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湖南频道>>本网专稿

江豚鱼跃、麋鹿嬉戏 湖南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积极成效

2021年09月25日09:59 | 来源:人民网-湖南频道
小字号
新闻发布会现场。夏晓娜摄
新闻发布会现场。夏晓娜摄

人民网长沙9月25日电 (刘宾、实习生夏晓娜)9月24日,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召开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湖南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举措、取得的成效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湖南地处长江中游,呈“一江一湖三山四水”的生态空间格局,特殊的地理位置、多样的地形地貌、良好的气候条件,孕育了极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全国乃至世界珍贵的生物基因库之一。近年来,湖南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通过完善法规制度、划定重点区域、加强监督管理、强化系统思维、开展调查评估、推进国际合作等一系列创新举措,在保护生态多样性方面打下坚实基础,取得积极成效。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0年,湖南省60个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为93.3%,国考断面全面消除劣Ⅴ类水质,长江干流湖南段和湘资沅澧干流全面达到或优于Ⅱ类水质,洞庭湖总磷浓度下降到0.06毫克/升,较2015年下降46.4%。全省地级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1.7%,比2015年提高10.3个百分点,全省PM2.5年均浓度为35微克/立方。今年1-8月份,全省14个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92.5%;全省147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为97.3%。

生态状况总体保持稳定。湖南省主要自然生态系统类型为森林、湿地生态系统和草地生态系统。2005年至202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从55.00%增长到59.96%,森林面积从1165.09万公顷增加到1270.28万公顷,森林蓄积量从3.63亿立方米提高到5.88亿立方米;湿地保护率从2010的42.97%增长至75.77%;2020年,全省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87.04%。

生物物种保护能力逐步提升。截至2020年底,湖南省有脊椎动物1045种,占全国的22.1%。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79种,包括中华穿山甲、林麝、麋鹿、华南虎、江豚等41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维管束植物6186种,约占全国的18%,包括资源冷杉、银杉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通过实施就地保护、近地和迁地保护等多种保护措施,重点珍稀濒危物种种群逐步恢复,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华秋沙鸭由2015年的54只增长到2020年的136只;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莽山烙铁头蛇群数量恢复到500余条;洞庭湖长江江豚分布范围不断扩大,数量达到120多头;洞庭湖麋鹿达210余只,成为我国目前最大的自然野化种群;中国生物物种红色名录认定为野外灭绝(EW)植物喜雨草被重新发现。

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不断加强。截至2020年底,湖南省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库保存水稻、辣椒、油料、瓜类在内的农作物种质资源3万余份;16311份调查数据录入全国林木种质资源平台,位居全国第二;建成良种繁育基地2863.4公顷,年均提供各类林木良种种子2万多千克、良种穗条约8000万枝、良种苗木4亿多株。全省拥有9个国家级制种基地市县,以袁隆平、官春云、印遇龙、邹学校、刘仲华、刘少军院士领衔的科研技术团队,培育了杂交水稻、杂交油菜、杂交辣椒等一系列国际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在相关种质资源研究及产业开发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下一步,湖南将从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法规、组织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和评估、实施一批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持续加强自然生态保护监管和执法、着力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建设等方面,继续大力推进全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责编:李淑静、唐李晗)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