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蔡司鏡頭”全視覺老視健康科普活動舉行
《2023年中、歐屈光性白內障手術白皮書》在長沙發布 聚焦中老年群體相關性眼病

![]() |
長沙愛爾眼科醫院副院長唐瓊燕現場解讀。受訪單位供圖 |
為提升廣大中老年朋友愛眼護眼意識,持續助力長沙眼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12月8日,“行走的蔡司鏡頭”老視健康科普活動暨《2023年中、歐屈光性白內障手術白皮書》發布在長沙愛爾眼科醫院舉辦。
本次活動聚焦中老年群體高發的白內障、老花眼等年齡相關性眼病,通過全面普及眼病基礎知識與治療方式,幫助中老年朋友走出眼病誤區、建立科學認知,提升主動健康能力,做好眼健康管理。
同時,通過對全球白內障手術現狀以及我國與歐洲在白內障健教、診療方面的差距進行多維度剖析,為進一步提升白內障手術質量提供了借鑒與思路,為讓更多患者享受前沿創新技術打下堅實基礎。
本次發布的白皮書由愛爾眼科白內障學組、愛爾眼科白內障與人工晶狀體研究所、中南大學愛爾眼科學院、東北大學、愛爾歐洲巴伐利亞眼科共同制定,調研范圍覆蓋全球142家眼科醫療機構。
結果顯示,2018年至2023年,中國屈光性白內障手術量逐年均呈明顯上升趨勢,屈光性白內障手術量翻了近4倍。在術式方面,老花白內障手術最受歡迎,國人選擇此手術佔比近60%,歐洲則佔比超85%﹔在年齡方面,選擇屈光性白內障手術的人群趨向年輕化,以45-64年齡段患者佔比最高。白皮書所反映的手術應用現狀與我國不斷變化的眼病形勢及中老年人的眼健康需求關系密切。
隨著現代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移動互聯網技術的普及,中老年朋友的用眼場景越來越多、用眼強度越來越大。然而隨年齡增長、晶狀體老化必然出現老花眼、白內障等眼部疾病,導致視力模糊、下降,具體表現為使用電子產品時看不清所示文字等,影響生活和工作。
活動現場,湖南省眼科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會委員、愛爾眼科醫院集團白內障學組副組長、長沙愛爾眼科醫院副院長唐瓊燕對《2023年中、歐屈光性白內障白皮書》進行解讀,指出中國和歐洲的手術患者在年齡、術前視力等方面存在差異。國內患者平均手術年齡65歲,歐洲患者平均手術年齡59歲,比國內早了6歲。
此外,57%的歐洲患者選擇在國際低視力標准(0.3)以上做手術,而選擇在此標准做手術的國內患者僅有33%。不過,近年來通過手術恢復優異視力在我國也變得越來越普遍,九成患者可在術后恢復0.5及以上的全程視力水平。
唐瓊燕還指出,目前國內屈光性白內障患者中高血壓患者佔比25%,糖尿病患者佔比5%,高血壓、糖尿病及高血壓糖尿病合並患者合計佔比33%,“高血壓、高血糖並不是屈光性白內障手術的絕對禁忌症,血壓、血糖控制在安全范圍即可手術。”
“希望老年人子女能在老人術后安排專人點眼藥水,因為老年人如果眼藥水點不好,抵抗力又差就容易發生感染。”唐瓊燕表示:現在白內障手術很微創,但術后感染還是偶爾會發生,所以術后點藥護理特別重要,希望能夠引起家屬的重視。
愛爾眼科獲蔡司認証“全球醫療集團蔡司屈光性人工晶狀體手術量最大”,可見愛爾眼科在白內障手術領域的專業實力。唐瓊燕表示:“未來長沙愛爾眼科醫院將繼續秉持‘以患者為中心’的宗旨,通過更廣泛的科普行動,喚醒中老年人的眼健康意識,獲得全程清晰視力,享受美好生活。”(趙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