務中心已搭好框架,未來這裡將停放公司大大小小幾十台農業機械設備,在自用的同時也能為周圍農戶提供連人帶機的農耕服務。

承包大片土地、自己開公司、置新業,這些現在已經實現的事兒放到十幾年前的駱元波身上,是想都沒想過。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他都帶著妻子在東莞毛織廠做工,回家不多。

“當時我聽老鄉講政府有政策,土地承包的前三年租金全免,就回來了。”駱元波回憶,2009年剛創業那會困難不少,“一沒錢,二沒技術”。

令駱元波欣喜的是,資金方面,由市人社局(當時為勞動局)做擔保,駱元波得以向銀行、政府貸款共計15萬元,這為他減輕了不少壓力﹔技術指導上,鎮裡的農業綜合服務中心有專門的技術人員進行“病情預報”,不同時節、不同天氣發布不同的耕種指導,既節約了農戶預防病虫害的成本,效果也不錯。

駱元波(左一)每日巡田。受訪者供圖

解決了資金和技術問題,駱元波徹底“扎進”了田地裡,天晴或下雨都牽動了他的心神。“大約是11年前,遇到了一場特別大的台風雨。”駱元波當時在收谷機上看著稻子倒下,那年的收成直接減少一半。

“說不難受那肯定是假的,不過農業種植難免有風險,再怎麼也要堅持走下去。”這次事件讓駱元波愈加注重風險規避,開始尋求更加科學的生產。在稻谷品種上,他選擇了口感好、生命力強的優質稻作為主要種植物,同時配合種植一些其他的經濟作物。

與此同時,駱元波越來越重視通過機械化提升生產效率。“2014年農機部門有個‘百萬工程’,購買一百萬的農機設備能補貼30%。”那年駱元波購買了第一台烘干機,現已增長到了5台,一天可烘干並收袋稻谷60多噸。如今,駱元波的倉庫裡插秧機、翻耕機、收割機等農用機械都逐漸齊備,這也讓駱元波有了更大的藍圖:“我想是時候成立個公司了。”

公司化運營、規模化種植、規范化生產

相比最開始的直接下田干活,隊伍規模逐漸壯大的駱元波每天多了一件大事——接人。早上5點半起床后,駱元波就駕駛著他的面包車到周圍村庄去接村民干活,點對點一一送到地裡,傍晚再將他們送回家,4年下來車子的裡程表顯示有20多萬公裡。

“為了公司能夠順利成立,我們派了專員指導有關程序的注冊、各種手續的辦理。”據了解,近年來郴州市政府努力推進高標准農田建設,華塘作為北湖區糧食生產大鎮,平地多適合搞機械化生產。為此華塘鎮副鎮長龍騰表示:“我們不僅把水渠、村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完備,在政策上也積極向上級政府爭取項目資金與補貼。駱元波的大規模機械化種植可以起到示范作用,吸引更多的農戶參與到現代化農業生產之中。”

在鎮政府和村委會的建議下,駱元波的大女兒駱雨與女婿江茂智放下了外地的民宿生意,幫助父親成立了“湖南郴州谷稷農業有限責任公司”,將大城市的經營管理經驗帶回了華塘鎮,也走上了返鄉創業的道路。

“我負責公司文書類的工作,茂智跟爸爸學農業技術。”駱雨表示,她想借公司規模把米種的再多些、品質變得更好些,“特別是銷售這塊,通過技術改進和規范生產,把自家米的品牌口碑做起來,利潤能再高一些。”

如今,駱元波的公司規模已從合作社最初的5人擴展到50多人,種植產地從華塘鎮三合村擴展到魯塘鎮、保和瑤族鄉等地,每到農忙時節便可吸納周邊不少閑散勞動力。公司擁有12名專業農機駕駛操作員,能為當地農戶提供帶機上門服務,既售谷子又售服務。

大戶帶小戶,共走致富新“稻”路

駱元波的農場辦公室裡擺放著形形色色許多獎章証書,在事業不斷發展的過程中,駱元波不忘承擔大戶責任,每年年底他都會作為華塘鎮種糧大戶代表,積極參與市、區、鎮組織的交流會。

“前兩年疫情稻谷銷路不好,谷價下跌,北湖區農業農村局開座談會聽取我們的意見,增加了惠農補貼。”駱元波很感謝政府對農戶意見的傾聽,這在很大程度上給予了大家發展信心。

“糧食安全是大事,駱元波這樣的生產專業戶能夠起到溝通橋梁的作用,把農戶需求更為精准地傳達給我們。另外,許多荒田、壞田也主要由駱元波這樣的大戶來承包並種植糧食。”龍騰表示。

駱元波的責任擔當是郴州種糧大戶發揮規模經營優勢,應用現代農業科技帶動廣大小農戶多種糧、種好糧的一個縮影。“育秧對技術要求高,規模化、自動化集中培育的秧苗發芽率、成活率更好,我們的集中水稻育秧基地為鄉親們提供直接可用的秧苗。”駱雨介紹。

除了生產端,駱元波的公司在一定程度上為小農戶提供了稻谷銷售的便利。同村的王清華經營著60多畝的水稻田:“元波人不錯,我的谷子收了就賣給他。”

忙收心不倦,搶種意方長。從小家到大家,從小夢到大夢,駱元波用土地書寫了自己的故事。“這條‘稻’路我會一直走下去,盡自己的力量多搞些糧食”,這是駱元波的幸福。

(責編:唐李晗、羅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