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赴一場人間“雁火”,看工業之城綻放文旅之花

石鼓書院前的“石書”。何彪攝
人民網長沙8月29日電 你見過什麼樣的衡陽?是風光旖旎的自然山水,還是底蘊深厚的人文歷史?是鏗鏘作響的崢嶸歲月,還是滿口留香的人間煙火?今朝,讓我們穿越時空的隧道再一次走近衡陽、走進衡陽,趕赴一場雁城之約。
“北雁南飛,至此歇翅停回。”衡陽“雁城”的雅稱由此而來,近年來,衡陽依托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工業文化底蘊,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文藝復興”運動,文化旅游在這座老工業城市上開始生根發芽,“鋼鐵直男”也有了“柔情似水”的一面。
工業旅游展示區。何彪攝
“工業+旅游”,打造文旅衡陽新模式
早在千年前,蔡倫造紙就將工業的基因深深注入到衡陽的發展脈絡,新中國建立后其獨特的工業地位更是給予了衡陽獨特的工業文化遺產,如今與文旅碰撞交融,衍生出別樣的工業旅游新篇章。
衡陽建湘柴油機廠是曾經衡陽工業發展的驕子,如今依托其豐富的工業資源打造的歷史文化街區以其“前店后廠”的獨特形態,成為工業游的一大亮點。在這裡,游客不僅可以近距離觀賞當時國內最先進的柴油機生產線,還可以親手制作鐵藝品,體驗工業制造的樂趣。
此外,街區還引入的跨界潮玩元素,將工業遺址與現代潮玩相結合,以《唐朝詭事錄》為藍本,打造VR國潮沉浸劇場,為游客提供了全新的旅游體驗,更為“工業+旅游”模式注入了新的活力。
作為華中地區首家鐘表類博物館,衡陽鐘表產業園以其獨特的魅力和豐富的展品吸引了眾多游客。穿梭於以鐘表圓盤為元素設計的時光之門和時光大道,從巨大的鐘表“世界地圖”到穹頂展廳中懸挂的2024塊懷表,再到手表制作的全息影像,歷史的腳步仿佛正在向我們緩緩走來。而衡陽本土造的“芙蓉”“南岳”牌手表,穿越時空的阻隔,依然熠熠生輝,訴說著屬於它們的年代故事。
衡陽老城區涂鴉改造。受訪單位供圖
舊城新生,老城區亦有新“滋味”
要了解一座城市的歷史,最好的方式就是去看看它的舊城老街,斑駁的舊城老街訴說著城市歷史的記憶,鐫刻著一段段刻骨銘心的歲月篇章。衡陽市珠暉區保衛裡,就是這樣一條舊城街區。從街頭走到街尾,不超過10分鐘,但這裡的窄巷平房、青瓦磚牆,卻仿佛讓人回到20世紀八九十年代,能感受到不一樣的年代時光。
保衛裡地處衡陽老城區,原屬衡陽鐵路家屬房片區,居住在這裡的大都是鐵路職工與家屬,片區內有樓棟70棟,大多建於20世紀八九十年代,默默見証著衡陽幾十年來的發展,承載著老一輩人的生活和記憶。
在街口整面牆上,挂著數十張從火車車廂上拆下來,寫有始發、終點站名的白色方向牌。再往裡走,有創意涂鴉的紅磚牆、電線杆,都是打卡拍照的熱門選擇。而在保衛裡老街不遠處,衡陽鐵路博物館便映入眼帘。據了解,它是由原衡陽鐵路管理局舊址改建而成,始建於1950年,現收藏有1600多件展品,其中包括車站搖鈴、手提信號燈、撥號式電話等粵漢鐵路的重要老物件,穿行其中,城市的歷史記憶也變得格外清晰。
南岳衡山祝融峰。何彪攝
煙火人間,衡陽味道撫心更撫胃
走進衡陽,才能了解衡陽﹔尋味衡陽,才能品味衡陽。美食恰恰是城市發展最好的歷史見証者,見証著城市的變遷,也見証著生活在這座城中人民的生活百態。走進衡陽吃貨食堂,在品鑒衡陽美食中體驗千年雁城文化,在嘗盡市井百味中演繹衡陽煙火人間,在感悟人生百態中便開啟了一段品味衡陽之旅。
天下小炒看湖南,湖南小炒看衡陽。近年來,鮮辣濃香的衡陽小炒、特色美食和網紅夜市街區頻頻出圈,為衡陽文旅市場的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衡陽美食韻味悠長,清晨來一碗蕩滌靈魂的新市米粉、紫竹林鹵粉、華新胖子魚粉,讓人能量滿滿,回味無窮﹔中午來一桌冠絕三湘的虎皮扣肉、耒陽粉皮、清樂湯、茶油炒土雞、黃燜大和草魚,讓人大飽口福,念念不忘﹔晚上去一條撫慰人心的寶藏小吃街,吃一份新市圓子、剝皮豆腐、燕子燙皮、立夏粥、塔山糍粑、桂花煎糄粑,擼一頓定師傅燒烤、串小白燒烤,步步流連,口口回味,體驗舌尖鄉味,留香唇齒之間,悠然時光之外。
雁到衡陽不南飛,客到衡陽不思歸。第三屆湖南省旅游發展大會即將在衡陽啟幕,乘著這股東風,工業衡陽的沃土之上必將綻放文旅之花。(何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