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 >> 產經

永州零道高速建設按下加速鍵

2024年09月03日16:10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字號

建設中的智慧梁場。受訪單位供圖
建設中的智慧梁場。受訪單位供圖

在零道高速建設中,中建五局承建的四標段項目充分發揮新質生產力作用,以創新為引導,運用智能化、信息化、數字化方式,賦能建設生產,實現了高速建設提質提速。

數字化前驅 智慧引領施工新方式

智慧引領,信息集成在建筑行業的應用,能夠大幅提升項目管理能力和水平。通過數字化手段,推廣BIM運用,為傳統建造賦予了智慧大腦。

零道高速四標段項目通過前期在電腦設備內提前模擬建設,改變傳統的“干一步算一步”的局面,減少經驗不足造成的施工組織沖突、資源調配不合理等情況。同時,跟蹤生產進度、周轉材調配、機械設備走向等生產重點情況,對生產資源投入、資源內部調整優化有直觀體現,預計可降低損耗15%以上。

通過參數化構建,現場建筑與模型實現100%契合,對項目施工進度保障及協同作業提供了很大的助力,信息化技術可以說實現了手把手指導現場生產的效果。以鋼筋投入量、混凝土澆筑量、尺寸偏差等為例,電腦模型與現場實際構建對比,對於檢查和過程糾偏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BIMBase技術為施工方案編寫及三維可視化交底提供了有力支撐,同時為工友提供了可視化交底和學習培訓的有效途徑。目前項目開展相關培訓已覆蓋800余人,在提升交底學習的便捷性及實效性的同時,為生產及品質保障提供了極大助力。

同時,“BIM+無人機+二維碼”能夠將進度情況自動更新,大大提高了信息傳遞效率和反饋率。“BIM+無人機”應用在場地平面規劃及優化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項目場站選址有效利用了空地40000余平方,節約征地40000余平方,為林區保護及綠色施工提供了技術保障﹔協助完成圖紙會審,成功優化圖紙問題37處,工程量節超分析提高材料利用率、總進度管控效果大大提升,僅場站建設工期便較預期提前了7天。

BIM數字化應用在零道高速四標段項目取得實效,其中《基於BIM+智慧建造技術在長大型橋梁工程施工階段綜合應用》獲得“新城建杯”國際BIM/CIM應用大賽特等獎,這也是其建設方中建五局首次獲得此項榮譽。

智能化后驅 科技賦能生產新力量

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是激發行業活力、提升行業競爭力的首要途徑。通過工作任務自動化,零道高速建設在效率和品質上得到進一步提升。

在零道四標項目鋼筋集中加工廠,蓋梁骨架焊接機器人正在不間歇作業。焊接、噴涂、上下料、搬運等工序有條不紊。一台機器人可代替人工5-6人,較單人工作效率提升數倍,其焊接品質也更加穩定,還能減少強光、焊接煙塵對人體造成的傷害。

在智慧梁場,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隨處可見。智慧梁場的生產線由液壓模板系統、移動台座、智能控溫蒸養系統以及智能張拉與注漿系統構成,側模與底膜拼裝,“一鍵啟動”智慧生產。“這是湖南省高速公路預制梁片首次引用智慧生產線。”中建五局零道高速四標段梁場工區長高峰介紹。

整個智慧制梁區規劃長188米,寬33.6米,通過功能區域劃分,達到流水作業,減少了場地佔用﹔智能控溫蒸養系統通過電腦控制蒸養房內溫度、濕度等,24小時即可達到設計強度要求,能減少養護時間,縮短生產周期﹔智能張拉與注漿系統使用電腦控制千斤頂並記錄預應力與鋼束伸長量,張拉時隻需人工安拆千斤頂,過程中不需要人工控制和記錄數據,在減少人工投入的同時保証了安全。智慧生產線將8到10天的傳統制梁周期縮短至4天,效率提升50∼60%以上,同時消除了人工拆模破壞梁片等不確定性以及各種不利影響,使梁片的外觀和質量得到大幅度提升。

通過信息化前驅和智能化后驅,零道高速四標段項目在進度履約、綠色生產、品質管控等方面的競爭力大幅提升。新質生產力在助力產業提質提速和轉型升級方面產生實效,也為零道高速建設按下加速鍵。(盧超)

管理人員現場利用手機開展可視化交底培訓。受訪單位供圖
管理人員現場利用手機開展可視化交底培訓。受訪單位供圖
赴項目檢查交流人員查看焊接機器人工作。受訪單位供圖
赴項目檢查交流人員查看焊接機器人工作。受訪單位供圖
(責編:唐李晗、羅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