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改管”!长沙自然岭社区近两百户居民年前有望用上天然气

人民网长沙12月17日电 居民主动挪车“让”出施工场地、党员志愿者自发当“监工”、工作人员加快入户管线建设……看到燃气管道安装工程接近尾声,长沙市雨花区自然小区居民唐琼喜笑颜开。
从雨花亭街道自然岭社区了解到,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该社区党总支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契机,第一时间认领居民需求清单,推进部分老旧小区“瓶改管”工作,近两百户居民年前有望用上天然气。
燃气入厨房,居民笑开颜!据了解,自然小区建设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属于典型的老旧开放式无物业小区,该小区有住户280户,面积约2.1万平方米,小区内流动人口占五成,居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一直以来,居民使用的都是瓶装液化气,大家期盼使用天然气的愿望非常强烈。
“之前要么达不到安装天然气的条件,要么居民意见不统一,导致迟迟没有用上天然气。”自然岭社区党总支书记许嫚华表示,随着“瓶改管”工作提上议事日程,从今年3月份开始,社区多次组织居民代表召开协商会,并进楼入户开展征求意见工作,居民支持率达80%以上。
同时,社区积极履行职责,代收入户安装费和收集开通资料办理开户工作;主动对接新奥燃气公司到现场进行实地勘查、制定方案,协商入场事宜、施工安全措施等,小区志愿者也纷纷积极配合。
今年9月30日,自然小区燃气管道安装工程正式进场施工。许嫚华感慨地说:“自然小区燃气入户安装项目的落地,也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理解配合。”施工期间,社区“邻聚里”党员志愿者主动站出来,大家纷纷守点巡逻,开展劝导移车、维持秩序等贴心服务;联系邻居留人开门,确保施工、出行有序进行。
“预计春节前让居民安心用上天然气,结束近30年的瓶装液化气生活。”新奥燃气公司项目联络员陈骏表示,施工期间,工作人员克服种种困难,反复到现场踏勘、优化设计,切实为老百姓省钱、省心。
同时,加快入户管线建设,把施工给居民出行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居民张师傅高兴地说:“以前都是用瓶装液化气,多次出现菜炒到一半没气的尴尬,安装燃气后,再也不怕突然没气,菜炒不熟了。”
“这下好了, 管道天然气安全、便捷、节能、环保……”唐琼居住在小区3栋已20多年了。多年来,家里一直使用液化气罐瓶,平常不仅换罐瓶不方便,同时还要担心液化气泄露等问题。12月15日,她掰着手指头算了一笔帐:目前,市面上标准质量的液化气均价为130元每瓶,家里大概每20天就要使用1瓶。如果使用天然气的话,初步算下来,一年要节约不少费用。
今年以来,自然岭社区党总支结合地处城郊结合部、管辖区域零散且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的实际,紧扣居民需求,在党员管理、居民自治、为民服务等方面不断探索和创新,着力推动党组织核心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成立以“党员+”为核心的“邻聚里”志愿服务队,通过“邻里传、邻里帮、邻里带”三邻服务,把居民守望相助、邻里和睦充分融合进社区服务的日常点滴。
建立以社区党组织为圆心的“百米服务圈”,整合物业公司、辖区单位、非公企业党组织等各类资源,通过“集聚、形聚、人聚、心聚、凝聚”五聚区域化党建,形成资源共享圈、服务共联圈,把各类人群的党员融合进入社区党建主题教育活动和解决民生实事中。
围绕居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加强协商民主、推进社区治理”为主题,实施党组织、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居民代表组成的“5+X” “参与型”民主协商治理模式,促进社区各项事务的高效解决,构建温情治“理”。
今年以来,该社区共开展 “洁净雨花”脏乱差环境整治、安全生产“百日攻坚”入户宣传、夜间巡逻、设点接种新冠疫苗和全员核酸检测等志愿服务30余次,为高龄、独居老人提供看望、陪伴、代购等亲情关心和生活帮助达40余次,召开协商会达50余次,成功启动了龙吉湾小区停车收费,扩建停车坪新增停车位50余个,新建电动车集中充电点10个,有序推进了龙吉湾小区水改、社区智慧健身中心建设等重大民生实事。(熊其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