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看湖南|農村小水利建設亟待加強
提升農村基礎設施 方便農民生產生活(金台視線)
農村道路限高限寬應規范
近年來,在國家政策大力扶持下,各地農村基本都修通了水泥路或柏油路,不僅方便了村民出行,也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為避免重載卡車等大型車輛碾壓,很多鄉鎮和農村的公路都設置了限高杆、限寬墩。這些限高限寬設施對農村公路起到了保護作用,但也產生了不少問題。
在今年收瓜季,某鄉村成片的西瓜地地頭不見了收瓜車的影子。有瓜農說,往年這個時候,每天停在地頭的外地客商的收瓜大卡車就有好幾輛。但今年同樣好吃不貴的西瓜,客商們為啥都不來收了呢?村民了解發現,在該村通往高速公路入口的必經之路上,安裝了限高杆和限寬墩。限高杆隻允許3米以下的車輛進出,而收瓜車高度一般都高於3米,根本無法通行。
在限高杆旁還貼有公示,說建限高杆的目的是加強對農村公路的保護,遏制非法超限運輸。但現在限高杆卻把收瓜車擋在外邊,影響了西瓜銷售,讓瓜農苦不堪言。
《公路工程技術標准》明確規定,車行通道的淨高,通行拖拉機時不小於2.70米,通行農用汽車時不小於3.20米。一些鄉鎮或農村私自設置的限高杆或限寬墩,並不符合道路交通的技術規范。有些地方甚至不允許2.4米以上的大車通行。
不止收瓜車,拉麥稈的貨車、大型收割機、大型播種機等都可能因限高或限寬難以通行,嚴重影響農作物種植或者養殖產業。此外,有的限高限寬設施還影響消防車、救護車等車輛的進入,夜間視線不好的情況下,限高杆、限寬墩易引發交通事故,帶來了嚴重安全隱患。
筆者認為,鄉村公路的限高限寬設施需嚴格規范,不能為了保護公路而人為制造道路“梗阻”。建議有關部門對私設的限高、限寬設施進行摸排,對不符合技術規范的進行全面清理,保障鄉村公路交通暢行和行車安全。
河南郟縣 張軍停
關注鄉村公路會車點建設
前不久,筆者駕車前往鄰縣的鄉村探親,正趕上暑期旅游旺季,路上車流量頗大。而且,經駛的鄉村公路很窄,因為沒有設置會車點,遇到雙向來車時,錯車十分困難,造成了長時間擁堵。
這些年來,各地都加大了鄉村公路的建設力度,極大方便了村民出行。隨著農村地區汽車保有量的提升,鄉村道路上行駛的車輛也越來越多,給鄉村公路建設和管理帶來新挑戰。城裡常見的交通擁堵問題,在鄉村公路上也多起來,尤其在節假日探親訪友、外出旅游的人增多,車流量遠高於平時,鄉村公路車道少、會車點少的矛盾就越發突出。而且鄉村公路兩側多為農田水溝,交通疏導有困難,長時間擁堵問題越發常見。
目前,鄉村公路在建設過程中,考慮到投入成本、征地成本等因素,公路寬度往往受到制約,會車點也容易被忽略。筆者建議,在公路寬度有限的情況下,制定鄉村公路建設規劃和工程預算時應該重視會車點的設置和建設。與此同時,對沒有會車點的現有鄉村公路進行有效補建,減少交通堵點,提高道路暢通率,更好地服務鄉村經濟社會發展。
江西湖口縣 鄭 文
讓農村公廁干淨又衛生
前不久,筆者去了某農村菜市場,發現附近的公共廁所衛生很差。現如今,許多農村都修建了公共廁所,改善了農村生活生產環境。尤其是在一些小集市、小廣場等公共場所附近的公廁,給村民帶來了方便。
然而,一些地方的農村公共廁所,無論是外牆設計還是內部裝修,當初修建得都很用心,后期卻疏於維護和管理。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有的設施損壞,沖水馬桶或者洗手池不出水﹔有的沒人清潔,氣味重、蚊虫多﹔還有的甚至干脆鎖了門,不再提供服務。
農村公共廁所管理維護欠缺,一方面是因為資金緊張,無法聘請專人專職打掃維護﹔另一方面,一些農村地處偏遠,有關部門的監管檢查不那麼嚴格。加上部分群眾的生活衛生習慣、環保意識需要提升,眾多因素導致農村公廁衛生狀況不佳。
建好管好農村公共廁所,不僅可以為村民提供方便,更是改善農村環境衛生的重要舉措。建議縣、鄉、鎮不僅要重視公共廁所的新建,也要重視公共廁所的后期管理,組織人力定期清掃維護,同時,加大對村民的宣傳教育,改善其生活衛生習慣,提升其環保意識。有關部門也應加強對公共廁所的環境衛生檢查,及時督促當地進行問題整改,以保障良好的農村衛生環境。
浙江寧波市 王水成
農村小水利建設亟待加強
前段時間回農村老家,家裡人說流轉出去給種糧大戶的幾畝責任田,租金降低了,承包戶還不太想租種。究其原因,這些田地都是“靠天吃飯”,一遇到久旱無雨,上面較大的水庫“遠水”難解“近渴”,而村裡的小水庫、小山塘因年久失修嚴重淤積基本沒有蓄水,加上水渠荊棘雜草叢生堵塞,即使有涓涓細流也難到達農田。供水不足勢必造成農田減產減收,嚴重影響農民和承包戶的種糧積極性。
近年來,國家持續加大“三農”投入,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得到很大改善。但主要投入集中在大江大河及大型水利設施建設上,有的地方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投入不足,尤其是在農田灌溉“最后一米”建設和維護上有欠缺,不少農田至今仍然是“望天下雨,靠天吃飯”。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應加強農村小水利工程建設。一方面,對農村已有的小水庫進行清淤整理,讓其充分發揮在雨季蓄水、旱季供水的作用,減少農村的水旱災害。另一方面,加強農田灌溉水渠的建設,暢通農田水利“毛細血管”,解決農田灌溉“最后一米”問題。同時,還應加強對排水渠的建設和維護,保障在雨水多的季節,能夠及時排澇,保障糧食生產。此外,建議加大資金投入,推廣滴灌、噴灌等技術,以科技助力農業生產。
湖南桃江縣 朱金良
基礎設施建好更要用好
隨著農村民生工作的不斷推進,國家和地方政府投入了大量資金,尤其在基礎設施建設上下足功夫,水、電、生態環境等基礎設施正發揮著利國利民的實效。但與此同時,某些農村基礎設施在閑置“睡大覺”,不僅造成資源浪費,也影響到農業生產。
有的地方農村基礎設施存在重建設、輕運行,甚至建而不用等問題。比如有的農村雖然修建了配套管網,卻遲遲沒有貫通,長期不能正常運行﹔有的機井房等設施長期閑置,成了擺設。造成這些現象的原因,或者是規劃不科學,工程設計存在缺陷﹔或者是隻有設施,沒有運行維護資金保障方案,缺乏運行維護人才,日常運行難以為繼。
再深層次分析,也有部分農村基礎設施建而不用,一是因為有的地方干部作風不實,隻為完成創建指標、應付上級驗收,而不管運行效果如何﹔二是農村基礎設施與當地運行條件不匹配,在建設過程中未本著因地制宜、貼近實際的原則,造成財力、物力、人力的巨大浪費。
因此,避免農村基礎設施“睡大覺”,需要黨委政府堅持以實際利用效果為導向,建立完善科學的考核機制。基層干部應樹立正確的政績觀,防止因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導致農村基礎設施成為面子工程。基層干部應做好實地調研,科學規劃,精心設計,讓農村基礎設施真正解決農民的生產生活困難。此外,還應加大基礎設施的管理力度,建立完善的監管和維護制度,明確管理責任,讓基礎設施運行有人管理、有人監督、有效利用起來。
四川瀘縣 胡喜慶
《 人民日報 》( 2024年09月02日 07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