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兩會特別報道丨上策湖南(五):政績觀是總開關
編者按:湖南省兩會召開之際,紅網聯手新湘評論推出大型系列報道《上策湖南》。“上策”,是省委省政府和各級干部群眾,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激蕩而生的智慧結晶,是新時代努力奮進的湖南行思。今天推出第五篇“上心篇”,再談政績觀這個黨員干部從政謀事創業的“總開關”。
回顧往期,無論是《鋼鐵啟示錄》《風向比亞迪》,還是《湘商請上坐》《寧鄉政企論》,給我們的啟示就是,在高質量發展賽道上,政績觀好比“方向盤”,如果政績觀出現偏差或錯位,就會走“彎路”甚至“翻車”。樹牢正確的政績觀,才能跑出“加速度”,並行穩致遠。
把牢政績觀這個“總開關”,看准了就抓緊干。
2023年,廣東一家印制電路板公司向婁底經開區拋出了投資19億元的“大禮包”。
從初步了解的情況看,這家公司所生產的產品與園區產業緊密相連、契合度高,對延長園區的產業鏈有好處,且幾次磋商中,企業也表現出了滿滿誠意。
然而,就在故事按照一般的招商引資劇情順利推進,雙方即將簽約時,婁底經開區卻猛踩下了“剎車”。
原來,在磋商期間,婁底經開區對這家企業進行了更為細致的摸底,結果發現這家企業生產線的某個環節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風險,並且是當下較難徹底解決到位的問題。
最終,婁底經開區拒絕了這個19億元的“大禮包”。
“沒有太多猶豫,園區果斷按下項目建設‘終止鍵’。”省兩會期間,省人大代表、婁底經開區黨工委書記肖雄杰向記者講述了這個關於“政績觀”的故事。
2023年10月9日,省委書記沈曉明在婁底調研。座談會上,沈曉明指出,婁底要牢牢把握首要任務,樹牢正確政績觀。(圖源:湖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去年以來,省委書記沈曉明在不同場合、不同會議上多次強調,要牢固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切實加強干部政績觀教育。
省委副書記、省長毛偉明也多次強調,要牢固樹立正確的政績觀。
2023年召開的兩次省委全會和今年的省政府工作報告中,也都特別強調了樹立正確政績觀。
因為,政績觀是“總開關”。
是重錘更是響鼓
兩次省委全會均強調政績觀,既是“清醒劑”,也是重錘,更是響鼓,向廣大黨員干部發出了“以正確政績觀引領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烈信號……
政績觀就如一面鏡子,映出的是領導干部的發展意識與責任擔當。
囿於慣性思維、固有理念,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時,仍有領導干部“身子進入新時代,思想還停留在過去時”。
像工作中竭澤而漁、唯GDP論﹔盲目跟風上項目,甚至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對“兩高”項目視而不見……
2023年9月21日晚,全省市州長視頻會議在長沙召開,省委副書記、省長毛偉明在會上強調,要牢固樹立正確的政績觀,確保經濟運行穩中向好、穩中有進。(圖源:湖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這些現象的出現,表面上看是發展觀出了問題,深層次來說都是政績觀出現了偏差。因為,有什麼樣的政績觀,就會有什麼樣的發展觀。”湖南省委黨校(湖南行政學院)教授吳傳毅分析稱。
2023年8月底,省委書記沈曉明履新湖南半年后,省委十二屆四次全會召開。此前,他對全省14市州進行了第一輪調研。
此次全會上,沈曉明強調,要以正確政績觀引領推動高質量發展。
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湖南省委關於錨定“三高四新”美好藍圖 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將“牢固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加快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導向”擺在突出位置。
2023年8月29日至30日,中國共產黨湖南省第十二屆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在長沙召開。(圖源:湖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2023年9月下旬開始,沈曉明對14市州進行第二輪調研並召開座談會。12月底,省委十二屆五次全會在長沙召開。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省委全會雖然主要聚焦經濟發展,但再次強調全省各地各部門要牢固樹立正確的政績觀。
兩次省委全會均強調政績觀,既是“清醒劑”,也是重錘,更是響鼓,傳遞了推動廣大黨員干部要“以正確政績觀引領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導向。
“面對即將到手的‘成績’,要說不想伸手,那是違心的話。”在肖雄杰看來,其實招商引資的過程十分考驗政績觀,隻有事事從高質量發展的大局出發,遵循新發展理念,才能堅決杜絕“一錘子買賣”和撿到籃裡都是“菜”,才不會在“要”與“不要”的十字路口猶疑。
肖雄杰說:“一旦發生污染,后期治理的‘花費’可能要比‘收益’高得多。”
同樣因為環保考量而毫不猶豫的,還有《寧鄉政企論》中剖析的寧鄉經開區,為了綠色發展,曾有過一票否決九家高能耗、高污染企業入園的案例。
而距寧鄉經開區不遠的湖南另一家國家級經開區,則以另一種方式“倒逼”自己不能猶豫。
“‘448’入園評價體系,就是我們不猶豫的底氣。”望城經開區黨工委書記周剴說。
所謂“448”入園評價體系,就是按照每畝40萬元的稅收、400萬元的投入、800萬元的產出,作為園區為項目供地的底線要求。
在這三個數據中,稅收往往是衡量產業結構優不優,發展質量高不高的重要指標。
據湖南省發改委官網數據,2022年全省園區畝均稅收為17.25萬元。
另據報道,2022年,沿海開放省份規上工業畝均稅收為34.8萬元/畝。
湖南平均水平的兩倍以上,甚至超過了“發達省份”的平均水平,望城經開區的“門檻”不可謂不高。
導向鮮明了,“門檻”預設了,自然就能過濾掉很多不符合地方發展需求的項目,也更容易“倒逼”干部去招質量更高的項目。
“通過‘448’入園評價體系,實現畝均效益提升,推動精明增長。”周剴說,這些年比亞迪、德賽電池、大華股份等一批科技含量高、發展效益好、市場規模大的項目紛紛落戶園區、扎根園區,甚至形成了優質項目越聚越多的“馬太效應”。
如今,“448”入園評價體系不僅僅是望城經開區發展觀的思路,更成為當地踐行正確政績觀的行動指南。
善聽“政聲人去后”
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把為民辦事、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
1月11日召開的省委常委會上,沈曉明強調,要牢固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把為民辦事、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決定事業興衰成敗。一切為了人民,是最核心的政績觀。
接待游客4200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700億元,比歷史最高的2019年分別增長16.22%、12.57%。
這是2023年著名旅游城市張家界交出的“成績單”。
省委書記沈曉明在張家界調研時強調,要著力在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上再聚焦、見成效,牢固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切實把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貫徹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各領域,以實干實績交出高質量發展的滿意答卷。
張家界是一座旅游城市,本質上是一座吃“生態飯”的城市。
1月22日,游人在張家界市武陵源寶峰湖景區賞雪游玩。(圖源:新華社)
2023年4月25日,張家界市委書記劉革安在張家界市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2023年第一次會議上明確提出,要持續開展“綠盾”行動,筑牢生態安全屏障,努力描繪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圖景。5月25日,《張家界市2023年污染防治攻堅戰“夏季攻勢”任務清單》印發,將2017-2021年“綠盾”行動未銷號的13個問題納入,並分解到各區縣、市直相關單位,按照“一問題一方案一檔案”的原則,實施整改銷號。
任何事物都有AB兩面,生態環保的嚴要求必然會引發社會發展的“連鎖反應”。一些在建項目被叫停,一些人的利益被損害,甚至部分群眾的生產生活暫時受到了影響。
“過去那麼多年都是這樣,現在咋就不行了?”
“這是不管老百姓的生活。”
質疑的聲音此起彼伏,壓力也隨之而來。但張家界領導層堅持從長遠出發,鐵拳治理。
少了“辣眼睛”的黑砂場,多了“高顏值”的景觀帶……2023年,張家界市空氣質量連續6年持續穩定達到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准﹔1-9月,國控斷面水質排名全國第7位。
旅游業亮眼成績和生態成色提升的背后,都離不開對高質量發展的自我嚴格要求和對正確政績觀的踐行。
“我們將繼續擦亮生態名片,努力讓張家界的綠水青山成為人民幸福生活的‘靠山’。”省人大代表、張家界市委書記劉革安說。
在《風向比亞迪》中,長沙引進比亞迪時同樣有過面對質疑的時候。有人質疑會不會是一筆“虧本買賣”,但后面的事實証明,隻要秉持正確的政績觀,看准了就抓緊干,把能干的全力干好,時間自然會給出最有說服力的答案。
“政聲人去后,民意閑談中”。
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就是始終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困,始終把改善人民生活、增進人民福祉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多做前人栽樹、后人乘涼的事,既要重顯績,也要重潛績,百姓自會從中看出清廉與政績,讀出胸襟與情懷,留給后人的就必然是敬仰與回味。
在採訪中,湘西片區一位鄉鎮黨委書記講述了鄉村振興工作中的心路歷程,讓記者印象深刻。
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后,當地開啟了全面鄉村振興的大幕。
而當地受制於地理區位和自然氣候,發展什麼產業並不容易,要對老百姓負責,必須慎重。
當地專門組織人到省內一些鄉村產業發展好的地方去考察學習,后來反復斟酌,2021年決定利用當地的優質生態環境,種植優質稻“玉針香”。
然而,因村民對“玉針香”品種了解不夠,試種前,不少村民都質疑不斷。
“種了一輩子水稻,頭次聽說‘玉針香’品種,真有幾十元一斤的售價?”
“‘玉針香’產量低,售價又高,賣不出去咋辦?”
為打消村民顧慮,讓大家輕裝上陣,第一年鄉裡以村集體的名義試種了30畝。
得益於好的口感、優質的品牌、正確的營銷,30畝“玉針香”根本供不應求,而且價格要比常規稻高出不少。
看到第一年的“30畝”掙了錢,所以第二年不少村民就提出,要擴產至1000畝。
當時,這位有十余年基層工作經驗的85后鄉黨委書記並沒有支持村民被點燃的熱情。
因為在他看來,市場需求的變化不僅受消費者口味、健康意識等因素的影響,也與宏觀經濟環境、政策法規等因素密切相關,種植業、養殖業更為明顯。
“發展產業不能盲目大干快上,不能隻顧當下不顧長遠。”這位鄉黨委書記說,要本著對老百姓負責的態度,堅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
在《鋼鐵啟示錄》中,華菱鋼鐵在2009年做出了一項決策,跨國收購了國際四大鐵礦石巨頭之一FMG17.34%的股權,從而確保了原材料供應安全,同時也憑借股權分紅實現盈利多元化。
上海証券分析師王宇評價說,在部分國家對中國“走出去”找資源進行圍堵的背景下,當時處於內陸省份、在中國鋼鐵業隻算二線主力的華菱鋼鐵,“能有這種產業眼光和國際談判能力,實屬不易”。
華菱鋼鐵正是著眼長遠,作出了戰略級的決定。
干任何工作都得既遵循規律,也要因地制宜。不能今年覺得這個好,就大干快上﹔明后年下滑了,立馬更換﹔更不能為了一己之私,搞“形象工程”“政績工程”,要真正為民辦事、為民造福。
不怕十年磨一劍
項目用地性質一調整,政府的土地出讓金頓時減少了100多億元……
2023年8月28日,湖南省委省政府召開了一場重要會議,主題是縣域經濟發展。
會上,沈曉明強調,要努力走出一條具有湖南特色的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堅持走特色化差異化的發展路子,找准自身優勢,注重因地制宜、因勢利導。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和擔當,一任接著一任干,鍥而不舍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會議召開前,沈曉明赴幾個具有代表性的縣域進行了專題調研,其中包括桃江縣。
2023年8月8日,沈曉明走進湖南桃花江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詳細了解竹產品加工、產品創新、市場拓展等情況。(圖源:湖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桃江縣擁有南竹115萬畝,面積居全國第三、湖南第一。
如何做足竹產業這篇大文章,讓老百姓因竹致富一直是桃江縣委縣政府頭等大事。
“竹產業短期可能對財政貢獻不明顯,但長期看是有益的、富民的。”省人大代表,桃江縣委副書記、縣長周登高說,在深入調研分析基礎上,近兩年,桃江縣裡提出竹旅文體康產業融合發展,每年安排1000萬元以上、整合歸集項目資金5000萬元以上,在資源利用、產業發展和提高附加值等方面積極作為,推動竹產業轉型升級。
起初,質疑之聲不斷,認為竹產業稅收低,引導投入大,回報周期長……
面對質疑,桃江縣的領導層保持了足夠定力。
“竹產業橫跨一二三產業,包括竹建材、竹日用品、竹工藝品等十余類、上萬個品種。”周登高說,縣委縣政府研究后認為,桃江縣在竹產業上具備天然優勢,竹子本身也是低碳、可再生、可循環利用的優質材料,竹產業是一個極具潛力的產業。
2023年11月2日,國家發改委聯合多部門印發了《加快“以竹代塑”發展三年行動計劃》。
顯然,桃江踩准了“時與勢”的鼓點。
“因為,禁塑、限塑及塑料替代將成為一大趨勢,這也為竹產業發展迎來廣闊的空間。”周登高說。
“一年干好幾件事,爭取十年干成一件大事,不怕十年磨一劍。”周登高說。
相比桃江縣,寧鄉更是“大手筆”“大氣魄”。
為了支持自己看中的“好種子”,2001年聯系信用聯社貸款2000多萬元支持楚天科技發展。這個金額,佔到了當年寧鄉財政收入的近十分之一。
23年后,回過頭來再看當年寧鄉的選擇,這種“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決定,確實需要時間來驗証。
2020年,為支持縣域內一家大規模工程機械企業擴充產能和新建研發實驗中心的需要,長沙縣將黃花鎮近5000畝房地產用地調整規劃為工業用地。
當時,項目附近一宗住宅用地挂牌出讓,每畝土地出讓價格達到380萬元以上,而工業用地供地價格每畝僅50萬元。
項目用地性質一調整,政府的土地出讓金頓時減少了100多億元。
100多億,即便是長沙縣這種湖南的“大戶”也難免“肉疼”。
但時任長沙縣主要領導卻認為,賣地搞房地產雖然賺錢最快,但讓一批先進制造業項目擁有發展空間,對地方發展更重要。
近期利益和長遠利益,顯績與潛績,長沙縣的選擇,一目了然。
不沖動不等於不動
大量漁民如何安置?漁民“洗腳”上岸后,如何讓他們過上安穩生活……
省委十二屆五次全會強調,下大力扭轉發展上的各類偏差,把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貫穿各項工作始終,樹牢正確政績觀抓落實。
其中,“政績沖動症”就是典型的政績偏差。
工作中不能犯“政績沖動症”,但也不能因此成為“躺平”的借口。
沅江是全國百強漁業縣(市),也湖南唯一擁有專業漁業捕撈鄉的縣級市,是全省禁捕退捕任務最重的縣市之一。
大量漁民如何安置?漁民“洗腳”上岸后,如何讓他們過上安穩生活?
省兩會期間,聊到此事,省人大代表,沅江市委副書記、市長羅必勝說,雖然壓力大,但再難也要干。
為了讓漁民上岸后居有定所,沅江市頂住財政壓力,籌資9.98億元,建設漁民新村,統一安置洲島搬遷漁民。安置過渡期,還以戶為單位,由市裡統一發放每月租房補貼800元。
“去年底,98%已完成抽簽分房工作。”在羅必勝看來,搬遷上岸后能否安居樂業是福澤漁民的大事,花再大力氣也要干好。
沅江市不惜向銀行貸款了6億余元。
此外,沅江市還出台了“退捕漁民幫扶措施二十條”,千方百計幫助漁民再就業。
在系列利民惠民舉措的推動下,目前,沅江市漁民已就業近三千余人,發展了10余家農(漁)家樂。
現實中,無論是“為了不出事,寧願不干事”的“躺平”思想,還是熱衷於搞“大動靜”“大手筆”,急切上馬脫離實際、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在一些領導干部身上或多或少存在。
擔當實干,是黨員干部應有的政治品行、必備的為政之德。不擔當、不作為、不實干,其情繆矣,其害大矣。
2023年11月,湖南省委組織部印發《湖南省公務員及時獎勵辦法(試行)》,就是釋放出讓更多的實干者靠前發力、脫穎而出,讓干事創業蔚然成風的強烈信號。
獎得及時,就會干得更有勁。
涌現一個典型,能夠帶動一片。身邊朝夕相處的同事成為先進,“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多起來,奮斗的價值坐標立起來,都有助於帶動更多的人從思想、行動上動起來,進一步激發廣大公務員履職盡責、擔當作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助推湖南高質量發展。
給干部吃下“定心丸”
既給那些搞“形象工程”的干部戴上了“緊箍咒”,更給那些敢作善為的干部吃下了“定心丸”……
在省委、省政府縣域經濟發展座談會上,沈曉明強調,對縣域經濟要科學開展考核評價,抓好分類考核,引導各縣市在各自賽道上比學趕超。
受區位、自身稟賦等因素影響,全省86個縣市發展有快有慢,既有“大塊頭”也有“小而精”,如果一把尺子量到底,一個標准立到底,顯然是政績觀偏差。
湖南“指揮棒”的變化,既給那些搞“形象工程”“政績工程”的干部戴上了“緊箍咒”,更給那些堅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干部吃下了“定心丸”。
被青山環繞的古丈縣城。(圖源:古丈縣委宣傳部)
“省委十二屆四次全會提出要科學開展考核評價,抓好分類考核,引導各縣市在各自賽道上比學趕超,這意味著不簡單以GDP增長論英雄,堅持因地制宜發展縣域經濟。”湘西州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古丈縣委書記鄧曉東說。
鄧曉東坦言,考核評價體系的變革,搬掉了長期壓在心頭的一塊石頭。“省裡調整了‘指揮棒’,把古丈這類特色縣放在另外一個賽道上,這是尊重客觀、實事求是的科學決策。”
作為人口小縣,最近鄧曉東正在思考如何以人口小縣機構改革為契機,推動古丈各個領域的改革,努力解除束縛發展的思想和機制的禁錮,形成一種“擔當光榮、躺平可恥”的干事創業氛圍。
看准了大膽干,但絕不是胡干蠻干亂干,而是立足實際、立足民生、立足發展的真干苦干實干。
解放思想正當時
實事求是是踐行正確政績觀的重要路徑,而解放思想是樹立正確政績觀的重要源頭……
正確的政績觀,不僅是想干事、敢干事,更要會干事、能成事。
因為決定事業成敗的關鍵在人、根本在干。對於干事的人,既要肯努力,更要講科學。
所以,我們看到,2023年,湖南舉辦了10期“湘江大講堂”,內容涵蓋科技、文化、法治、農業、數字化、傳播等諸多領域,並且邀請來的專家、學者都是業內知名人士,可謂大咖講大事。
同樣是2023年,從省領導到市州領導,再到縣市區干部,紛紛“走出去”,到國外或國內發達地區學習取經,不斷開拓視野、增長見識。
2023年12月,省委印發《湖南省干部教育培訓規劃(2023—2027年)》,以增強干部教育培訓的時代性、系統性、針對性、有效性,打造高素質干部隊伍。
“‘政績觀’出現偏差,既有主觀的理念因素,也可能是由知識結構單一、認知狹隘等因素造成的。既需要加強思想教育,也需要加強知識的充電和開拓視野。隻有內外雙向發力,才能從根本上整治錯位政績觀。”吳傳毅說。
而知識結構單一、認知狹隘導致的結果往往是思想保守,理念滯后。
在《湘商請上座》中,各地都吃香的藍亞盒子之所以選擇優勢相對並不突出的馬欄山,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企業認為馬欄山園區的干部更理解數字產業的發展思路。
而思想解放的馬欄山,還發生了“政府幫企業聯系市場,企業幫政府招商”角色互換的暖心事。
實事求是是踐行正確政績觀的重要路徑,而解放思想是樹立正確政績觀的重要源頭。
此次省兩會期間,省委書記沈曉明首次到團組,是1月24日下午參加岳陽市代表團審議,他強調,“要大力解放思想,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把解放思想作為先手棋,真正從思想根源上把問題找准,鉚足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干勁”。
“把解放思想作為先手棋”,振聾發聵。(記者 劉玉先 王義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